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世界杯结束了,我非常喜欢足球,也非常喜欢看世界杯,几乎每场都看,球员的精神很令我感动。一直以来也很喜欢小康杂志,小康杂志是很综合的杂志,但是鲜少看到体育相关的报道,希望以后能经常看到其他类型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正小康杂志的一带一路连载报道非常有意思,每一期是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国家,随着这些有意思的文章,仿佛带领读者走近世界,走进全球。希望能看到更多精彩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通过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短篇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电影上映了,并且得到非常高的票房,在前两年看到过《小康》杂志采访刘慈欣的稿件,在前两期,也看到过《小康》杂志采访科学家院士的稿件作品,让我们读者了解到各方面的信息,希望杂志与时俱进,再做更多科学、科技、科幻领域的报道,让读者一饱眼福。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5,(21)
<正>放假期间刚刚去了台北的故宫,海峡两岸之间,90周年纪念共同庆贺,故宫的历史文化令人震撼,小康杂志新一期的故宫封面报道非常扎实,有深度,有内容,让我知道这其中有多少人为故宫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次北京行,听说故宫开放了新的展馆可以参观,游客也多了许多,希望更多人可以了解故宫!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所收到的读者来信和意见表中,他们希望我们报道的题材及地区是非常广泛的。为了尽量满足读者的要求,向读者提供第一手的材料,我社编辑部的近五十位文字和摄影记者除了在北京活动外,还经常奔走於全国各地。从附图上,读者可以看到一九八一年和今年第一季度我刊记者的足迹所到之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25)
<正>一直关注小康杂志的大使访谈栏目,我认为在其中可以了解到很多国家的信息,知道那些国家的情况,发展,动态,让我不出家门就可以环游世界。希望看到更多关于驻华大使的深度访谈。非常期待。  相似文献   

7.
我个人订阅贵刊十多年,对贵刊整体质量很满意,喜欢几乎所有栏目,因为从中我可以获取各种信。良。我希望贵刊更多地报道海峡两岸的信息,更多地报道海外华侨华人的创业生活,这样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和海外华人社会。德国慕尼黑/潘正东希望看到有关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精神文明、人民生活方面的报道,希望看到贵刊刊登更多的广告,也愿意为你们做这方面的工作。上海/许耕予希华贵刊介绍~些新出的中国对外宣传外文读物的内容简介(最好包括出版者和定价)。希望贵刊能够保留中国新邮介绍、多报道中国科技新成就、选登美术佳作、出版日…  相似文献   

8.
《今日中国》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好!我作为一名中学生,非常希望贵刊能报道一些学生的情况。现在学生真苦啊,我希望你们能替我们学生说话、作主,在中学掀起“减负”之风,并深入校领导之心,我感谢你们!此致敬礼上述是寄自河北徐水县某户学的一封来信;应他本人要求。我们隐去他的名字。在“读者调查表”“您还希望看到哪些方面的报道”一栏中。这位中学生写道“请贵刊多多调查一下现在中学生的情况,比如在学习压力上、精神压力上等等。现在我国正在提倡‘减负’,我看并没有取得效果。相反,我所在的学校的分班管理行动(毕业班按名次…  相似文献   

9.
正近些年来,网站、微信上经常能看到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衣物的帖子,人们也非常热衷转发和捐献。但是谁又会想到这沉甸甸的爱心可能变成一种负担呢。据《京华时报》报道,2007年,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中心校在网上发帖,希望能为孩子们募捐一些御寒衣物。很快,爱心衣物就从四面八方寄来。此后8年,爱心捐献一直没有停止,越来越多的衣物让学校犯了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21,(28)
正我是《小康》杂志往事栏目的忠实读者,每次都能在往事栏目看到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独家深入报道和不同的角度,往事这个栏目做得很棒,希望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11.
高再新 《人民公安》2010,(10):32-33
朱关忠和贾仕富师徒二人感情非常深厚,工作中他们是同事,是战友,又是师徒。师傅朱关忠对贾仕富要求很严,总希望徒弟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更愿看到徒弟超过自己。贾仕富对师傅更是照顾有加。  相似文献   

