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群众》2016,(7)
正仿佛一夜间,跑步的热潮席卷全国。华灯初上,徜徉街头,你便会发现三三两两的跑者从身旁经过。民众对于跑步空前高涨的热情,催生了马拉松赛事热。全国注册赛事从2010年的13场到2015年达134场,五年增长了10倍。江苏马拉松赛事发展更是令人瞩目:2015年举办注册赛事20场,占全国15%,居各省之首。其中的佼佼者当属始于2006年的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10年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7,(2)
正在城市马拉松赛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乡村马拉松赛也正在悄然兴起。近日,广东省首个乡村马拉松在肇庆市德庆县举行。其"马拉松+旅游推介"、"马拉松+精准扶贫"、"马拉松+招商"等模式值得参考。近年来,中国马拉松火速兴起,2016年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注册赛事就达到328场。人们大多关注到的是如火如荼的城市马拉松赛,然而乡村马拉松赛也在悄然兴起。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主任陈春华向《小康》介绍,乡村马拉松的沿线更多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2)
<正>从2010年到2016年,全国马拉松赛事数量从13场增加到300多场,6年间增长了20多倍。马拉松赛事的迅速崛起看似给体育产业打了一剂猛药,但同时也在赛道上埋下了不少隐患。赛事组织不规范、参赛选手多伤病甚至死亡等乱象广受诟病。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7,(2)
<正>随着马拉松审批松绑,各地对举办马拉松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其中,地方政府的支持助燃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地方政府举办马拉松赛事后,地方经济的发展可谓立竿见影,且起到旅游推动、城市推介等作用。但同时,也要谨防马拉松"政绩化"。从2011年开始,马拉松之风似乎一下子就席卷了全中国,不论是大城市北上广,还是小城市甚至县镇都积极地组织着各种马拉松赛事。2014年末,中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7,(2)
<正>有天赋不惧艰难,非洲选手承包冠军,已成为中国不少马拉松赛事的常态。除了一些专业的运动员,一些非洲留学生也加入到马拉松争金夺银的行列,帮助解决温饱,改善生活。2016年12月5日,温州马拉松在温州世纪广场鸣枪开跑,11353人参与了这场年底的马拉松大赛。本次温州马拉松爆出大冷,两个温州本地妹子不光强势包揽前两名,而且她们还力压肯尼亚选手。中国人拿下金银奖牌,为何成了爆冷门?因为近年来,马拉松赛事遍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2)
<正>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马拉松比赛在世界各地得到蓬勃发展,每年都有多个国家举办马拉松赛。目前,全世界每年举行的马拉松比赛达数万场,大型的赛事通常有数以万计的参与者,马拉松正在成为一项大众健身的运动方式。去年12月4日凌晨四点半,2016新加坡渣打马拉松鸣枪起跑,65000人参加了这个目前东南亚规模最大的马拉松赛事。云南30名跑友感受了在冬天的"桑拿跑",虽然都顺利完赛,但温热的天气让大家叫苦不已。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3,(4):10-11
3月3日,迈入第4年的“高雄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今年赛事共吸引马拉松爱好者3万余人。赛事中只要选手经过,沿线民众都会热情击掌,补给、加油,令众多选手盛赞“高雄国际马拉松”为“击掌马拉松”。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6,(9)
正各地政府举办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动力十足,因为"跑马"不只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提升城市形象、拉动城市经济的抓手,"具有强大的整合社会资源的功能"4月的第二个周末,湖北武汉、浙江金华、陕西杨凌、南京江宁、安徽黄山等地举办了多场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事。据中国田径协会的数据,2015年全国共举办134场马拉松赛事,今年上升趋势持续,预计将超200场。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7,(2)
<正>马拉松盛宴的背后,交织着一张由协会、地方政府、赛事公司、企业等方方面面角色构成的关系网,这张关系网也迅速搭建起国内完整的跑步产业链,旅游、房地产、保险业、医疗、移动app等业态无不受其影响。任何一个新鲜事物的兴起都有它背后的故事,而城市马拉松赛事在中国的兴起要从1981年北京国际马拉松的亮相开始算起。在当时,北马作  相似文献   

10.
读者观点     
正我国2018年举办的马拉松类比赛达1000多场,这可能还不包括那些未注册的各类小型赛事。但在赛事数量井喷的另一面,马拉松乱象也不断被曝出。任何运动和赛事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专业门槛。没有对专业的敬畏,最终可能会导致赛事主办和参与的成本乃至风险大大提升。中国马拉松运动在近些年急速扩张,自然会产生诸多不足,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乱象会得到更好的规范。但是,无论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体政字〔2017〕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各厅、司、局,有关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部署,加强对马拉松赛事的监督管理,规范马拉松运动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马拉松发展实际,总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马拉松赛事监督管理的意见》,现印发实施,请遵照执行。贯彻实  相似文献   

