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屋     
老屋在豫南乡下,我的童年、少年时代就是在那里度过的。入伍到新疆一晃二十五年了,我对老屋一切细枝末节的依恋之情总也挥之不去。老屋记载着我年少时的欢乐和艰难苦涩,记载着我朴素的生活理想,承载着太多太多的记忆。我梦里常常看见老屋熟悉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还有母亲孱弱的身影、父亲劳作的身姿。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1月16日是我的父亲傅莱去世10周年忌日。父亲去世后的这10年里,我在清理他的遗存资料时,了解到一些家族史,以及他本人历史中许多我所不熟悉的部分,我对父亲有了些新的认识,思念之情亦愈加深沉了。我父亲出生于1920年2月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殷实、温馨的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我爷爷给这个降世的独生子取名理查德·石泰因。爷爷是一个财税员,奶奶是个擅做女装的裁缝;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都接受过很好的教育。一战时爷爷是大本营的后勤军需官,奶奶是个护士;他们在战场上相识、相爱,战争一  相似文献   

3.
追思父亲     
容楠 《台声》2014,(1):73-73
父亲离开得太快太突然了。2013年6月13日没有和我们说上一句话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早上说要去老屋看看,怎知下午却已阴阳两相隔。父亲啊,儿有太多的话想和您说。您离开我们的日子里,眼前总是浮现您往日的音容笑貌,点点滴滴,怎么也挥不去,忘不了。  相似文献   

4.
油灯     
张士尚 《传承》2009,(9):61-61
离开老家20年来,每逢春节我都回老屋一趟。老屋的桌上放着一盏油灯,它是娘的随身嫁妆,是姥爷亲手为娘做的"长明灯"。油灯做工精巧,姥爷用几段铁条和一块铁皮,编出带有漂亮图案的托盘,托盘上面是一个棕色  相似文献   

5.
徐海鹰 《今日海南》2013,(11):44-45
在我的故乡一块地势略高的山坡上,有一个叫灵山的小村庄.小村庄依山傍水,风景别致,美丽的南渡江从村前流过,哺育着两岸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依傍着缓坡,高高低低散落着一片老屋.村头有一座50多年的老屋,坐北朝南,面朝南渡江,那就是我故乡的老屋,父亲出生的地方.记忆中的老屋是灰暗的,但很温馨.质朴善良的乡亲,难以忘怀的家乡气息,都使我心里暖暖的.故乡的老屋普遍矮小,没有窗户,基本上是木搭框架、“土角”泥墙、泥瓦结构.这种房屋不是很美观,但坚固耐用,能防台风.大台风来时,往往是墙壁倒了,房架还能巍然屹立.  相似文献   

6.
国闯 《人大建设》2005,(3):56-56
我是一位农村青年。2003年11月,我父亲突发急病去世。在清理父亲留下的遗物时,我发现一张借款条,是邻村王某欠我父亲1万元钱.借款到期2004年10月1日.并由我村村民陈某作担保人。借款期限届满后,当我向王某和陈某要钱时,他们不是说钱已还给我父亲,就是说我父亲已去世,我没有权利向他们要钱。请问,债权人死亡,继承人能否代替债权人行使债权?  相似文献   

7.
大巴山中,一个叫做“忠义村”的小村子 左全明回到老屋时,正遇着父亲下地去。他接过父亲肩上的锄头,来到绿油油的麦地里,他一边锄地,一边告诉父亲,明儿一早,他就要去县里报到,往后回家的时候就少了。 父亲默默地听着儿子的述说,老半天才直起腰来。儿子正看着他,等待他的教训呢。 父亲拄着锄把,说:年轻人要服从分配,不要老想着家里,田里的活,我和你娘能对付。有一句话,无论你今后走到哪里  相似文献   

8.
故乡情思     
《世纪行》2015,(7)
<正>在鄂西,一个有山有水的小村庄,那就是我的故乡。生在故乡,长在故乡,童年的欢乐、少年的梦想,都与故乡相依相伴。走出故乡数十年,身在他乡心在故乡。记忆最深刻的,是故乡的老屋老屋在一个呈半圆形的小山坡下。老屋是用青砖青瓦盖的,普普通通的乡村建筑,冬暧夏凉,通风透气,住在老屋里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老屋坐落在绿荫环抱之中,周围栽满了各种树木,吸引了一群群鸟儿在老屋前的树枝头上欢歌跳舞。春夏之季,老屋周围成了花的世界,桃花刚刚灿烂,梨花就又芬芳,槐花方才飘  相似文献   

9.
左太北 《黄埔》2014,(3):71-73
我母亲原来是北京的学生,“七七事变”后为了不当亡国奴,于1937年10月到了延安。1939年2月她被派到太行山工作并结识了我父亲,他们于4月16日在八路军总部结婚,当时父亲34岁,母亲22岁。婚后的母亲在太行山区做妇女抗日救亡工作。我出生于1940年5月。  相似文献   

10.
1973年,尹玉萍中学毕业。那一年,她18岁。刚出校门的她和两个同伴一起,到当时的东莞县莞城镇北隅居委会帮助做宣传工作。当时刚刚建成的县殡仪馆正在招工。在老场长黎达的动员下,这3个女孩子一同报名到殡仪馆工作。 殡仪工在东莞县被人称为“棺材妹”。受传统观念和习俗的影响,许多人忌讳和他们交往。得知尹玉萍报名到殡仪馆工作以后,在香港工作的父亲提醒她“别干这一行!误了前途,误了青春,找不到丈夫。”家里的哥哥姐姐们也有的责怪她好不做,歹不做,偏偏做个“棺材妹”。不少邻居和亲朋好友也纷纷劝她别进这一行。在一…  相似文献   

