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学理论》2013,(29)
在"五四"时期,鲁迅是作为彻底批判传统的战士形象出现的,然而另一方面他又被民众誉为"民族魂"。实际上,在鲁迅的思想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着深刻矛盾的。从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将鲁迅与魏晋名士阮籍、嵇康比较,以从中分析他的全盘性反传统的立场与他选择地接受了一些中国传统道德价值与文化素质的事实,两者之间存有无可疏解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2.
今天提起鲁迅,人们往往将他想象成一个拿着匕首和投枪的战士,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天天跟人打笔仗的作家,一个至死也不肯宽恕的世故老人;其实不然,除了“金刚怒目”,鲁迅也有“菩萨低眉”的一面. 鲁迅并不像一些人传言的那样自私、冷酷和无情,相反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以至于受伤后仍“以德报怨”.郁达夫在《回忆鲁迅》中说,有位青年学生,因仰慕鲁迅来到上海,到上海后,鲁迅不但收留了他,还收留了他找的女友,给他们提供吃住.这位青年学生不但心安理得地享用了这一切,甚至还提出要鲁迅为他谋一出路.鲁迅没法子,只好找到郁达夫,请他为这位青年学生去谋一职业,假使真的找不到,那么就请一家书店或报馆在名义上用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则由鲁迅自己出,让郁达夫转交书局或报馆,作为月薪来发给这位学生.  相似文献   

3.
陈漱渝 《民主》2014,(1):52-53
<正>鲁迅最熟悉的是日文和德文,能读能译,日语说得相当流畅。在留日期间专门学过俄语,对世界语也极感兴趣。鲁迅说:"我于英语是漠不相识。"(《〈出了象牙之塔〉后记》)但这是过谦之词。实际上,鲁迅学过英语,能用英语简单会话,还根据英文书籍翻译过少量文章。鲁迅17岁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就学过英文,"一星期中,几乎有4天是英文"。虽然只有半年,但毕竟打下了一点基础。早年他翻译英国作家哈葛德《红星佚史》中的  相似文献   

4.
甲:记得鲁迅先生在《故乡》中说过这样的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前也没有人走过。这几十年,我们白己一边摸索,一边走着  相似文献   

5.
北京军区某师为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调动战士热爱军营、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尝试着建立了《干部政绩簿》和《战士生活录》。目前,全师干部每人都有一个政绩簿,战士人手一本生活录。广大官兵普遍反映:《政绩簿》和《生活录》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好形式,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致造就了一种特有的"萧红式"小说文体。她的小说,生动地刻画了许多生活在男权社会压抑下苦命挣扎着的女性形象。萧红不仅细致描写了她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及悲剧的命运,而且将笔触伸向中国男权社会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在对女性生命悲剧的关注中融入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路,从深层次揭露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毒害。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中,有一宗关于论述文艺美学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所重视和发掘不够的。实际上,在中国文艺美学史上,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导文艺美学研究,李大钊为第一人。他在“五四”前后就发表了许多文艺美学方面的论文。这些论文在中国现代文艺美学与近代文艺美学(如王国维、梁启超等的美学)之间划出了一条极其鲜明的分界线。鲁迅曾称颂李大钊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鲁迅:《<守常全集>题记》)  相似文献   

8.
《民主》2016,(6)
正上海胶州路万国殡仪馆二楼二号房,鲁迅的遗体陈放在那里。这位"左翼"文坛的旗手在静卧,身上穿着他生前爱穿的咖啡色丝绵绸袍,上面覆盖着褐色棉被,上及胸际。遗体旁虔诚地肃立着一位刚满20岁的"左翼"作家。他身材魁梧,充满活力,一面向鲁迅遗体鞠躬,一面心中默念着:"先生并没有死,他是永远也不会死的。"他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灵堂后,奋笔写了一篇悼念文章《文学家、战士与革命家》,以"林娜"的笔名发表于《光明》杂志第一卷第十号,表示要继承鲁迅的遗志,为祖国和社会的生存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张丽华 《侨园》2013,(10):51-51
<正>鲁迅和梁实秋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文化名人。只是,这两个人却代表着中国文化两个截然不同的层次和境界。鲁迅是中国文化史上锋芒毕露的人物,他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社会和人性最疼痛最真实的地方,这是人们喜爱、佩服鲁迅的所在。梁实秋则是当时的散文作家,他的目光所及,多是对柴米油盐酱醋茶充人了小资情调的感悟,深得许多时尚男女的青睐。人生态度和生活立场的不同,使鲁迅和梁实秋之间并不和睦,他们有过非常激烈的论战。当年,梁实秋从美国回来后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卢梭论女子教育》的文章,把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得一无是处。鲁迅对梁实秋的观点深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6,(12)
正社会学家热拉尔·梅尔梅在他新出版的《国民文化与形象》一书中说:"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常常被看作是浪漫的,但实际上缺乏魅力,他们常常自命不凡,以自我为中心;瑞典人不太重感情,而重视理智,因此,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排除感情因素;德国人有礼貌,但有点儿‘优柔寡断';西班牙人活泼可爱,精力充沛,跳舞可以通宵达旦;丹麦男  相似文献   

