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山瀑 《群众》2013,(1):14-15
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实现这一目标新的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  相似文献   

2.
《群众》2021,(15)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力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进取、拼搏奋进的不懈追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带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建党78年的历史证明,我们党具有总结经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优良传统。经验的价值远比成果高。面向21世纪新的历史时期,正确总结和把握历史经验,有利于开创未来,促进当代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在21世纪的亚洲和世界,我们国家能否成为一个发展的、稳定的、统一的、有力量的国家,这是我们面向新世纪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正确与否,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党领导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总结历…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也意味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启示。  相似文献   

5.
《人民论坛》2015,(6):26-2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习近平论小康社会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7,(9)
<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总的奋斗目标。这一基于历史和现实、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强富美高"要求的崭新发展定位,对于把脉省情之要、描绘未来之景、厘清重大之事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高水平"找准了江苏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近年来,江苏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但也较早遇到了转型过程中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尽理  相似文献   

7.
从战略上考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考试"、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国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必要条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在贯穿着历史逻辑和丰富多彩的实践逻辑,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康社会的建成既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成就的标识,也是70多年来中国社会历史巨大变革的见证。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成就蕴含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经验: 选择正确道路是治国之根本。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前提;注重继承与积累是治国的重要路径。 全面小康社会是几代人创造的文明成果的总和;理想与信念是治国的力量所在。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小康社会的建成是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同时, 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始终坚持了科学理论指导和精准施策。 总之,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是认识中国共产党治国特点和经验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肩负着全省人民的重托,1月11日至15日,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500多位省人大代表齐聚福州,积极议政履职,认真审议大会各项报告,围绕新目标、新愿景建言献策,共谋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建成"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一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二是形成解决现实经济社会矛盾的倒逼机制。近一段时间,有一些地区在媒体上宣称本地区要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种提法是值得商榷的。首先,经济发展目标不等同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其次,这是一种"大跃进式"的虚夸;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过去30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归功于改革开放,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只有一种选项,那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1.
周文彰  岳凤兰 《前进》2020,(10):20-24
正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接力之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节点,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与科学谋划。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央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历时一年零三天,纵横两万里.经历了悲壮空前、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在遵义停留3个月之久,召开了遵义会议,强渡乌江、鏖战娄山关、两占遵义、四渡赤水,铸就了“历史转折、出奇制胜”的不朽丰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在推进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一要高度重视文化在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紧密结合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推动文化发展;二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文化建设实践;三要牢牢把握住文化建设上的领导权,并不断提高党的文化建设领导水平;四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大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五要正确处理批判、继承、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正确的方法推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曹伟  薛涛 《小康》2013,(2):88-89
2012年12月15日,"2012第七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当日下午,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分论坛举行。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房地产协会秘书长苗乐如,亚洲知识管理协会院士、  相似文献   

15.
贺铿 《小康》2013,(2):8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来的,十年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去年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上按GDP计算的第二强国。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要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只有八年时间,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虽然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一个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经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于"尊重和保障"这个社会的法治环境却不容乐观。"有法可依"已经不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成为一些群体事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件的主要原因。在法治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管理者的执行因素在法律法规完善以后就变得十分重要。而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和相关行业监管人员不作为的背后是道德的缺失。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上海支部生活》2020,(2):29-2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这些年,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进展符合预期。——习近平2019年4月16日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总结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扶贫工作方面的经验,2020年9月,《中国经济学人》对中国经济学工作者进行了有关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学工作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20年能达到的进程较乐观,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主要原因。当前最大挑战来自国际外部环境的恶化,中美摩擦难以消除但长期影响较小。以提保障扩消费,以创新促发展,是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的关键着力点。党的领导、以发展促扶贫及精准有效的扶贫方案是最重要的中国扶贫经验,下一步的扶贫难点与人口素质密切相关,应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投入来巩固扶贫成果。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政府引导、保护、协调等功能的有效发挥,而引导功能无疑是首要之需,作为两大主体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既具有相向的表达、又具有紧密的关联。中央政府的引导功能主要通过规范授权、财政控制、政策工具、指标考核等方式实现,地方政府的引导功能作用主要通过实际设计、规划布局、理性选择等方式实现。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统一性、不可替代性,进一步优化宏观层面的整合设计,加强中观层面的统筹推进,有助于从根本上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5,(6)
<正>"小康"是中国人古老与美好的梦想。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小康之家"、"小康水平"、"总体小康"、"全面小康",成为中国人民不断进取与追求的奋斗目标,将世世代代的梦想转变为活生生的现实。在史无前例的改革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直接推动理论创新与发展,同时发挥理论引领作用,带领全党与全国各族人民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使中国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