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康》2017,(20)
<正>张明敏在香港回归20周年以来,见证着香港和广东不同方面的发展。他表示,广东发展迅速,香港也保持优势。张明敏鼓励粤港两地年轻人应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一首《我的中国心》在20世纪8、90年代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2.
彦岚 《观察与思考》2005,(19):32-33
<正> 交通线路香港迪士尼乐园座落于大屿山,邻近香港国际机场,多种交通工具均可到达,从深圳出发的游客有三条线路可选择。路线一:从深圳罗湖口岸出发,走广九铁路,约35分钟后抵达香港旺角,然后转乘地铁到达迪士尼。路线二:从皇岗口岸出发,乘坐香港跨境全日通巴士半小时左右直达旺角,转乘地铁。路线三:从蛇口出发,坐高速船约1小时后到九龙,再转乘地铁。其他城市游客可在到深圳后选择上  相似文献   

3.
近20年的努力与探索 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原深圳市星辰律师事务所,2000年9月经司法部批准改名为“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星辰所”)批准成立于1993年12月22日,是中国国内按照国际惯例最早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也是深圳市规模较大的律师事务所。 20年一路走来,星辰所见证了深圳经过第二次思想解放后的再次辉煌,也见证了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制从无到有的艰难创业过程。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7,(20)
<正>粤港深度融合的20年,不仅合作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合作的内容也日渐广泛,两地从民间到政府的联系不断加深。未来,两地要着重加强两地青年的彼此了解与互信。同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的来临,粤港合作将迈入新阶段。香港回归的20年是与广东不断融合的20年。在这20年当中,香港许多市民、社团都致力于促进香港与内地的交流与合作,成立于2006年的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深圳的生产总值(GDP)超过了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名副其实的经济最强市。其中,深圳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在2017年超过了900亿人民币,占GDP比已达到4.13%,远远超过了香港。香港从一个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转口港,到建设成为东方之珠,耗时百年;深圳从类似  相似文献   

6.
正20年很快过去了,我和很多香港人都见证了香港的变化,亦见证了中央政府如何成功地实行"一国两制",实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希望香港明天会更好!本人1970年代出生于香港,在港英政府管治下成长,接受香港本地教育,直至中学毕业后到国外升读大学。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我正在国外准备完成大学课程。虽然没有在香港亲身参与回归祖国庆祝活动,但我通过当地电视直播观看了政权交接仪式,见证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正式回归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20)
<正>香港回归20年以来,与广东无论是在经济、贸易、投资、居民交往等多个领域,都出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两地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香港与广东的合作经历了回归前的民间合作为主,到回归后两地政府合作机制化的变化。2016年粤港两地人员往来超过2亿人次,日均往来人员超过60万人次。香港与广东山水相连,香港大部分市民的祖籍都在广东,两地之间的民间往来和经济联系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20)
<正>从开通供港物资"三趟快车",到确保供港物资、水电安全无虞,内地已经成为香港最主要的生活资源和能源供应地,而广东在整个供港链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香港回归二十年,粤港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却早已不止二十载,随着内地与香港人员交流愈加频繁,越来越多连接两地的工程落成,从每年都在增加的直通车班次到粤港基建工程;从往返两地的巴士到海上航线……这些工程,极大地加强了粤港两地之间的联系,为两地  相似文献   

9.
探路大湾区     
尤蕾 《小康》2019,(10)
正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世界60%的大城市坐落于湾区,湾区贡献了全球75%的经济总量。湾区等同于真金白银,此外,我国未来要参与到下一步科技创新竞争中,大湾区亦非常关键。那么,该如何抢抓机遇,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呢?从广东到香港、澳门有多少条途径?最传统的方式莫过于从口岸出发,从珠海到澳门有拱北口岸、湾仔口岸和横琴口岸可供通关;从深圳到香港,可以从罗湖口岸或福田口岸乘坐港铁东铁线  相似文献   