11.
刘骧 《学理论》2010,(27):131-132
鲁迅在散文《藤野先生》中深情回忆了日本恩师藤野先生。统而观之,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活习惯、治学态度、日本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党史学界在红军长征史的研究方面有许多新进展,本文简要介绍如下。 一、关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问题。 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央红军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十日开始长征。根据是:项英、陈毅、陈丕显等人的回忆。 第二种意见认为。中央红军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二日开始长征。根据是,张南生的《一个红军战士的日记》。《日记》  相似文献   

13.
也谈信仰     
什么是信仰?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信仰?今天,很多人在思考,也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不久前,我在阅读中看到这样一段经典的革命式话语,一位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在回忆当年爬雪山时的情景说:"我们翻越一座又一座雪山,当时想,我们这些人也许永远也翻不完这些山了,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我们坚信,即使我们真的倒下去,中途失败了,但我们的下  相似文献   

14.
丁启阵 《各界》2010,(10):3-3
众所周知,孔乙己是鲁迅创造的一个文学形象。根据鲁迅小说《孔乙己》发表时间(1919年),加上小说中交代的“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不难算出,孔乙己是个生活在距今110年前的人物。当年的孔乙己,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不走运的人,一直生活在穷困潦倒之中,直到死去。  相似文献   

15.
苗体君  窦春芳 《各界》2008,(6):64-66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文学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儿子周海婴曾说:"父亲从日本回国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实际上鲁迅也是一个教育家.……  相似文献   

16.
老诚 《侨园》2011,(8):22-23
社会学家热拉尔·梅尔梅在他新出版的《国民文化与形象》一书中说:"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常常被看作是浪漫的,但实际上缺乏魅力,他们常常自命不凡,以自我为中心;瑞典人不太重感情,而重视理智,因此,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排除感情因素;德国人有礼貌,但有点儿‘优柔寡断’;西班牙人活泼可爱,精力充沛,跳舞可以通宵达旦;丹麦男人‘谦虚、健康’,但惧内;希腊人闲适自在,热情豪爽,爱国意识强;而美国人,在所有欧美人中最具  相似文献   

17.
萧红以打破成规、自由创作的文体意识向传统小说发出挑战,使《呼兰河传》呈现出异样的风格。而萧红文本所独有的艺术风格又表现于其超前的叙事策略中。《呼兰河传》"散点透视"的场景性结构、第一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转换与"越界"、反讽的话语方式等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要读懂鲁迅的杂文,甚至要明了题名之由来,是不能不知道其背景的。比如,鲁迅为什么给他后期的几个杂文集取名《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这些集子中,那些“论时事不留情面,砭锢弊常取类型”的犀利的杂文,究竟因何而发?这都得研究当时的社会背景,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研究鲁迅和《申报》副刊《自由谈》的关系。鲁迅自己也说:“我的常常写些短评,确是从投稿《申报》的《自由谈》开头的;集一  相似文献   

19.
胡绳 《瞭望》1996,(38)
偶然读到为茅盾诞辰一百周年而出版的《茅盾和我》一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在这里面看到了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记载。 臧克家的《往事忆来多》一文中说: 我曾向茅盾先生提出两件文学史上的疑案,请他回答。那是在他乔迁到交道口南三条新居之后了。 第一件事是:关于1935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到达陕北,鲁迅打电报祝贺,多年来报刊上说法不一。有的说您也落了名字;有的说只有鲁迅一人。到底真相如何? 他没假思索就回答说:“是这样的:关于打电报的事,鲁迅曾经对我提及过;但发电时,他并没有告诉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编辑老师好: 近日阅读贵刊2013年第8期电子版,61页《有用是个大智慧》这篇文章中有个错误:鲁迅在文章《落花生》中写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而不是鲁迅,希望编辑查阅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