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目前宏观经济面临较严重的内外失衡。内外失衡是需求结构的失衡——投资和出口增长远快于消费增长,消费严重不足,2005年消费率仅为51.8%。内外失衡的实质是整个经济的过度储蓄。过度储蓄主要是由收入分配结构失衡造成的,2006年全国储蓄率为50.1%,比2000年提高12.4个百分点,其中政府和企业储蓄率提高10.6个百分点居民储蓄率提高1.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2005年我国外贸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是2004年顺差320亿美元的3倍多。面对高额贸易顺差,如何有效扩大内需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国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连续大幅下降,从2000年的73%,降至2003年的37%。我国投资率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近20个百分点,而消费率却低近20个百分点,投资与消费的增长极不和谐。目前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国民储蓄率较高,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已超过14万亿元,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这些决定了我国在“十一五”期间需要、也有条件依靠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取决于我国国情主持人:中央经…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在GDP中的变动以及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历史演变进程,并进行国际比较,认为我国长期以来消费率偏低而投资率偏高,致使我国投资率偏高的原因是投资本身的特征与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相结合导致我国投资效率较低。因而从长期来看,要维持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必须转化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和提高我国的消费率。  相似文献   

4.
逐步提高消费率与促进经济自主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已居世界少数几个投资率极高的国家之列。依靠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率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空间已不大。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当前的最终消费率尤其是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影响了经济自主增长机制的形成。针对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差异以及消费层次不同的特征,应把启动居民存量消费需求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见,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关系之一。投资和消费只有保持合理的规模,才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投资规模过大,会导致供过于求,引发通货紧缩;消费规模过大,会导致供不应求,引发通货膨胀。反映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统计指标是投资率和消费率。因此,正确认识我省当前投资率和消费率情况,把握好二者关系,有利于促进我省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政策瞭望》2010,(2):1-1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随着发展进入新阶段,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国际贸易顺差偏大消费率偏低的增长格局已不可持续主要依靠物  相似文献   

7.
理论最优消费率之我见●曾令华确定合理消费率(以及相应的投资率)的问题,是我国宏观经济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老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需求和供给的总量平衡及消费品、投资品与其供给的结构平衡问题,还关系到资源配置问题。所以,今天仍有讨论的必要。本文提出理论最优消费...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6万亿元,扣除一些非私人储蓄,数额也比较大;另有数据显示,与一些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率一般偏低15到20个百分点,属典型的高储蓄、低消费国家。平均消费率多年在低位徘徊。大体在60%左右。当前,消费率偏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即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由于人们社会预期过低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17)
<正>台湾民众所得与消费往往因经济发生变化。经台湾"行政院"主计总处统计,2016年每户可支配所得99.3万元(新台币,下同)、消费支出77.7万元、储蓄21.6万元,与20年前比较,所得与支出皆增加,惟储蓄负成长。观察1986年之前5年储蓄率,从1982年为史上高点达30.74%,1982年到1986年平均每户储蓄率约为27.9%,而近年储蓄率下降,自2016年往前看5年变化,从2011年到2016年平均每户储蓄率约为21.3%,与20年前差了逾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3,(6):25
美国专门制定了重振制造业战略政策框架,在为工人提供劳动技能的机会、保证工人具有高生产率、激发创新热情,建立稳定而有效的资本市场,为新技术研发进行大规模投资,创造有利于技术扩散的商业环境等方面政策有较大突破。◎江苏面对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利用外部资本的红利减弱、投资率下降、消费率偏低、土地紧缺且价格上涨、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经济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6,(2):77-78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字,截至2005年12月,我国储蓄率高达46%。企业存款10万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4万亿元。到今年1月末。我国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已升至14.8万亿元。同比增长21.1%。而与此并存的是。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10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近20%。越来越“富”的百姓却越来越不敢花钱7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球经济、金融失衡是以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和亚洲经济体和石油出口国的经常账户盈余为特征的。失衡由各国间货物贸易不平衡所引发,并导致各经济体间的资本跨国流动,使资本与金融项目也出现失衡。美国国内消费过度和储蓄不足、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亚洲经济体国内储蓄率高于投资率是导致全球经济、金融失衡的主要原因。全球经济、金融失衡不具有可持续性,如果不进行主动调整而任其发展,其失衡的格局将对全球经济造成极大负面影响。面对全球经济、金融失衡,我国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承担起所应负的责任,实现经济、金融内外均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观点网络     
《创造》2004,(9):62-63
我国GDP增长的三个奇怪现象罗伟忠在2004年第3期《开放导报》杂志上撰文指出,我国GDP增长有三个奇怪的现象:一是我国经济高增长20多年,我们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而日本、韩国等高增长20多年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实际上这些国家高增长的速度不如我国。也就是说,GDP的高增长没有带来收入的高增长和技术产业的快速升级。二是我国的投资率高。我国的投资率一般在35%以上,近年来更高达50%。其它国家投资率一般在30%以下,美国只有15%左右;消费是GDP的绝对主体。三是每次经济启动都是由投资高增长来拉动的。消费市场化程度高,讲求效率,决策权掌握…  相似文献   

