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第一江山春好处,楚风流韵看宿迁。宿迁,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宿迁,又是一片古老悠久的土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一直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奋斗不息。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多年来,宿迁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领山清水美新家园建设,打造生态经济发展高地,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魏国强 《群众》2017,(18):35-36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苏北地区要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在苏北发展座谈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1+3”功能区战略,并把宿迁作为生态经济区试点,强调要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这既进一步明晰了宿迁的发展定位,也为我们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难得机遇。当前,宿迁正围绕“江苏生态大公园”定位,全力推进“两聚一高”、落实“三项任务”,加快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7,(15)
正在苏北发展座谈会上,省委书记李强进一步强调宿迁要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区,走"生态与发展相统一"的新路。此前,李强书记在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宿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宿迁要打造成"江苏大公园"。这是省委、省政府对宿迁发展理念和方式作出的战略性、革命性调整,既切合宿迁现实需求,更符合宿迁长远发展,必将推动宿迁集聚起更顺应发展规律、更具独特魅  相似文献   

4.
章其波 《群众》2023,(21):63-6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全国唯一具有“两河两湖”地理标识的地级市,“好生态”一直是宿迁良好的资源禀赋和亮丽名片。近年来,宿迁坚持“生态立市”不动摇,围绕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和发展的“绿心地带”,坚定不移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宿迁”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1月上中旬,江苏13个设区市两会相继召开,"高质量发展"成为共同热点议题。南京明确,要让高质量发展真正成为新时期工作主旋律;南通提出,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宿迁要"追求高质量发展,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扬州将全面推进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互联网+实体经济"既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催化剂",又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近期,宿迁市宿豫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围绕区委提出的打造"电商名城""绿色发展"目标,开展深入调研。通过调研,委员们了解到,宿迁生态产业园成立两年来,先后招引了京东商城全国客服中心、京东无人机仓储中心、国际网铸、  相似文献   

7.
高芝兰 《湖湘论坛》2008,21(1):85-86
市民素质是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问题,建设文明城市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市民的身心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生态意识和审美意识等等。而人的全面发展和市民素质的综合提高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制度是保证,环境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相似文献   

8.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坚持绿色创新、绿色协调、绿色发展、绿色开放、绿色共享。绿色创新包括绿色科技、绿色产业、绿色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动力;绿色协调包括区域、城乡、物质与精神绿色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包括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绿色开放包括丰富开放生态内涵、"一带一路"绿色合作、承担国际生态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绿色共享包括提供环境服务供给、推动生态绿色扶贫、建设绿色健康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当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创新、绿色协调、绿色发展、绿色开放、绿色共享之路。  相似文献   

9.
赵久龙 《半月谈》2020,(4):64-66
江苏宿迁地处中国南北交汇,坐拥骆马湖、洪泽湖两大淡水湖,生态禀赋优越,绿色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宿迁以治理现代化推进经济生态化,提速转型升级,激活发展后劲,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倍增。向绿而生:从“废塑加工场”到“创业梦工厂”宿迁市耿车镇曾因“玩转”废旧塑料加T而闻名,然而牺牲环境求发展使其陷人垃圾围城的困境。“连过路车都不愿开窗,受不了耿车味。”  相似文献   

10.
蓝蔚青 《今日浙江》2013,(11):30-31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凸显出来,吹响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进军号。2002年6月,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绿色浙江",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战略目标。同年12月,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钱远坤 《政策》2012,(7):94-94
过去的五年,神农架主动承担绿色责任、谋求绿色发展,加快从"伐木人"向"护林人"、木头经济向生态经济、深山穷镇向旅游名镇历史性转变的步伐。五年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使神农架林区保护与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立区。以建设生态优美、自然和谐的"国家中央公园",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  相似文献   

12.
黄娟 《湖湘论坛》2020,33(4):5-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提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新思想,它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就是发展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形成绿色生态、生产、生活方式,构建绿色生态、生产、生活体系,营造绿色生态、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生态美丽、生产美化、生活美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生态之美、生产之美、生活之美。这是一条生态优先、"三生"和谐、"三美"合一、人民幸福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提出历程、历史依据、现实依据、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来看,提出并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现代化强国与中国梦、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同建设美丽生态地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不仅清晰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生态协调共赢的生态底色,也指明了"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共生共存的关系。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对江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海洋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距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不到一年的时间,全国上下"知行合一"践行绿色发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7月8日至10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上,1200名中外嘉宾、2500家国内外企业应邀而至,就绿色金融、绿色减贫、海洋生态文明等有关绿色发展的热点话题进行思想碰撞,为共同打造一个全球性的绿色家园"开方"施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后,与全国各地同步,广西将绿色发展列为四大战略之一,绿色金融也正从共识逐步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15.
总结和分析了宿迁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和发展路径。详述了"数字宿迁"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城管建设、政务微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从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等方面对今后"数字宿迁"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并且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理念,是指导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行动指南。在这总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  相似文献   

17.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着眼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和紧迫性。本文结合广西实际,认为广西要守护"山清水秀生态美"这块金字招牌,必须践行生态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解决环境问题、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大  相似文献   

18.
余春存 《政策》2013,(8):87-88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为我们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新方向。竹溪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处于我国中东部南北气候分界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对于竹溪而言,就是要高举生态大旗,积极对接融入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坚定不移地建设生态大县,加快绿色崛起,努力建设成为鄂渝陕毗邻地区的绿色明珠。一、蓄积绿色资源,提升绿色指数。良好的生态植被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竹溪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9.
徐震 《今日浙江》2013,(8):50-51
新世纪以来,我省以生态省建设为龙头,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相继提出了"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等一系列战略目标,这三者一脉相承、互为一体,是我省环境保护实践和认识的重要结晶,昭示着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脉络和方向。"绿色浙江"代表了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生态浙江"是生态立省方略的目标归宿,"美丽浙江"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表现。厘清这三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省委、省政府提出苏北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把生态作为苏北发展的根本依托和最大优势,着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这为包括灌云在内的苏北地区指明了今后加快发展的路径选择。充分认清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环境、未来的发展定位,转变思路,强化定律,认准方向,坚定不移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走好具有灌云特色的生态、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