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加快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建设势在必行。2014年9月,首届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上,中央网信办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共同提出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倡议,得到了东盟各国的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还将其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核心基地放在广西。广西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主动担负起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的重任。6月1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  相似文献   

2.
正"刘三姐"踏歌走东盟2016年6月23日晚,曼谷中国文化中心里歌声飞扬,舞姿婀娜,银幕上不断切换的桂林山水如诗如画,引人遐想。台下,热情的泰国观众赞不绝口,掌声如潮。那是广西戏剧院、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共同主办的彩调歌舞剧"《刘三姐》走东盟"演出盛况。为了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美丽的广西"刘三姐"经常踏歌走东盟,用歌声唱响与东盟各国的友谊。作为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省区,近年来,广西切实发挥与东盟地缘  相似文献   

3.
陈武 《当代广西》2014,(4):16-17
正去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党中央站在历史高度、着眼世界大局、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长远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构想,对于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亚太繁荣、推动全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广西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是当前我国对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和重要门户。我们一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3年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以来,先后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技术转移系列活动20余场,组织约730项技术进行展示、对接,促成中国与东盟国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338项,协议金额达5.1亿元人民币。"6月10日,在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广西科技厅副厅长刘建宏晒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目前,我国已与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5国建立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并积极推进与马来西亚、越南等东盟国家共建双边技术转移中心事  相似文献   

5.
正广西最大的优势在于区位,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开放。"十二五"期间,我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进一步深化对东盟开放合作,加强与港澳台合作,推动两广一体化,构建起全方位开放合作的新格局。5年来,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开放合作平台,我区继续强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合作。如今,印尼金光集团、新加坡来宝集团、马来西亚常青集团和实达集团、泰国两仪集团等东盟国家知名企业已落户我区;我区对东盟10国投资实现了全覆盖,涉及农业、矿产、化工、通讯器材、园  相似文献   

6.
黄丹 《当代广西》2014,(9):28-29
正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广西成为我国对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随着与东盟各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人文交往也在不断加强,已与东盟国家缔结了37对友好城市,数量位居全国之首。今天的广西,更有自信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续写人文合作的新传奇。传播友好声音的和平使者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只是肤色有些黑,如果不是一声"萨瓦迪卡"(泰语:您好),几乎就要把魏凤娥当成一位普通的中国学生。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东盟文化中有诸多广西元素,如广西合浦是我国汉代南海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和主港、广西与东盟国家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广西华侨华人为发展和保卫东盟国家的文化做出了历史贡献,这是广西积极参与南海丝绸之路建设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信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应当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好中国-东盟文化中的广西元素,并以此为契机确立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东盟进入了一个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之路将会越走越广。"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研究所所长高歌满怀信心地说。作为研究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多年的专家,高歌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课题,并发表了多部著作,他见证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逐渐走向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3,(10):10-11
2013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过去的十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开创了"黄金十年"。未来十年,中国将与东盟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以"2+7"合作框架绘就中国—东盟"钻石十年"。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  相似文献   

10.
王艳群 《今日广西》2007,(20):15-17
近年来,随着广西高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广西知名度的提升,广西高校已经成为东盟留学生向往的地方。东盟留学生在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中架起了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蒋燕 《当代广西》2009,(22):34-35
中国与东盟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共同的国民经济基础。中国与东盟在农业合作领域互补性强,双方在农业领域的经贸合作一直以来有着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自由使用是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人民币自由使用有助于提升高水平贸易和投融资双向开放水平,是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形式和渠道。东盟国家是我国率先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试点先行区。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以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为契机,在促进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推进更高水平便利化试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以广西推动人民币在东盟跨境使用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广西在促进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境使用的实践、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境高水平便利化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东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与东盟国家在贸易合作方面迎来诸多机遇,但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与东盟部分国家存在领土主权争端问题、东盟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非关税贸易壁垒、长期的贸易顺差导致贸易不平衡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这些挑战不仅会带来贸易摩擦,影响双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会影响"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因此,要从建立双边谈判和磋商机制,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全面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优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环境等方面入手,降低和消除贸易壁垒,挖掘新的贸易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4.
正现场走访过去15年,借助和围绕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大舞台,中国与东盟国家商贸合作硕果累累。今年,记者在跑"两会"时发现,不论是从布展的内容、形式,还是各个对话和论坛的设置、成效,这一届的东博会在商品贸易的领域和成果方面都在不断延伸和拓展。农业合作是我国和东盟国家商贸往来的传统行业,也是重要领域之一。本届博览会期间,共举办了第三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等十大系列农业活动,不仅在农  相似文献   

15.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3,(17):24-25
2博览会推动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城市交流、产业对接、次区域合作,体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赢效果,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10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搭建了经贸合作平台,以经贸合作成果促进政治互信和友好交流。博览会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以及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行业特点设置展览内容,高度集中11国的企业、商品、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信息,将自由贸易区的投资贸易便利化从政府层面推进到了企业层面,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发展数字经济等方面高度契合、科技互补性强,在科技交流合作方面潜力巨大。广西作为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重要节点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在加强与东盟合作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因此,我区要加强同东盟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合作,以科技创新开启美好合作未来。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09,(21):65-65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深入,桂林市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交往也日渐“热络”,连续6年成功参加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在与东盟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过程中不断取得实效,彰显了桂林作为国际旅游名城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友好关系源远流长。近年来,双方互联互通不断加速,经贸合作日益加快,人文交往更加密切,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2020年1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并就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了4点倡议,为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于9月10日开幕,主题是"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办好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是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具体举措,是服务广西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本期"半月话题"栏目以"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从加强抗疫合作、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经贸合作及推动东博会扩大服务范围等角度切入,探索广西加强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有效路径,为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盛会第十年。这一年,也恰逢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见证了中国-东盟合作10+1>1的无穷力量,为双方长远合作搭建起政治外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紧密结合的广阔平台。无论是置于服务国家周边外交的战略里审视,还是放在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审视,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融合与合作的"助推器",都将载入史册。在广西加快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进程中,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不仅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多领域交流合作,更进一步带动广西的全方位开放,广西作为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的枢纽和前沿的地位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20.
<正>在3月19日召开的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指出,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总书记对广西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做好对外开放大文章,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面向东盟,将广西建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为了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新门户新枢纽,广西以东盟国家为重点,打好"五通"牌。一是政策沟通,充分利用中国-东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