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同时又记忆了这个民族。世界各国,都是如此。纵观中国几千年文明史,我们的先人对"史"的重视,堪称世界之最。 中国的史籍成书最早 说到中国史籍成书最早,是由于我们的祖先自古以来就极其重视历史。前面我们曾讲过,传说中创制中国文字的祖先仓颉,就是黄帝身边的史官。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史官,都在竹简上较为翔实地刻写下各自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隋天歌 《今日民族》2016,(10):19-21
正农历七月刚刚过去不久。在大理,七月半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时节。从七月初一起,每个家族都要在正屋或者祠堂挂出祖先牌位,举行祭奠仪式,将祖先的灵魂接回家中小住,日日香火供奉。直到农历的七月十三、十四"烧包"仪式过后,方才将祖先的灵魂送回冥界。这个风俗在大理白族人家代代相传,用一场人间烟火去慰藉和温暖两个世界,也用这样的方式把大理白族人最真实的家族理想保存下来,希望后代都得到祖荫的庇护。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节日是我们的祖先结合自身生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并延传下来的习俗文化形式,承载着先人对于自然、社会、历史与生活的认识、感悟、向往和把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同一个祖先,同一种语言;同一个梦想,同一种命运。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延续2000余年的清明节,寄托着两岸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对先人的追忆缅怀,承载着每个家族与家庭繁衍延续的历史记忆,维护着后来者虽居四海而亲情不断的血脉渊源,流布与传承着两岸一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清明祭祖作为两岸同胞共同纪念祖先的中华传统节日,每年的清明前后,  相似文献   

5.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在国家事务和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态度表征了他们对国家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与对政治思想、时代文化的践行程度。本文将 2019 年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这一重要的国家仪式活动作为研究背景,围绕仪式理论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性抽样的方式共访谈了 15 名参与此次国庆仪式的在京高校大学生,考察他们在仪式参与中的荣誉感演变过程。研究发现:青年"荣誉感"的培养与建构的过程是一条包含连续的生命经验的互动符号链,国家通过创设具有"青年在场"机会的仪式场,为青年创造了更多认识国家、思考自我与国家关系的机会。国庆仪式场中青年人迸发的荣誉感促进了青年"榜样力量"的形象输出与媒体建构,仪式中的青年再生产的国家认同及青年文化形成了集体记忆及文化符号,进而在融入青年日常经验的进程中有效地抵御了糟粕文化对"青年与国家关系"的腐蚀。青年在国家事务或者活动参与中彰显出来的荣誉感演变与建构的过程,对我国当前的青年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顾谦民  陈光荣 《春秋》2012,(2):12-14
我们家的祖籍是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镇,据我大叔叔顾懋樑(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机车研究室主任,现已退休)讲:大桥镇顾氏家族,清初从苏州昆山移至江都,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的子孙,家谱有详细  相似文献   

7.
寻根认祖记     
30年代初,我在台湾上中学时,无意中在父亲的文书柜里看到简略的家谱,才知道我家祖籍是福建泉州府石狮占宅宫后。父亲说我家门媚上和祖先墓碑写的堂号“廊山”是祖籍地名,还给我讲了祖先、北宋宰相蔡襄在泉州造洛阳桥的故事。那时台湾还在日本殖民统治下,从此我滋长了民族意识,牢牢记住祖籍地址,向往“唐山”(即祖国)。1947年我在台湾“二·二八”起义失败后,到大陆参加革命工作。1960年出差福建时,按所记忆的地址,找到了石狮古宅宫后祖选老家,和蔡章叶老人相认,按辈序,他是我的堂叔公。到现在,我还与族亲们时有往来。1988年…  相似文献   

8.
位于黔东南山地地区的苗族聚落因其特殊的地貌形态和文化渊源,形成了各类与平原聚落不同的、极具特色的公共空间。论文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走访调查,总结黔东南苗族聚落中的公共空间类型与特色,并探究其由内在的文化联系而形成的序列结构。黔东南苗族聚落的公共空间可分为生产空间、交通空间和仪式空间三类,其中仪式空间最具特色。黔东南苗族聚落的公共空间布局灵活自由,形态因地制宜;各类公共空间为鼓藏节、招龙节等重要仪式活动提供场所,作为历史的象征连通古今;模拟历史演变的仪式活动串联起各类公共空间,形成连通村落内外、村落之间的公共空间序列,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构建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芦笙文化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苗族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文化认同、增强不同父系家族间社区组织的凝聚力、传承乡土知识等社会功能.但由于苗族分布面广、方言土语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不同地域里以芦笙文化为主题的节日活动仪式中呈现出"区域性板块"结构的特征.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从江县岜沙社区苗族芦笙节活动仪式的符号系统及其文化象征意义的研究和分析,从人类文化的视野中初步地揭示了苗族芦笙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聚合式”的传统大节,是传统信仰、天人观念、民俗礼仪的“集大成者”。时至今日,春节正在走向国际化,无论是其自身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逐渐取得的国际影响力,都使其逐渐成为真正的“聚合性节日”。当前,春节的国际传播仍存在节日仪式驳杂、文化符号缺乏提炼、节日文化产品开发不够等问题,提炼春节的仪式、符号意义,打造春节文化产品是进一步推动春节国际传播、实现春节“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16,(1)
正目前,家谱收藏和家谱文化研究交流,在国家层面和兄弟省市日益受到重视。重视传承家谱文化精华的目的,是希望弘扬家教优良传统,助推和谐家庭家风建设。一、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家谱文化现象1.家谱文化与每个中华儿女息息相关,源远流长。从周朝起就有专门记录皇族家谱的史官。封建王朝用家谱强化门阀制度,民间用以传宗聚族教化子孙。虽改朝换代历经几千年,但家谱修纂和家谱文化并没有随着朝代的  相似文献   