10.
<正>4月12日,全国台联会长黄志贤在台联机关会见香港贸易发展局物流咨询委员会委员、港澳台湾慈善基金会总理苏永安夫妇。全国台联文宣部部长陈小艳陪同会见。苏永安历任香港物流协会荣誉会长、香港航运物流协会副主席。1976年,他在香港接了第一艘从台湾到香港的集装箱货轮"海峡号",见证了香港40年来近海航运的发展。他不仅心系祖国统一,更坚持公益,曾多次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7,(20)
<正>香港的经济能成功转型,广东省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贸易方面,香港是广东一个很大的商品出口通道,香港企业曾经是广东最大的外来投资来源。粤港两地合作不只限于贸易投资,随着两地进一步融合,香港和广东的各项合作也不断深入。自回归以来,香港与广东在经济上的交流合作领域正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广东为香港提供了广阔的内地市场,而中央政府的很多优惠政策都是在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1,(20)
正1978年到1997年,将近20年的时间,广东的经济实现了腾飞。这些成就离不开老书记谢非的努力。谢非主政广东期间,带领广东人民奋起追赶亚洲"四小龙",大力推动顺德改革,为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南海之滨,改革之地,上世纪90年代的广东,四处洋溢着发展的气息,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城市旧貌换新颜。在广东经济腾飞的背后,离不开一位老书记的贡献。从沿海到山区,从潮汕平原到雷州半岛,从深圳到顺德……广东的不少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位老书记,便是曾任广东省委书记的谢非。  相似文献   

13.
与你共成长     
《小康》2017,(26)
<正>2017年8月17日下午,周四,工作日时间,深圳莲花山公园依然游人如织。离山顶不足百米的一块绿地上,不少民众正排队与一棵树合影留念。原来,这棵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视察深圳时亲手种下的高山榕。五年的时间,伴随着深圳的阳光与雨露,榕树茁壮成长,并在这里投下一片绿荫。从腾讯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从罗湖口岸渔民村最后到莲花山公园,在十九大前夕,我与同事走访了一遍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深圳的足迹。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9,(29)
正罗湖口岸是深圳最早的口岸。罗湖口岸作为"南大门"不仅见证了深圳河两岸的沧桑,更是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深圳的崛起。在新时期,随着罗湖口岸通关日益便利,深港两地居民交流日渐频繁,罗湖口岸经济带呼之欲出,新的变革还将继续……  相似文献   

15.
30年间,台商见证并推动了深圳的快速发展。第一家进入深圳的台商已无法考据,因为上世纪80年代,在深圳的台商基本上绕道香港等地而来,通过空壳母公司前来投资深圳,而深圳公司登记的法人多不是本人。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06,(Z1)
1979年春天到来之前,深圳不过是宝安区县城所在地,一个只有一条十字街的小镇。宝安的地理优势是紧邻香港,有的地方甚至与香港仅一条小河之隔,大量偷渡者利用这点偷渡到“资本主义乐园”。那时候,宝安县只有28万人口,1978、1979年从这一带跑出去的人竟然达到了17万!1977年11月,邓小平把广东作为复出后首次视察全国的第一站。当时愈演愈烈的逃港潮让深圳边防部队大伤脑筋,广东省主要领导把这个事情定为恶性政治事件捅到了邓小平的面前。没想到,邓小平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此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邓小平的话出乎意料,却又耐人…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2月18日,商务部与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共同签署了《关于内地在广东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以下简称"CEPA新协议")。根据该协议,广东对香港的开放部门将达153个,涉及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160个部门总数的95.6%,标志着广东将率先与香港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该协议的签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一旦推广至全国必将把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合作与交流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一逐步推广过程中,哪些省市区能够  相似文献   

18.
李祎妮 《青年探索》2017,(5):107-112
香港新生代青年是香港社会最敏感、最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他们肩负着21世纪建设香港的历史重任,他们的人心所向和政治理想追求直接关系到香港的繁荣发展和祖国的和平统一。香港新生代青年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继续做好香港青年的人心回归工作、进一步壮大和凝聚爱国爱港力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概述了香港新生代青年的成长背景、群体特征及成因,分析了当前香港新生代青年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并对如何加强和促进香港新生代青年的统战工作进行了思考:加强香港青年的国民意识教育,强化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发挥广东地缘优势,加强粤港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粤港两地青年交流;重视青年领袖的塑造和培养,建立健全香港青年人才资源库;加强香港青年内地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辟网络统战工作新阵地,通过线上、线下两个"统战阵地"的融合,不断增强香港新生代青年统战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 《青年探索》2012,(6):I0004-I0004
2012年10月13至15日。在广州市青年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的组织下,香港五旬节林汉光中学的45位师生到广东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大富中心小学服务、交流与体验。  相似文献   

20.
周法平 《两岸关系》2007,(12):23-23
2007年8月26日,我前往澳门、深圳及香港三地考查,见证澳门回归8年后与大陆实施"一国两制"的成果。此行给我的冲击颇巨,澳门回归前的黑道猖獗、治安与失业问题恶化的社会乱象,如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与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