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瞭望》2003,(44)
朝鲜核问题近几天出现了积极变化:美国总统布什首次承诺愿意向朝鲜提供书面安全保证,以通过六方会谈推动朝核问题和平解决;10月25日,朝方表示愿意考虑美方的建议,30日朝方又宣布原则上同意继续就核问题举行六方会谈。种种迹象表明,从上一次六方会谈之后陷入停顿的朝核问题会谈,又有重启之势。  相似文献   

2.
在朝核问题会谈这一问题上,美国一直坚持朝鲜应无条件回到六方会谈的谈判桌上,而朝鲜要求美国应作出承诺,放弃对朝鲜的敌视政策。  相似文献   

3.
北京六方会谈与地区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6个与朝鲜半岛安全利益攸关的国家于8月27日~29日在北京举行“六方会谈”。这是今年4月下旬北京三方会谈的继续,来之不易。由于朝核危机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到东北亚的和平与安全,因此六方会谈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4.
“朝核问题”集中体现了东北亚地区相互交织的多种矛盾美国助理国务卿、同时也是美方参加朝核六方会谈的代表团团长希尔,近日就恢复六方会谈等问题访问中、韩,日等国,但未传出有关会谈早日恢复的信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经历的曲折进程,折射出东北亚地区局势的错综复杂。其中,对局势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的是:美朝之间颠覆与反颠覆的矛盾,美同韩、日之间控  相似文献   

5.
鸣涧 《瞭望》2005,(36)
世人瞩目的第四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谈原计划于上周复会,现在不得不延迟.再次证明解决朝核问题的步伐是多么艰难。这也难怪,朝核问题的曲折复杂为世界所公认,解决期间任何阶段都充溢着分歧,短暂休会毕竟难以消解固有疑虑。一个多月前,当第四轮六方会谈在北京召开时,世界曾对会谈取得进展充满期待。因为大家都清楚地看到,主要方面有达成成果的需要。美国在  相似文献   

6.
<正>一、关于朝核问题久拖未决的原因(一)合作失败说认为朝核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在于合作失败的学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强调中美合作失败,一类强调六方会谈合作失败。持前一观点的学者主要从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利益和政策的角度着眼。樊吉社认为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分歧有四个方面。第一,中美对于如何平衡无核化和半岛问题两个目标存在分歧,对稳定和无  相似文献   

7.
鸣涧 《瞭望》2003,(32)
7月31日,朝鲜驻俄罗斯大使朴义春约见俄副外长费德托夫时通报说,朝鲜主张就朝鲜半岛核问题进行六方会谈。这是朝核问题向和解方向迈出的一大步,表明美国与朝鲜仍愿走对话之路。但是,即将举行的六方会谈将是十分艰巨、曲折的谈判,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具有复杂背景的朝鲜核问题很难在一次会晤中完全解决。  相似文献   

8.
重开六方会谈只是解决朝核问题的一个新开端;会谈前途不会一帆风顺朝鲜外务省发言人11月1日宣布,朝鲜决定重返六方会谈。尽管朝鲜在宣布这一决定时附加了“朝美在六方会谈框架内讨论解除金融制裁问题”的前提条件,但对于以前一直坚持“先解除制裁,后重  相似文献   

9.
罗获发 《学理论》2012,(33):17-18
朝鲜核问题的反复和倒退,主要源于美国政府的失算与失策;朝核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美国能否体现六方会谈框架下处理朝核问题的诚意和决心。与此同时,美国面临经济衰退、盟友窘迫的内外交困,使得现任政府不得不从全球战略、国家利益的角度,重新审视朝核问题的未来与发展。朝鲜猝不及防的多次核试验、导弹发射等一系列充满火药味的行动,让美国在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各国面前显得十分被动,但朝核问题能否得到最终妥善解决,主动权还在美国。  相似文献   

10.
自朝鲜外务省突然在2月10日公开发表正式声明,宣布"朝鲜将无限期中止参加六方会谈",同时还第一次通过外务省公开宣布已经拥有核武器后,有关各方为朝鲜重返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做着各种努力。中国作为前三轮六方会谈的东道国,对这一新出现的情况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斡旋。外交部长李肇星先后与美国国务卿赖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本外相  相似文献   