14.
许姣丽 《岭南学刊》2010,(4):107-110
近年来中印两国储蓄率差异明显,本文探讨了两国储蓄率的部门差异及成因。在居民储蓄率接近的情况下,政府和企业储蓄率差异构成了两国总储蓄率差异的直接原因,而根本的原因在于两国的体制差异: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及政府财政结构;不同的产业结构及私营企业成分等。本文得出结论:维持合意的储蓄率及内外需的平衡发展是两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两国的储蓄率存在趋同趋势。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新变化。从国际看,美欧等发达国家纷纷改变高负债的消费方式,政府缩减财政支出,居民降低消费率提高储蓄率,由此造成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需求下降;另一方面,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利用比我国更加低廉的土地和劳动成本,生产与我国相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欧市场上对我国产品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这给我国继续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外部阻力。从国内看,我国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土地价格持续上涨和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16.
《陕西政报》2020,(1):46-46
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上月均有所加快,消费市场稳定运行,全省经济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一、工业增长加快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较上月加快2.6个百分点;1-11月累计增长4.7%,较1-10月加快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张展  陆晓丽 《前沿》2011,(20):7-9
近年来,我国各省固定资产投资率持续走高。如按此态势,有些省份可能很快出现固定资产投资高于GDP的情况。日本、韩国及我国部分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发展趋势表明,在经济起飞的特定阶段,保持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率是经济发展的必备要素,但其通常只持续一段时间,其后固定资产投资率会下滑到另一个区间内,并稳定一段时间。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率长期高位运行的省份而言,借鉴国内外经验,促使固定资产投资率理性回归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日本曾是世界上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在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人口急剧老龄化、可支配收入不增反降、失业率上升等,其居民储蓄率快速下降。未来日本居民储蓄率的走势也将主要取决于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与居民收入增加与否。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之一,日本储蓄率变动对东亚乃至世界经济都有一定影响,对于同日本20世纪80年代面临相似高储蓄率问题的中国,找到储蓄率和消费增长之间的平衡点,是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能够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和出口的拉动,而消费率却处于下降的态势。消费持续走低,也体现了目前我国居民对未来风险的不确定心理。那么造成国内消费乏力、内需疲软的原因何在?如何有效地扼制消费率下降、增强民众的消费信心呢?为此,我们约请了相关专家学者撰文,就“如何激活消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并特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卫兴华教授加以点评。  相似文献   

20.
李洁 《群众》2018,(19)
正2017年,江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7189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622元和19158元,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为城乡消费模式和结构的深度调整提供了坚实基础,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结构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消费观念由储蓄激进型逐渐转向消费满足型。近年来,江苏农村居民人均储蓄率平均每年下降约0.79个百分点,已从收入增长初期的铺张享乐型消费转向生态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