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桂林考察时强调:"桂林是一座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呵护好。"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对桂林多年来保持生态优势所做努力充分肯定,也对桂林今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利民 《群众》2024,(3):22-23
<正>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一重要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山西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明确了"四治"要求。近年来,重庆市城口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坚定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资源、生态气候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生态红色民俗旅游资源、生态产品资源,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统筹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双赢,着力把绿水青山自然财富、生态财富转变成社  相似文献   

4.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精髓,437公里水路是沿江人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水资源,是桂林市赖以生存的“母亲河”。37年前,邓小平同志视察漓江时就曾饱含深情地叮咛:为了发展生产,如果把漓江污染了,把环境破坏了,那是功不抵过啊!2010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和到广西考察调研时也一再嘱托:“漓江不仅是广西人民的漓江,也是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漓江,还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遗产,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呵护漓江,科学保护好漓江。”“漓江生态保护要高起点规划。”  相似文献   

5.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期间召开推动  相似文献   

6.
桂政办发[2012]18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保护好漓江生态资源,促进漓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建立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现通知如下:一、联席会议职责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加强漓江生态  相似文献   

7.
邓琳 《创造》2022,(6):79-81
<正>2021年4月28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在镇雄召开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扛起扛牢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的政治责任,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为此,在对赤水河流域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实际,就加快设立“国家级赤水源流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长江大保护作出云南贡献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吕剑枫 《传承》2013,(3):18-19
八桂大地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以漓江为代表的桂林山水是中国的名片,广西的森林覆盖率名列全国第四位,重点流域水质达标率100%,广西的山水景观与人文景观珠联璧合,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极具保护和开发的价值。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一重要论断,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又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新更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期间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重庆市开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小江回水倒灌形成的汉丰湖与全淹全搬的新县城形成了“城在山中,湖在城中,满城山水半城湖”的城市生态格局,且广大的农村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多,水土流失面积大,石漠化、消落区治理等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9,(31)
正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文章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下简称《漓江条例》),是我区第一部综合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漓江由此告别了没有专项法规保护的历史。《漓江条例》从立法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等各方主体,在漓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对于建立漓江保护的长效机制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期间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3.
成文蔚 《群众》2020,(15):69-70
万里长江奔腾不息,赋予了两岸绵延不竭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近年来,地处长江之滨的泰兴市虹桥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把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生态保护与流域治理同步规划、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同步推进、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同步落实,加快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群众满意”的发展新路径,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卫生镇、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称号,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千强镇前列。  相似文献   

14.
行政扫描     
正9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9月20日,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在京召开。中  相似文献   

15.
许冰杨 《重庆行政》2021,22(1):42-44
2020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动跨区域跨流域污染防治联防联控",这意味着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已经成为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找出问题根源,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要加强协同联动,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推动上中下游地区的互动协作,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要注重整体推进,在重点突破的同时,加强综合治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重庆市处于生态文明建设"三期叠加"的历史性关口,克服区县府际、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现实障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谱绘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鲜活样本.  相似文献   

16.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实际开展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立法调研,深入一线摸清实情,找准问题症结,出台《新乡市北部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为建设绿色矿山、推动法治新乡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董晓宇 《中国人大》2010,(14):36-3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最近考察广西时指出,漓江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形成合力,高起点规划,着眼于长远。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明确提出,科学保护漓江,是广西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优化相互协调的科学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实现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人大要把生态立法作为当前立法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李兵 《政策》2013,(11):73-75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指出: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鄂州在推进综合改革、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新征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推动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木兰溪防洪工程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并于2000年推动福建率先在全国探索生态省建设。2012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两会"期间看望福建代表团时提出,"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近年来,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全党同志都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念,也是今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4月19-21日在广西考察时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