12.
好手云集,步伐铿锵。自2003年举办首届比赛以来,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越来越受到厦门及全国马拉松爱好者的青睐,已成为中国南北两在马拉松赛事之一,形成了北有北京马拉松、南有厦门马拉松的格局。但没有人会想到,厦门这张烫金名牌的塑造者竟是一位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3.
<正>3月24日,以"两岸一家亲"为主题,汇聚两岸万名跑者的2019海峡两岸(昆山)马拉松(以下简称昆马)在江苏昆山开跑。本届赛事设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男、女马拉松)、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男、女半程马拉松)和男女4公里健康跑3个比赛项目。随着发令枪响,万名参赛选手鱼贯而出,声势浩大。昆山市台协会会长宗绪惠介绍,今年赛事规模进一步扩大,参赛人数从去年的6000人上升为10000人,来自宝岛台湾的参赛选手有513名,其中不乏进入台湾百杰榜的跑者。"昆马已成为两岸家庭积极参与、交流互动的一  相似文献   

14.
阿蓝 《乡音》2012,(12):14-15
2012年9月22日,风景秀美的衡水湖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顶级马拉松选手参加,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现场直播,盛况空前。衡水湖的发展给衡水带来什么?有人说:是游客,黄金周衡水游客井喷,增长124%;有人说:是经历,衡水首次申办承办重大赛事全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7,(2)
<正>像一场风暴在蔓延,演变成一种健康时尚的运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马拉松运动在国内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跑步,中老人组团、公司组团参加马拉松屡见不鲜,也有更多的白领阶层开始尝试这样的生活方式。中国的跑步赛事由来已久,比如北马,已经拥有了几十年历史,但是过去民众的参与度一直不高。随着经济发展和生  相似文献   

16.
陈路坤 《人民公安》2024,(Z1):52-53
<正>1月14日,2024万峰林警察半程马拉松赛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公安机关近3500名马拉松爱好者参加了比赛。赛事以“增强警察体能、推动警民交融、展示帮扶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设有半程马拉松和健康跑两个项目。半程马拉松赛道穿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贵州醇景区和万峰林景区。参赛者沿途可领略喀斯特地貌、蜿蜒的纳灰河、磅礴的峰林峰丛等自然美景。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2)
<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发展正不断影响着马拉松的蓬勃发展,反过来,后者也正对前者发挥着撬动促进的作用。马拉松热的掀起,不仅带旺了体育产业,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每一场赛事就是一座城市的嘉年华,每一场活动就是一群跑步者的狂欢节。从士兵报信到体育竞技,再到运动健身,这个项目从国外传到国内,在中国正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受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8日,国内顶级马拉松赛事之一——第23届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在黄浦江畔的金牛广场鸣枪开跑。在38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中,埃塞俄比亚选手Seifu Tura ABDIWAK以2:09:20的成绩获得本届比赛的男子组冠军,埃塞俄比亚选手Yebrgual Melese ARAGE以2:20:37的成绩夺得女子组桂冠。作为这项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连续6年的至尊合作伙伴,2018年,宝马继续以纯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8,(24)
正12月1日,以"两岸一家亲,欢乐太湖行"为主题的2018吴江七都太湖半程马拉松在江苏省太湖迷笛营举行,本次赛事由江苏省对台交流基地主办,苏州原色户外运动服务有限公司、吴江区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承办,支持单位有苏州市台办、苏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苏州市吴江区台办、体育局、旅游局、七都镇人民政府、涉无垠户外运动俱乐部。本次赛事分为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10公里路跑和3公里亲子跑,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共计1000多名选手  相似文献   

20.
正4月15日,2018海峡两岸马拉松赛在昆山市举行。此次赛事是中国田协官方认证的A级赛事,也是昆山市举办的首届大型全民马拉松赛事。比赛以"两岸一家亲"为总定位,共有来自两岸全球多地的6000多名选手参赛。在赛事之外,一场精彩纷呈的两岸文化嘉年华活动在民间悄然上演,让两岸参赛选手、市民和观众感受到了深厚的水乳交融之情。在两岸嘉年华活动上,昆台两地文艺节目交织上演,两地特色文创产品妙趣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