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速了交通出行需求。轨道交通极大程度提升了市民出行便利性,缓解了城市交通紧张状况。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开通地铁的城市有37个,运营里程超过6100公里。伴随高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城市地铁也带来了如早晚客流高峰的常发性大客流、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引发的偶发性大客流和因突发运营或治安事件引发的突发性大客流。中国城市地铁平均日均客流量已高达181.09万人次,北京、上海突破千万大关。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地铁负荷更是达到了顶峰,2019年北京地铁客运量39.02亿人次,日均客运量1068.92万人次,全国占比18.29%;2019年3月9日,上海地铁16条线路当日客流量达到1329.4万人次,创造了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2.
温凯 《人民公安》2016,(5):22-23
正2月23日到3月3日,是2016年春运的最后一个客流高峰。数据显示,2月23日当天,北京四大火车站到达旅客已超过40万人次。其中,北京西站抵达旅客最多,达到17万人次。今年是北京西站建站以来的第20个春运,用北京铁路公安局北京公安处西站派出所所长任京华的话来说:"二十年春运,我们都‘轴'在这。"在北方方言中,"轴"用来形容人说话或做事情爱较真儿,西站派出所就有这么一群"轴人"。他们中既有久经春运、上阵多年的老铁警,也有满腔热情的年轻民警,他们是守护春运的中坚力量,也是北京西站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3.
刘翔 《人民公安》2023,(1):56-61
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日开始,至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作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首个春运个春运,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战最大的一次。据交通部门预计,今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020.95亿人次亿人次,有望恢复至疫情前20192019年同期的70.3%。  相似文献   

4.
环球时讯     
(2012年1月)国内2012年元旦前夕,胡锦涛发表题为《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年贺词,传递了中国坚持促进和平、发展与合作的坚定信心和美好愿望。1月8日,一年一度的全国春运拉开大幕。2012年春运自1月8日至2月16日,为期40天。据统计,客流总量将达31.58亿人次。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31811.48亿美元,比三季度末净减少205.35亿美元。这是近期我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特有的经济生活现象,春运已经深深融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逐渐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尤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农村就业人口向城市和沿海大量转移,以及我国政治、经济繁荣带来的经商、旅游热,使春运客流连年激增。在每年春运的短短几十天里,严然是十几亿人次的大迁徙,这一壮观图景在广东更显突出,无论对政府、社会、还是企业都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正> 全国春运大幕于1月7日正式拉开,到2月15日结束,为期40天。2004年春运的第一天,全国各地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部门采取了各种措施,确保今年春运安全。在春节前后的40天内,全国将有18.9亿人次出行,比去年春运增加6000万人次。与往年有所区别的是,2004年春运,铁路部门提出了“以人为本,安全有序,以客为主,兼顾货运”的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百姓不但能回家,而且必须舒心回家,这既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广大百姓的渴盼。  相似文献   

7.
每年春节前后的二个多月里,在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铁路、公路、内河航运、航空等交通部门都要超负荷运载(仅铁路客运量便突破1.7亿人次),从而形成一年一度的社会大热点——“春运”.广东“春运”,除要集中运送民工、工作人员、寒假师生节日探亲往返之外,还要集中承运大量台、港、澳同胞返乡探亲、观光旅游等,压力格外沉重.然而,今年广东“春运”  相似文献   

8.
铁路慌了手脚 2000年4月26日,国家宣布五一放假7天,消息来得如此突然,在如此之美的初夏时节,忽然有了长达7天的假期,真是喜从天降!可这如此宝贵的7天怎么过?几乎所有的人都想到了旅游。于是几千万人踏上了旅游之路。 2000年的5月1日便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旅游节。 首先慌了手脚的是铁路。从4月29日到5月7日,北京铁路分局发送旅客 187万人次,日均流量超过了2000年的春运纪录。4月30日和5月1日,每天发送旅客23.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日流量多出1.9万人次,创出了北京铁路分局日运量的天量。其…  相似文献   

9.
数字     
2.3亿人次铁道部预计,为期40天的2011年春运,铁路发送旅客将达2.3亿人次,同比增长12.5%;日均发送旅客575万人次。  相似文献   

10.
“春运”这个词,大概和“春晚”一样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因为在众多节气中,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出门在外的人哪怕一年不回家,但春节一般是要回家团聚的。改革开放后,出门在外的“候鸟”日益增加,“春运”也就成了热门词汇,每年腊月二十六七赶回家过年,正月初六后陆续出行回流,成为中国的一大特殊景观。在春运40天的时间里,中国海、陆、空的运量超过10亿人次!  相似文献   

