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世人已经看得很清楚,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对台湾海峡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1995年5月22日美国宣布允许台湾最高领导人访美,标志着美对台政策的调整进入了新阶段。美对台政策已由避免台湾海峡发生危机影响中美战略关系,转为保持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以牵制中国。顿时台湾海峡爆发军事危机的可能成为国际焦点。  相似文献   

2.
2006年的美台关系出现了比较复杂的局面。美台关系过去是简单的"美主台从"模式即台湾从属于美国的利益,服从美国的战略部署。如今这个模式因陈水扁顽固搞"台独"受到冲击。美国对台政策的新调整是美国根据进入21世纪后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利益关系的变化做出的政策选择。简单来说,美国对台政策的新调整,就是同时强化美台军事安全合作和对陈水扁"台独"行径的约束。  相似文献   

3.
正自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以来,朝鲜已进行了三次核试验,人们在热议美国对朝"战略忍耐"政策是否已走向尽头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美韩军事同盟。美国曾在韩部署大量核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一直维持着两极对立的格局。美国对朝鲜始终采取封锁和孤立的政策。朝鲜战争后,美国与韩国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相似文献   

4.
天问 《瞭望》1994,(35)
世人瞩目的朝鲜和美国高级官员会谈,迄今已经举行了三次.两国最新的一次高级官员会谈是8月5日至12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这次会谈就双方关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被称为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对朝鲜半岛以至东北亚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关于朝美关系正常化问题,美国长期以来持强硬态度.前两次高级会谈没有就这个问题取得什么成果.但是,在第三次高级会谈中,作为实现两国关系全面正常化的第一步,双方将分别在对方的首都建立外交代表处,并将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为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这是美国对朝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此举为朝  相似文献   

5.
何显亮 《学理论》2012,(26):134-135
冷战期间,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多次起伏变化。在塞浦路斯问题上,美国的态度和政策使土耳其人受到严重的伤害。1964年的"约翰孙信函事件",给土美同盟关系蒙上了阴影。而1974年美国对土耳其的武器禁运,极大地恶化了土美关系。  相似文献   

6.
作为布什政府重要外交攸关方的伊朗和朝鲜,进入2008年都在等待和观察未来美国新政府的言行或政策岁末年初,伴随美国2008年大选鸣锣开战,与美国对外政策息息相关的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又出现戏剧性变化。原本缓和态势明显的美国与朝鲜关系出现拖延迹象,朝鲜在核问题上已经放慢有关步伐。伊朗几年来迫切希望与美国改善关系,而年初以来反而降低了改善关系的调门,近日甚至还出现了伊美两国舰艇在霍尔木兹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克林顿3月10日至 25日访问了南亚三国。他是 孟加拉国1971年独立以来、印度1978年以来、巴基斯坦1970年以来接待的第一位美国总统。 克林顿此行是美国在调整南亚政策的进程中采取的重大步骤,表明南亚已成为美国的外交重点之一,在美、印、巴关系中,美国已改变冷战期间助巴反印的立场,转而采取了平衡的方针。舆论认为,克林顿此行是对印度日益增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承认,也显示了印度潜在的巨大市场对美国工商界不可抵御的诱惑力。 去年发生的克什米尔冲突为美实施南亚政策战略调整提供了契机 冷战结束之后,…  相似文献   

8.
面对“9·11”事件所产生的巨 大冲击,布什政府的安全 观和对国际局势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表现尤为明显的是其中东政策的转变。美一方面在该地区厉兵秣马,部署和展开打击恐怖主义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又迫于严峻形势不得不开始调整政策。其主要举措是:向以色列施加压力,抑制阿以冲突进一步恶化,减弱阿拉伯世界对美国的不满,同时尝试与伊朗改善关系。通过上述措施,美力图将中东地区大多数国家纳入美主导的反恐怖主义国际联盟。  相似文献   

9.
浅析奥巴马政府的朝核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远 《学理论》2009,(19):38-39
朝核试验后,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严厉谴责了朝鲜的挑衅行为,并拟对朝鲜进行经济制裁和拦截朝鲜的船只。从奥巴马和美国政府官员的言行分析,美国仍将会对朝鲜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诸如政治孤立、经济制裁、贸易禁运和军事封锁,促使朝鲜彻底放弃核武器。在美国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将会依靠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加大对朝鲜的制裁力度,但不会对朝鲜发动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  相似文献   

10.
达志 《瞭望》1994,(52)
美朝之间就朝鲜核嫌疑问题经过了历时一年半时僵时缓的对话之后,终于1994年10月21日在日内瓦签署了解决核问题的框架协议。 朝鲜的核问题始发于1990年美国的卫星情报。由于朝美长期对峙,美无法了解朝鲜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及拥有状况,为了探明朝鲜的真相,美国极力促使朝鲜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特别检查,对此,朝鲜坚决予以抵制。于是,一场围绕朝鲜核问题的美朝对垒拉开了序幕。1993年3月朝核问题升级,在此后的20个月的时间里,美朝经过几番“争斗”,双方从互不相让,到有限让步,直至全面妥协让步,虽历经艰辛,但最终达成协议,受到了国  相似文献   