12.
江西肖文经等读者来信说,《60年经典数据》非常好,让我们看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取得的成就.希望《手册》能继续刊登。本刊应读者要求再推出一期60年经典数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农村青年学习实用科技的高热情农村的未来在青年 ,农村的发展更在青年。当代农村青年对知识与技术的追求正成为他们鞭策自己、投身实践的不竭动力。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新一代青年在崛起 ,更看到了土地上所孕育出的无限生机和希望。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 ,对文化的崇尚是我们这个国度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影响之广、作用之深 ,早已固化于人们的灵魂之中 ,左右着人们的选择。在斯文扫地的年代 ,我们能看到它的影子 ;在文化昌盛的今天 ,我们更能感受到它的张扬。人们大概都会记得“文化大革命”后期展现在中国大地上的这样一幅矛盾…  相似文献   

14.
1993年10月,以报道世界政坛风云人物而著称的意大利女记者奥利亚娜·法拉奇女士在登机访华前,当地报纸上一条关于中国的消息使她的心情无法平静。“这条小消息虽不涉及政治事件、战争……却使我非常震惊,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法拉奇一到北京,就颇为动情地对她的中国同行们说,“这就是北京繁华市区内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剧院,由于附近商业区的重建而被拆除。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富有、繁荣,但不愿看到中国人过分地模仿西方人的缺点。有些东西是重要的,应该模仿,但我认为不应该为了模仿而失去自己的传统。这座剧院的拆除,是否代表了对过去文化传统的抛弃?”  相似文献   

15.
读者信箱     
侨居美国的,以广东人居多,希望能多看到一些有关广东省的建设报道。另外,侨居美国的中国人,均希望了解一些祖国内地的建设以及有关的政策,包括新的法律、海关规定、旅游须知等。与华侨利益相关的,如当地华侨动态的报道也望增加些。美国甘霖今春开始订阅《中国建设》。我阅读书刊和嗜食一样,《中国建设》的每篇文章我都读。虽然我从国际书店订阅多种期刊,而《中国建设》是我最喜爱的。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08,(7):8-9
现在从总体上来说,已经进入灾后重建阶段.但遗憾的是,关于民众自救互救的报道却很少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媒体关于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报道太过精彩,以致于遮蔽了民众的自发努力?还是现实中确实缺少这样的自救、自力更生的努力?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一个忠实的读者,也是航天爱好者,我特别激动能看到《小康》杂志一月期报道中国探月工程相关事迹,而且这期的封面非常精彩,我曾经也去过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进行参观,能亲历火箭发射的现场肯定是非常难忘的,而能采访到前线的资深科学家,能做这份记者的工作实在令人艳羡!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有关在校大学生犯罪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从云南大学生马加爵因与同学发生纠纷,用极端残忍的手段陆续杀害4名同学,被处死刑,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罗卡娜因琐事与该校女生发生争执,持水果刀将女同学刺死,被判死刑……每每看到这样的报道,我们都会痛心疾首.我们多么希望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在校园里发生,但现实就这样残酷无情.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15)
<正>7月4日星期二晴今天,2017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开营了,作为本次活动的随团记者,我希望能够把接下来4天夏令营的所见所闻做出精彩的报道。上午和营员们一起去参观故宫,看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字一画,都是那样的厚重。抬头忆古人,低头识今人。在参观过程中,我与台胞青年逐渐熟络起来。潘媛媛,来自台湾东吴大学,外祖母家在浙江定海;高泓钧,来自台湾中信金融管理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15,(10)
据报道,国庆节前,财政部密集推出PPP大利好,继公布第二批PPP示范项目后,再推出1800亿PPP基金.PPP基金的推出,更是让地方政府看到了新的融资希望,纷纷行动起来,或到北京推荐项目,或制定PPP基金对接方案,或研究落实示范项目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