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2016,(9)
正【提案背景】江苏省"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紧紧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推进行动,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努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区、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文章从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投融资特点入手,分析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投融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要通过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规范地方投融资平台、完善分税制及配套相关制度等举措,以破解难题。  相似文献   

3.
在对自然资源富集地区进行的城镇化考察中,发现"资源诅咒"传导机制与城镇化进程耦合之后产生了更加严重的"城市病"症候群及各种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效应。经济新常态以及"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转型必然要求城镇化方式的创新,这为资源富集地区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加理性的视角。城镇化是典型的"大工程",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物质载体,工程创新是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在"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熔断"之后,必然需要创新工程活动的路径,助推资源富集地区跳出"资源诅咒"的陷阱,推动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求知》2015,(10)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据此我们可以说,城镇化是我国下一个阶段发展的主要潜力和最大需求。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提出要"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很多,如工业、科技等,但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文化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力。在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与发展地域的文化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将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明显效果。天津市蓟县作为国家64个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试点之一,要在这方面走出  相似文献   

5.
正一、"四化"同步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发展道路,其中城镇化是扩大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生产能力的关键所在,又是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因而,新型的城镇化建设成为"四化"同步发展的重中之重。"新型城镇化"有别于传统方式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的基本  相似文献   

6.
唐剑锋 《民主》2014,(5):58-59
<正>前不久,《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对城镇化中的文化传承提出明确要求,彰显地区特色、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将是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城镇化建设,要遵循有城有市有文化发展脉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2000年时就曾预言说:"21世纪影响人类社会进程最主要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  相似文献   

7.
《求知》2016,(2)
正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是指导"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十三五"发展的思想灵魂。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8.
<正>在一个超过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一个宏大而深远的时代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以宽广的战略视野,坚持全面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  相似文献   

9.
<正>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我国转型发展的"最大红利"实现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山东调研时指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要任务是推进人口城镇化。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将释放出新的发展红利,不仅有利于拉动消费,还有利于拓宽投资空间。1、人口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优势。首先,人口城镇化是扩大投资的重要载  相似文献   

10.
张润泽  禹辉映 《理论导刊》2014,(3):71-72,77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问题的积极回应,有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重借鉴西方国家城镇化的基本经验教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四化两型"同步推进,不断改革和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巩慧 《求知》2013,(8):36-3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作出了"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大方向。201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明确了"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最热门的议题之一。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不仅要重视规划建设、产业  相似文献   

12.
<正>十八大之后,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这一战略突出强调当今我国所要推进的是"新型"的城镇化,也就是说,它有别于中外历史上的"旧式"城镇化。那么,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里?第一,新型城镇化"新"在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这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所在。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将会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16,(9)
正加快现代化建设,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并做出了"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这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201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明确了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也成为全国"两会"最热门的议题。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4.
<正>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注重创新驱动,城市运营绿色化,是不可遗漏的价值核心。创新驱动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城镇乃至地市主政者要正确处理城市扩张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大力推进城镇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新型城镇化离不开科技的"芯"。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采取政产学研结合、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方式,由地市投入资金、  相似文献   

15.
正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提高质量为关键。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非农非城、亦农亦城"的过渡型"村改居"社区如何克服其发展困境,探索"村改居"社区治理的新路径,从而提升"村改居"社区的发展质量,成为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一、"村改居"社区的独特性"村改居"社区作为过渡型社区,既具有一般社区的基本特征,又具有它独特的属性。1.物理空间的独特性。"村改居"社区大多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2)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过渡性过程,推进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途径。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由"集体行动的困境"所引发的"公用地悲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要正确处理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走新型生态城镇化道路,需要各治理主体的共同努力。城镇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人的生态理念的城镇化,使人们自觉地致力于生态城镇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视角考察新型城镇化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发现新型城镇化能够释放有效总需求和长期总供给能力,并产生相互促进的耦合效应,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条件,并提出如下建议:以产业化和服务化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相结合,重视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坚持市场主导的内生发展路径;以服务化带动产业化,推动人口城镇化。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2)
城镇化或是城镇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是所有国家社会发展的目标。在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长期发展不均衡、总体经济水平低、人才分布不均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城镇化率低导致各种社会问题频发。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在这份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我国最终要形成"三横两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重点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努力拉近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要形成这一新格局,人才是关键。大学毕业生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推动力量,其就业选择对于城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是全国第一家成立的省级层面的专门从事"两新"党建的工作机构,在工作过程当中遇到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有些是操作问题,有些是理论问题。关于"十三五"发展与党建创新议题,我想讲五个方面问题。一、正确理解"十三五"发展关键在党"两新"组织的党的建设工作是我们在面对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要重点去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领域,是"十三五"发展关键在  相似文献   

20.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内外关注的一个热点。比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要"趋利避害",但避什么害?为什么避害?又比如,既然称为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里?本文作者建议,就此问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大调研,采取不破不立、边破边立和先破后立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看准了再下决心干,明摆着是错的就赶快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