12.
符号仪式内嵌着政治性表达的本能。人民警察与党和国家的伴生性,强化了其符号能指与所指的政治底蕴。警徽、警服、警歌、警旗等能指物质品类的多元发展,为其符号仪式的体系建构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其所指文化意涵的丰富解读提供了场域。进入新时代,人民警察面对的执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全球一体化带来的意识形态冲击巨大。符号仪式作为其文化领导权实践的软实力高地,体系建构与文化意涵阐释的现实作用也便显得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13.
甬政办发[2013]19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历史文化名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聚落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进程,真实记录着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非常宝贵、不可再生的人文环境和生产生活资源,也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和  相似文献   

14.
台湾过唐山     
《台声》2016,(8)
正来到漳州半年多,作为一个闽南移垦到台湾黄姓家族的第30代后裔,闽南厦漳泉与台湾的风土人情多么的相似,漫游在祖先居住千年的八闽大地,发现在泉州、厦门、漳州都有与我在台湾莺歌家乡一模一样的地名——黄厝,当然住的都是与我血肉相连的黄氏乡亲。在乾隆年间对台海禁开放后,我们是整个家族移居到台湾北部。有偏绿营的小学同学主张台湾人是有"唐  相似文献   

15.
黄帝祭祀与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崇拜黄帝,祭祀先祖是华夏民族自古就有的优秀传统,并由此形成了系统的祭拜文化。这个栏目选载的文稿,就揭示了这一古老的文化现象。祭拜是后人对先人表达追思感恩与忠诚的最直接的方式,它穿越时间与空间,把今天的中华儿女与远古的赫赫祖先从精神上紧紧地联在了一起,激励着我们奋发作为,无愧于炎黄子孙的称号。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文化与文明,是以符号和仪式作为表征得以传承的,它的核心内涵是生活价值系统,而其主要呈现方式则是符号象征形式。文化符号既包括语言符号又包括非语言符号,它承载着文化的信息和意义,是文化创造和传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4)
<正>年兜时节里的台湾尾牙、祭祖、抢头香等的祭祀活动中国人始终有慎终追远的传统,逢年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先人或神灵。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虽然很多地区因宗教信仰、地域文化的差异在祭祀的形式上有着略微的不同。但受"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的祭祀活动都表达了对祖先的思慕之情,以及对神灵的敬畏之情。闽南地区作为台湾汉族同胞的祖籍地,在  相似文献   

18.
黄荣久 《世纪行》2013,(4):28-30
我还没出生的时候,门前的河就那样浩荡地流淌着。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条河的两岸顺水而居、依山而立。在我的想像里,先人住山洞、拔树架窠、搭建茅草窝棚、修筑干打垒、构建土墙青瓦,发展到现在的瓷砖洋楼沿河点缀,蜿蜒的河流一定是历史的见证者。因为她是一条古老的河,在我的内心世界和生命情感里,她就是我的母亲河,比人们血脉中的血流还要古老。这条河,就是黄柏河。  相似文献   

19.
罗嘉 《今日民族》2021,(3):48-51
7代人教书170余年 今日民族:从《剑川县志》得知,截至1999年,剑川县金华镇东门杨氏家族已有6代人连续在教师行业工作.请问到目前为止,你们家族从事教育事业有多少年历史? 杨明:清康熙朝《剑川州志》和民国时期编纂的家谱显示,我们杨氏家族至迟在明朝末年便已在剑川县金华镇定居,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相似文献   

20.
又到清明,作为联合国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节是传统节日里“节气”与“节日”唯一重合的节日。“饮水思源”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据《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本期“前沿记录”特选登此组稿件,以感念我们这个民族传承不息的特有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