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17,(7)
<正>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过程中,北京将要打出“疏解”与“承接”的“组合拳”,而冲刺2020,北京还须插上“高精尖”的翅膀在城市里,森林不仅会“连线成片”,还有可能“日益繁茂”?这并不仅仅是梦想。2017年,在北京市朝阳区的城乡结合部,曾经大规模聚集的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2.
连玉明 《北京观察》2015,(10):13-15
<正>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推动城市内部功能重组的关系。推动城市内部功能重组,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的一个重点工作。"十三五"期间,是北京贯彻落实"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十三五"规划的方向,也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正>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也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必由之路。2015年,市政协将"调整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议政性主席会议专题协商议题。通过前期综合调研,形成的《对调整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若干问题的建议》从四个方面提出了22条具体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动批、大红门……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一年来陆续搬迁。如何调动疏解对象外迁积极性?委员们提出,要通过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促进疏解对象外迁,让疏解的企业和人员不吃亏、有好处、能发展。要统筹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要对功能进行科学的识别、分类,要从国家、地区、北京等三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分析,要建立健全疏解的协调机制和动力机制,要坚持问题导向和有力有序的原则。疏解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的明确要求,同时也是广大北京市民的呼声,关系北京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7,(27)
<正>建设"反磁力中心",使雄安新区具有比北京和天津更大的吸引力,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才会更加容易。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雄安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准确把握新区的功能定位是新区建设的关键。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  相似文献   

6.
崔晨 《北京观察》2017,(2):28-29
几年来,北京市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瘦身健体”,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为工作导向,以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目标方向,把疏解与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在疏功能中谋发展,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简讯     
正北京:西城区加大疏解非首都功能力度本刊讯(通讯员胡世钦)今年,北京市西城区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强化环境建设与管理,努力走出一条符合首都核心区发展的新路子,在"瘦身健体"的工作上取得新成绩。2015年,西城区委区政府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按照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十个新认识"要求,以推动区域和谐宜居、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决打好非首都功能疏解攻坚战,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都市圈是城市群的重要支撑和带动力量,是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经阶段。未来五年,北京将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以更大力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津冀协同联动,推动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打造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9.
首都功能疏解与区域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讲话一发表,就把各方面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上。北京的"疏解清单"成为各方面翘首以待的发展机遇和投资商机,北京也面临着新的历史定位。本文仅就首都功能疏解的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是"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攻坚之年,也是北京完成疏解非首都功能阶段性目标十分关键的一年。首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赋予了政协工作新的责任和使命。1月20日至25日,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隆重举行。700余位政协委员紧紧围绕供给侧、疏解非首都功能、行政副中心、冬奥会、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以来,北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人口调控作为治理"城市病"的重要任务,坚持功能疏解和人口调控统筹推进。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带动下,北京全市常住人口连续三年保持增量、增速"双下降"态势,2016年城六区常住人口实现由增到减的拐点,较上年下降2.8%。与此同时,北京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同样把人口调控作为近年工作重点,在创新首都人口规模调控、完善首都人口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全力落实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中,一方面要集中研究提升优化首都功能的路径,另一方面也不可忽略对北京城市经济功能的关注。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城市的经济功能,决定着有序疏解和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和目标成效。特别是发现北京城市在京津冀城市群的区域功能定位,更可以找到北京城市经济功能在新形势下的历史新担当。  相似文献   

13.
正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调整城市空间布局、重组城市功能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解决了"为什么建、建成什么样"的城市副中心后,更重要的是直面具体问题,确定建设的理念与路径。为此,北京市无党派界别人士在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伊始,就  相似文献   

14.
<正>人口暴涨是国际大都市发展的通病。近年来,国外大都市无论产业转业、行政部门(企业)外迁,还是建设首都副中心、新建卫星城市,无不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顶层设计、长远规划,通过政府主导、政策驱动、市场激发、交通互联互通先行,在人口疏解方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关键举措。如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答案可解,面临一场大考。纽约、莫斯科、伦敦、  相似文献   

15.
<正>粗放对待生活性服务业会回到"动批"的老路上,而急剧压缩生活性服务业的零售环节会造成局部的供给不足。大型超市与便利店的互补架构或许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京津冀一体化及其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疏解非首都功能是战略核心,也是破解北京大城市病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建设一流、宜居的国家化大都市是北京城市建设的宏伟目标,必然需要在服务业发展中提升业态品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就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等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的战略定位,提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一系列重要任务,集中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样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破解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难题、完善首都城市治理方式、抓紧推进疏解非首都功能是首  相似文献   

17.
正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体关系。京津冀地区内部差异悬殊、不平衡问题突出,协同发展的关键是改善相互关系、优化空间布局、打造新的增长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部署并推动实施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市疏解腾退空间应优先用于完善城市服务设施、进行便民服务、留白增绿和发展高精尖产业。科学合理使用疏解腾退空间关系到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关系到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更关系到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意义重大。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  相似文献   

19.
近期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就“完善首都人口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中,我们看到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下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在首都人口管理方面初显工作成效. 但同时感到,“十三五”期间,北京要将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城六区常住人口总量比2014年下降15%的硬目标,任务繁重.在人口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存在“上下联动不畅,左右协同不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胡泽瑞 《乡音》2024,(2):35-36
<正>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提出10周年。10年来,瓣瓣同心的京津冀绽放出协同发展的绚丽花朵,激扬出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气象,向着更高质量、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迈进。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集中力量抓创新、促疏解、聚人气,以重大国家战略活跃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