11.
<正>2142家慈善组织、其中520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38件慈善信托备案,合同规模近8.6亿元;互联网慈善发展迅速,以"腾讯公益"平台为例,截至2017年9月15日共有约8000个公益机构入驻、捐款总人次数达1.4亿、累计募款29亿元,其中2017年新增5千万捐款人次、13亿元捐赠资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颁布一周年,这些数据反映了这一年公益慈善领域的新变化,变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9,(3)
正@小康杂志社:#2019春运购票日历#【2019年春运火车票本周日起开售!预计发送旅客4.1亿人次】12月23日,旅客将可以购买2019年春运首日1月21日的火车票。2019年除夕车票会在1月6日首发。据了解,2019年春运时间从1月21日(腊月十六)开始,到3月1日(正月廿五)结束。  相似文献   

13.
2009,回家过年了吗国家发改委预测,2009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3.2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3.5%,其中铁路1.88亿人次,增长8%;公路20.77亿  相似文献   

14.
魏平安 《北京观察》2003,(11):52-53
北京地铁公开运行于1971年,至今已有32年历史,运营路线长达53公里,车站39座,日均运送乘客容量为150万人,为缓解首都交通紧张状况,繁荣首都经济发挥了巨大作用。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地铁发生火灾,死亡135人,受伤137人,失踪138人。这场大火震惊世界。《人民公安报》2月21日发表文章《乘坐国内地铁安全有保障》,“北京两套设施自动防火”。25日又载文称:“北京地铁安全系数大”。《城市导报》21日载文引用一位北京地铁负责人的话说:“北京的地铁历史是最悠久的,各方面保护措施一直比较到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安全运营是地铁行业的生命线。北京地铁在完善消防安全设施方面作了很多努力,对于安全管理和运  相似文献   

15.
<正>翻阅新中国春运历史,最早可上溯到1954年。当年,“春运”二字第一次出现在媒体上,有关方面也确定了“以铁道部统一指挥协调,必要时请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协助”做好相关工作的原则。春运真正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焦点,还得从改革开放开始时算起。改革的春潮让中国人口得以大规模流动,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开始在春运汇聚。1979年,我国春运历史性突破1亿人次。  相似文献   

16.
<正>转眼间,距2012年的结束已不足2个月了。时光之轮在这个被传为"世界末日"的年度慢慢地转过,给不少人心里带来一丝轻松。但是对于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来说,2012年并不轻松。相关核定数据显示,2012年1-9月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1亿人次受灾,126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477.1亿元(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逝去,是众多家庭无可挽回的伤痛与损失。在大自然面前,个体的生命显得如此脆弱。在特大灾难袭来时,生命往往不  相似文献   

17.
年关岁末,多少游子又要踏上回家的路程。于是,一个年年让人揪心的话题又摆在了面前:春运,路咋走?多少年来,"铁老大"几乎一统长途陆路交通,习惯了这种思维的人们总感到:春运就是铁路部门的事。其实,眼下的事实也是如此,长于大兵团、长距离作战的铁路每年都是春运的霸主。据预测,今年春运铁路旅客量将达到1.34亿人次,比去年增长5%,铁老大仍然可以牛气冲天地说:春远,舍我其谁!火车票要涨价,先前听媒体吹过风,不想还尚未听说过召开听证会,也不曾听  相似文献   

18.
图文天下     
2014年1月16日,山东青岛,火车站的乘客。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正式开启。在40天时间内,将有超过361亿人次完成一次大“迁徙”  相似文献   

19.
《人民公安》2020,(2):50-55
从1月10日至2月18日的2020年春运,是近8年来最早开始的春运,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相对叠加,客流较为集中,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约30亿人次;2019年全国私人小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2亿辆,自驾出行规模逐年攀升;春运期间恶劣天气,对交通安全影响更加突出,种种因素给春运平安出行带来一定压力。  相似文献   

20.
<正> 刚刚过去的今年国庆黄金周的旅游资讯传来当然又是大快人心:国内旅游收获颇丰,突破397个亿。这本在意料之中,情理之中。但另一个资讯或许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中国国民选择出境游的人数大增!据统计,数千万人加入了利用假期去海外旅行的行列。观察记者从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CITS)有关人员处也得到证实:中国人去国外旅游的趋势正在大幅度上升。世界各国都欣喜地注意到了这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