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蔓延,许多国家和民族跨越空间的阻隔,纷纷向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伸出援助之手;许多国家领导人和世界知名人士以致电、信函等方式对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表示关切和支持。中国各族人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投身抗疫洪流,疫情防控形势日渐趋好,全面夺取抗疫胜利指日可待。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快速蔓延。面对人类共同的敌  相似文献   

2.
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我区奋战在一线的120多万名志愿者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5月至6月上旬,根据中央文明办的部署,自治区文明办开展了广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评选工作。经各市推荐、资格审查、评委评审等环节,推选出骆燊南等10人为广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这10名疫最美志愿者,积极投身战"疫"第一线,全面参与联防联控、心理疏导、助耕  相似文献   

3.
《黄埔》2021,(2)
正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疫情就是命令,很快,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掀起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海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坚决贯彻落实海南省委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部署,及时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在抗疫工作中彰显了特殊优势,为抗疫工作获得阶段性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伟大抗疫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在与新冠肺炎疫情做斗争的实践中铸造和培育的崇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精准阐释了伟大抗疫精神的深刻内涵,学术界对伟大抗疫精神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目前学界在阐述解读伟大抗疫精神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人文底蕴、时代价值、弘扬途径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进一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应坚持大历史观,在拓展研究视域、丰富研究内容和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台声》2020,(10)
正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特意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冲锋在前、真情奉献的当代中国青年点赞。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抗疫号召,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台联机关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统一部署,5月9日上午,全国台联机关团总支组织机关团员青年赴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二病区主任医师杨秋敏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在现场的他全程激动,眼眶湿润。载誉归来,杨秋敏第一时间投入到繁忙的日常工作中。作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杨秋敏为家乡抗疫、湖北武汉抗疫作出了突出贡献,事迹感人。"我只是做了一名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该做的事,  相似文献   

7.
王义桅 《人民论坛》2020,(12):36-39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在打好本国抗疫阻击战时,还积极坚持多边主义,开展国际合作,团结一致共抗疫情;积极开展卫生援助,分享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国经验;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及时抵消各种抹黑中国的言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抗击疫情的负责任行为体现了三重逻辑:立己达人;既以为人己愈有;休戚与共。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在打好本国抗疫阻击战时,还积极坚持多边主义,开展国际合作,团结一致共抗疫情;积极开展卫生援助,分享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国经验;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及时抵消各种抹黑中国的言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抗击疫情的负责任行为体现了三重逻辑:立己达人;既以为人己愈有;休戚与共。  相似文献   

9.
保建云 《人民论坛》2020,(12):40-43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经验,包括战略决策、政策实施与行动、社会动员、区域协调与资源配置、激励机制与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内容。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把抗疫行动与增进国际社会的团结和信任、开展更紧密的全球合作框架联系在一起,在应对方式、现实经验、国际援助、抗疫信心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经验,包括战略决策、政策实施与行动、社会动员、区域协调与资源配置、激励机制与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内容。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把抗疫行动与增进国际社会的团结和信任、开展更紧密的全球合作框架联系在一起,在应对方式、现实经验、国际援助、抗疫信心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两岸关系》2020,(2):44-45
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民齐心共同抗“疫”。民进党当局却见猎心喜,大搞政治操弄,抹黑大陆,煽动仇视,以疫谋“独”,完全暴露其冷血、自私和狭隘。但这一政治操弄并未割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无法阻止台湾同胞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关切与助力。  相似文献   

12.
舒颖 《中国人大》2021,(2):23-23
回望2020,全球抗疫,刻骨铭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国率先报告、率先出征,全面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相似文献   

13.
正1月30日、2月20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金振吉先后两次赴梅河口市指导督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调研复工复产工作,他对梅河口市依法治"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梅河口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党中央、省委和梅河口市委的部署,迅速行动,结合工作特点,多举措落实防控工作。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5位人大市级领导负责全市9个乡镇街的疫情防控包保任务。  相似文献   

14.
《前进论坛》2020,(6):10-11
农工党山西省委会在农工党中央和中共山西省委的领导下,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引导和支持全省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投身到疫情防控大局中,确保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疫情防控期间,我省农工党党员纷纷响应号召。无论是赴鄂驰援,还是守土抗疫,每一条战线、每一个岗位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抗疫精神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滋养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中形成的新时代伟大精神,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歼灭战提供了精神支柱。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党中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发挥强大治理能力的同时,被不断实践和推进。抗疫精神从生成逻辑到实践过程都在不断深化“五个认同”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和情感归属。  相似文献   

16.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新冠病毒感染零星病例,警示人们一刻也不得松懈。另一方面,与疫情暴发之初相比,当下的防疫抗疫可谓有条不紊、张弛有度,充分彰显了以法治思维、方式应对疫情的制度力量。自去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防控疫情的治理能力,也检测着应对危机的法治成色。尤其是在国家立法层面,植入抗疫元素的立法修法行动高歌猛进,更是构成独树一帜的“抗疫立法”现象,值得细细梳理和评判。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21,(2)
正"姬老,你好。我是同学会的小夏,最近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你晓得不?最近有没有去过武汉或者其他地方……""曾先生,您好。我是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目前国内疫情情况紧急,急需医药物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开展疫情防控专项排查,关心关爱黄埔同学身体健康,多方筹措物资驰援湖北抗疫,助力复工复学。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全国人民强烈的国家认同和各行各业高度的职业认同,是取得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的强大动力。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向为这次抗疫斗争作出重大贡献的公安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这不仅充分肯定了疫情发生以来公安战线为疫情防控工作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更为公安机关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正"我只是做了一名医生该做的事,荣誉不仅属于我,也属于和我一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庄锡彬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庄锡彬,泉州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泉州集中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定点医院市传染病防治医院执行院长。  相似文献   

20.
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桂林市全州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用忠诚和担当铸就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1月24日,全州发现广西首起输入性家庭聚集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月25日,新增1例与患者密切接触者确诊病例……岁末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桂林市人口最多且年劳务输出量高达36.6万余人的全州县承受着巨大压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否守住广西"北大门",不仅关乎全州人民的安全,也事关桂林市乃至广西战"疫"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