11.
朝核僵局僵在美朝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务卿赖斯7月9日展开了她上任以来的第二次亚洲之行。除了前往泰国了解东南亚海啸的灾后重建工作,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无疑是赖斯此行的“重头戏”。就在赖斯开始她的北京之行时,朝鲜副外相金桂冠和美国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希尔也  相似文献   

12.
翻开历史的巨卷,比照一下东南亚和东北亚,比照一下越美关系和朝美关系,人们会找出朝核问题走向的战略聚焦点一轮又一轮为重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准备的外交磋商,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人们翘首以待的是,中断一年多的六方会谈早日复会。眼下,人们不妨冷静、理智地翻开历史的巨卷,比照一下东南亚和东北亚,比照一下越美关系和朝美关系,以寻找出朝核问题走向的战略聚焦点。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3,(52)
新闻回放从2002年10月起朝核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继2003年4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了朝美中三方会谈后,在中国大力斡旋下,朝美中韩俄日于8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了举世瞩目的朝核危机六方会谈,朝鲜半岛局势有所缓和,朝鲜核问题的国际协调机制由此发生重大变化,朝核问题迎来重要的转折时期。  相似文献   

14.
朝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于3月22日以“暂时休会、尽快复会”的结果告一段落。对于这次会谈的评价,六方的反应各不相同。会谈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各方的评析也不尽一致。观察家们认为,导致会谈宣告休会的直接原因是关于金融问题的“技术性”、“程序性”困难,而深层原因却在于美韩联合军事演习。  相似文献   

15.
第二轮六方会谈一拖再拖,为何此时重开?这次会谈能否取得实际成果?朝核问题如何走出僵局获得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入夏以来,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取得举世瞩目的阶段性成果,增强了人们对半岛无核化进程的乐观期待和新的信心。6月26日,朝鲜向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提交了国际社会期待已久的核申报清单。次日,在邀请六方会谈其他与会国电视媒体参加现场见证的情况下,朝鲜主动高调地炸毁宁边核设施的冷  相似文献   

17.
春节前夕举行的第五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结出硕果——各方一致通过了继“9·19”《共同声明》后的第二份共同文件《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这一重大突破性进展大大缓和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使人们看到了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东北亚地区长治久安的曙光。只  相似文献   

18.
孙茹 《瞭望》2007,(11)
为履行“2·13”协议开了好头,促使朝核问题上的紧张气氛缓解根据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通过的共同文件,第六轮六方会谈将于3月19日举行。此前,2月13日《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的共同文件通过后,各方终于站到了采取行动的起点。围绕文件的落实,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各项外交行动接踵展开,令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9.
中美博弈在朝核问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占据关键位置,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形塑着该问题的未来走势。中美围绕朝核问题的博弈存在目标的迥异、方式的不对称、动力的不同以及效果的差异。于美国而言,在朝核问题同中国进行博弈,既是试图继续维护由其与盟友共同构筑的东北亚区域安全体系,也是为了继续掌控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核安全治理的话语权。对中国而言,同美国博弈朝核问题,一方面是为自身国内社会发展营造安全健康的周边地缘安全环境,另一方面是为成长为全球性影响的大国塑造稳定有序的周边政治环境。从当前看,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博弈呈现一种“双重领导”体制,但由于中美在东北亚地区安全体系中的结构性矛盾、国际合法性问题等而逐渐陷入困境。对此,中国提出“双轨并行”和“双暂停”的“两双”思路,为朝核问题走出困境提供了新方案。展望未来,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博弈还会持续存在,而“两双”思路能否取得共有的预期成效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对此问题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鸣涧 《瞭望》2005,(46)
随着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拉开帷幕,今年内已连续举行了两轮六方会谈。中国对朝核问题解决的推动力度和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上次会谈结束后,围绕对共同声明的理解和落实,各方紧敲锣、慢打鼓,工作没有片刻停滞。中方一如既往,在不事声张中贡献着精力与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