11.
父道经济学     
杨兰品 《理论月刊》2007,16(5):70-72
在早期的家庭状况和家庭经济学理论中,父亲是养家糊口的角色。随着离婚率和婚外生育率的提高,很多父亲在离婚后不尽或少尽抚养其子女的义务,或者宁愿做婚外子女的父亲却不愿意做婚姻中的父亲。这种行为带来了种种消极的后果。本文介绍了国外经济学家关于婚姻家庭背景下父性行为及政府相关政策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父亲身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的18年,他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心思,身为女儿的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因为看到父亲的付出是对北京发展有意义的,才使得我决定追随父亲的脚步做一名北京市政协委员。我的父亲林海涵,1995年加入北京市政协,是第八、九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常委,共履职18年。父亲在2012年末退任后,任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高级顾问。父亲初当北京市政协委员时,兴高采烈地回来告诉我们三姐妹,当时刚刚入读香港大学的我对"政协"还  相似文献   

13.
路榕 《人大论坛》2010,(2):30-33
2008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强调了到2010年建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自此,新一轮法律清理活动迈开了步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任务被定位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淘汰不适用于新时代的旧法,进一步加大了现有法律的修改力度。  相似文献   

14.
简文华 《台声》2002,(10):42-43
我的父亲简炳田,1921年出生在台湾台北板桥一户农民家庭,兄弟姐妹12个,父亲排行老二,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度过了他悲惨的童年。大叔父的突然去世,小姑姑无奈送人做了童养媳,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未成年的父亲肩上。为了生计,父亲被迫退学,做了一名远航轮上的押船工。父亲说,那时候他就像一叶无根的浮萍,到处漂泊。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杂活、累活,十分辛苦,可是为了能给家里补贴一点生活费,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1949年,国民党对待人的诚心,对待工作的专心,对待生活的爱心,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和…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     
父亲是累倒在岗位上的,是为了千万个家庭的安宁而倒下的,父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这足以让做儿女的感到骄傲。于是,我说服自己,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么艰难,都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以告慰父亲。   1990年 11月 30日,是一个令我们全家终生难忘的日子。我的父亲——徐效典因工作极度劳累,倒在了他的工作岗位上,匆匆走完了 46年短暂的人生道路。   十年过去了,这 3000多个日日夜夜,父亲的音容笑貌无时不在。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总是回忆起与父亲相处的一点一滴,至今仍是那么真切。多少次梦中醒来,父亲慈善、宽厚…  相似文献   

16.
《福建乡土》2016,(4):46-47
正在海峡大桥建成之前,平潭还只是一人孤岛。它的"与世隔绝"注定了它具有与别的地方不一样的风味特产——咸(米时)。这是个只在平潭才有的名字,而我们都喜欢称它为"时来运转"。相传在古代,平潭有一位渔民遭受无妄之灾,含冤入狱。他的儿子为父亲送去的饭菜都被狱卒们吃光了。后来儿子心生一计,将海鲜肉菜切丁做成馅,外面包着番薯(地瓜)做的皮,再粘些饭渣,外表很是难看,终于瞒过狱卒,他的父亲得以生存。次年的正月二十九,新上任的巡按查明案情,他的父亲沉冤昭雪,无罪释放,于是儿子的孝道和睿智被邻里乡亲广为称颂。后来,平潭  相似文献   

17.
数字     
《中国人大》2015,(2):7
90%调整内设机构、清理议事协调机构,是2014年全国纪检系统内部改革"主旋律"之一。近日,中纪委官网通报了"清理议事协调机构"成绩单:省级纪委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从原来的4619个,减至460个,精简比例高达90%以上。172项近日,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目前已有57项开工建设。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年  相似文献   

18.
忌日的怀念     
2000年 12月 18日是我父亲去世一周年忌日,特写以下文字,作为对父亲的纪念和对父亲在天之灵的安慰。   我的父亲田海顺,河南偃师市前杜楼村人,黄埔军校一分校第 17期学员, 1987年加入黄埔军校同学会。   父亲于 1920年 4月 29日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尽管很穷,爷爷还是想办法供父亲上学。父亲上完中学,正赶上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法西斯疯狂入侵,祖国处于危难之中。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大批热血男儿投笔从戎。父亲也义无反顾地投考了黄埔军校,立志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军人,报效国家。…  相似文献   

19.
我的祖居在渠县青龙乡山坪村。出渠县城北门沿营山渠县公路行8里许,过桃溪渡便是。故乡四围皆水。桃溪渡紧傍流江河岔,清清澈澈,日夜流淌。夹岸桃林,早春嫣华,初夏果实,真是丽景可餐。1957年"反右",父亲横遭厄运,我遂终止学业回到黄家老屋。白天,背上篾背篼嬉笑于河沿树丛割草放牛;夜晚,  相似文献   

20.
最后的父亲     
父亲去逝有些年头了,而他告别人世那天的情景我却终生难忘,以至于我常常仰头,渴望天空的昭示。 那些日子,父亲在医院里已经住了些时候,医院也几次下过病危通知,我们不忍告诉父亲,却又无力为父亲做些什么,大哥和我,还有母亲只有轮流守候在他身边,虽然我们知道父亲在世的日子不多了,但还是渴望奇迹的出现,只是父亲不知道,任何药对他来说都已经无济于事了,根本不能留住他的生命。 父亲就这样躺在病床上,接受窗外那束淡淡阳光的照耀。据说有一家医院可以医治父亲的病,我们便抱着一搏的心情劝父亲去治,但他说什么也不肯转院。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