11.
华盛顿专电 以色列5月大选,政府出现了更迭,利库德集团上台,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处理中东和平进程的问题上,利库德政府的“以安全保和平”取代了工党政府的“以土地换和平”。这一变化,打乱了美国克林顿政府的中东战略步骤,不能不引起美国的严重关注。两国关系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微妙时期。 克林顿政府的中东战略目标首先是要确保海湾石油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供应,为此而确立的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12.
以朝核问题为视角探析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远 《学理论》2009,(14):20-21
布什执政初期,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对朝鲜则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威慑的遏制政策。“9·11”恐怖袭击后,布什政府对朝政策日趋强硬,称朝鲜为“邪恶轴心”国家,并将其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和军事打击的目标之列。朝核危机后,美国坚持以“全面的、可核查的、不可逆转的方式”消除朝鲜的核武器计划。朝核试验后,布什政府将朝核政策做了策略性调整,积极调动国际社会力量加大对朝鲜的施压力度,对朝鲜采取遏制与接触并举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学者兰普顿日前说,美中关系目前正走向"临界点",他对目前美中关系深表忧虑。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际上对此议论纷纷。美国突出宣传的主旋律是:美中关系已发生"质的变化",进入"制定规则"和"体系"之争的领域,美已锁定中国为战略对手,美国必须强力防止中国与美形成"分庭抗礼"局面,向中国施压。当然,也有健康、积极的声音,兰普顿本人就提出:从根本  相似文献   

14.
“朝核问题”集中体现了东北亚地区相互交织的多种矛盾美国助理国务卿、同时也是美方参加朝核六方会谈的代表团团长希尔,近日就恢复六方会谈等问题访问中、韩,日等国,但未传出有关会谈早日恢复的信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经历的曲折进程,折射出东北亚地区局势的错综复杂。其中,对局势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的是:美朝之间颠覆与反颠覆的矛盾,美同韩、日之间控  相似文献   

15.
美国首都华盛顿是美主要智库的集中地,智库又称思想库,不仅是美国政策思想与对外战略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美国社会与政府(包含行政与立法)之间的纽带与旋转门。专家学者在智库与政府之间来回穿梭,今天的政府官员与政策制定者,往往就是昨天的智库专家;而今天的智库专家,很可能明天就摇身一变,成为政府政策的制定者或者执行者。美国的智库为数众多、机制成熟,对政府决策与公众舆论的影响非常大,在美国对外关系中更是举足轻重。因此,有关国家与地区相当重视对美智库的研究与交往,有意识地把“智库外交”纳入对美外交之中,长期经营,以图影响美相关决策。美国智库的国际化与全球化程度很高,其中包括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与留学生。智库的确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外交舞台,有时甚至还是外交斗争与较量的阵地。来自中国的专  相似文献   

16.
袁小红 《理论探索》2007,20(2):137-139
从1949年中国代表权问题产生开始,美国即极力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前后经历了四个阶段。美国政府在中国代表权问题上之所以长期推行阻挠中国的政策,除了对国家利益的考虑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国内。面对国内强烈的反华舆论,历届政府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采取了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的政策,直到公众舆论发生重大变化后,美国有关这一问题的政策才有了相应的变化。由此可见,公众舆论在美国对华政策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6月初,美国总统布什将赴俄罗斯圣彼得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这是俄美在伊拉克危机问题上出现分歧,进而导致两国关系出现紧张以来的两国首脑首次会晤。其实,早在美对伊开战不久,布什就对普京伸出了修复俄美关系的“橄榄枝”,曾派其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斯出访莫斯科,就美俄在伊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及合作事宜与俄进行紧急磋商。5月中旬,美国务卿鲍威尔出访莫斯科,同俄总统普京、外长、议长等政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鲍威尔之行的首要目的就是修复因伊拉克战争而冷淡的美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马丹 《学理论》2011,(18):55-57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朝鲜核问题一直是美朝双方尖锐对立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影响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社会也对此普遍予以关注。分析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特征,研究奥巴马政府对朝核政策的走向是当前非常值得关注和加以讨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李小超 《学理论》2009,(31):174-176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9&#183;11”后巴基斯坦在美国全球战略的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对美国与巴基斯坦结盟的原因作以分析,对巴基斯坦的政策考虑和美国的政策考虑作以分析,对美巴联盟的效果做以评估。同时,从巴基斯坦的国内政治和地方矛盾对巴基斯坦产生恐怖主义活动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对美国采取的公众外交特别是法案《克里-卢格法案》(the Kerry—Lugar bill)作以介绍,并对美巴联盟前景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2月24日,三架属于居住在美国的古巴流亡分子组织“救援兄弟会”的小飞机进入古巴领空,在古方发出警告而不予理睬的情况下,其中两架被古巴空军击落,机上4名飞行员当场死亡,一架逃回迈阿密。这一事件发生后,使1994年9月和1995年5月签署新的移民协议以来略趋平静的古美关系再起波澜。 这次古美关系再度紧张,从表面看是由于古巴击落两架美国小飞机,其实是美国对占巴一贯的敌视政策造成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