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在全面小康时代,建设和发展数字乡村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动力源泉,也是乡村提升内在发展动能、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数字乡村建设是在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深入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2.
《政协天地》2021,(2):44-47
常委刘宏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前,全国政协和最高法院正在贯彻中央有关精神,进一步推进福建苏区老区振兴发展。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也正积极协助配合推进相关工作,并率先在龙岩、三明建立了调研联系点。新形势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相似文献   

3.
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供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4.
我国2000年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的小康水平,即在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在内的16项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3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标均达标或超标。然而总体小康只是低标准的小康,  相似文献   

5.
沈文祖 《群众》2021,(2):7-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强调,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把更多资源力量优先投向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去年以来,在南京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三农”战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六稳”“六保”要求,发力“双循环”、夺取“双胜利”,走得坚定、干得扎实,农业农村工作经受住了考验,保持住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一是“铁饭碗”端得更稳。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21,(1):后插4-后插7
2020年10月底,浙江省政府公布第四批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名单,花园村作为首个村级试点入选,标志着全国首个"村域小城市"在之江大地启动培育.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明的含义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活动、政治结构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8,(1)
正决胜全面小康进入倒计时,全面深化改革吹响了冲锋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全面小康。回望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启程之始,世界对于中国未来之目标充满好奇。这才有了日本首相大平正芳1979年12月6日来访时问邓小平:中国的现代化蓝图究竟是如何构想的?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邓小平回答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  相似文献   

9.
任凤鸣 《群众》2023,(2):40-41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美丽江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综合振兴的重要举措和抓手。201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战略,提出要通过典型引路、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形成政策和资金的集聚效应,建成一批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示范区。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8,(4)
正全面依法治国已勾画出更加清晰、更加定型、更加成熟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新时代,在新思想的指引下,法治小康、法治中国的蓝图必将实现。古往今来,以怎样的方式治国理政,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课题。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经过长期不懈的探索,党和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创造了和平发展的中国奇迹,昭示着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光明前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得出的根本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遵循法治普遍规律,又符合国情实际,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1.
沈雷 《群众》2022,(20):13-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南通作为江苏重要的鱼米之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论“三农”工作》这一重要著作,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民生福祉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海南》2023,(2):30-32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必然和内在要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2022年,省乡村振兴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文明办的悉心指导下,扎实做好“12345”文章,深化拓展精神文明成果,全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设的乡村振兴样板,取得显著成效,被命名为第四批“创建文明单位示范点”。坚守“一条主线”,坚定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县委书记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奔向新生活、接续新奋斗,我们必须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扛起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相似文献   

15.
于浩 《中国人大》2022,(21):51-53
<正>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中国的山乡田园,一场历史性的接续奋斗,正在全面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并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法治是重要保障。10月2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作了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积极响应党中央的...  相似文献   

17.
黄承伟 《人民论坛》2022,(24):44-49
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简要回顾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理论逻辑、深刻领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系统总结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进展及成效、全面展望新征程乡村振兴发展道路,对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到实处,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百色市田阳县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步伐,全力奏好新时代的交响曲,展现新气象、力争新作为。田阳县地处广西西部,总面积2394平  相似文献   

19.
2021 年1 月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这是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8)
正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