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小康》2017,(20)
<正>文化相近、创科发展蓬勃、市场与机会丰富,广东省为香港青年带来广阔发展空间。随着粤港合作深化推进,粤港青年交流合作渐入佳境。除了两地政府部门推动,两地优秀青年代表也在积极搭建桥梁,推动粤港青年交流融合。粤港合作深化推进,粤港青年交流合作也成为粤港两地政府社会的关注热点。广东省政协委员、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郭基辉称,近年来,粤港青年交流合作愈发紧密,形式丰富多样,可以说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7,(20)
<正>香港回归20年以来,与广东无论是在经济、贸易、投资、居民交往等多个领域,都出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两地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香港与广东的合作经历了回归前的民间合作为主,到回归后两地政府合作机制化的变化。2016年粤港两地人员往来超过2亿人次,日均往来人员超过60万人次。香港与广东山水相连,香港大部分市民的祖籍都在广东,两地之间的民间往来和经济联系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20)
<正>香港的经济能成功转型,广东省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贸易方面,香港是广东一个很大的商品出口通道,香港企业曾经是广东最大的外来投资来源。粤港两地合作不只限于贸易投资,随着两地进一步融合,香港和广东的各项合作也不断深入。自回归以来,香港与广东在经济上的交流合作领域正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广东为香港提供了广阔的内地市场,而中央政府的很多优惠政策都是在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7,(20)
<正>不少从香港到广东创业、就业的成功人士在香港回归20年间既见证了香港的变化、香港与广东的合作,同时也见证着广东的快速发展。他们看到,粤港交流从优势互补到互相合作,两地的交流将继续加深。1997年,当时经常来往香港和深圳的吕志坚一过了深圳罗湖的关口就要赶紧排队坐的士到深圳的办公室,有的时候觉得排队排得太久,宁愿坐公交车更方便。20年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的  相似文献   

5.
李祎妮 《青年探索》2017,(5):107-112
香港新生代青年是香港社会最敏感、最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他们肩负着21世纪建设香港的历史重任,他们的人心所向和政治理想追求直接关系到香港的繁荣发展和祖国的和平统一。香港新生代青年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继续做好香港青年的人心回归工作、进一步壮大和凝聚爱国爱港力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概述了香港新生代青年的成长背景、群体特征及成因,分析了当前香港新生代青年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并对如何加强和促进香港新生代青年的统战工作进行了思考:加强香港青年的国民意识教育,强化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发挥广东地缘优势,加强粤港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粤港两地青年交流;重视青年领袖的塑造和培养,建立健全香港青年人才资源库;加强香港青年内地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辟网络统战工作新阵地,通过线上、线下两个"统战阵地"的融合,不断增强香港新生代青年统战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20)
<正>多位港澳研究专家学者,坐而论道,共同探讨粤港两地融合的现状和发展。他们非常看好两地的互通互融、合作共赢,看好两地共同融入国家战略的美好未来。香港回归20年,也是粤港合作的黄金时段。粤港两地目前都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合作也处于关键时期,一批港澳研究学者多年来躬耕于粤港深度融合的研究。近日,多位港澳研究专家学者接受《小康》记者采访,坐而论道,共同探讨粤港两地融合的现状和发展。他们非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20)
<正>从开通供港物资"三趟快车",到确保供港物资、水电安全无虞,内地已经成为香港最主要的生活资源和能源供应地,而广东在整个供港链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香港回归二十年,粤港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却早已不止二十载,随着内地与香港人员交流愈加频繁,越来越多连接两地的工程落成,从每年都在增加的直通车班次到粤港基建工程;从往返两地的巴士到海上航线……这些工程,极大地加强了粤港两地之间的联系,为两地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20)
<正>梁君彦,2016年当选为新一届立法会主席。他由从商之路走向从政之路,在香港回归20年中见证着粤港的融合与竞争。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备受关注,在梁君彦看来,香港在当中有其优势与发展机遇。1997年6月30日,回归前一晚的香港风雨大作。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6届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回想起20年前犹如昨日一般。他回忆道,6月30日晚上,英国人在香港作了告别仪式。23时59  相似文献   

9.
2010年4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内容涵盖粤港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等诸多合作领域。此协议对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以及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2011年,粤港合作被纳入“十二五”规划。从此,粤港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23)
<正>虽然现在粤港还不是100%融合,但同1997年回归时比还是融合了很多。在衣着方面,20年前,怎么区别香港和内地的年轻人呢?很明显的就是,香港人比较喜欢穿牛仔裤,但是20年前牛仔裤在内地就不太流行,所以那时的男生或男士通常都是穿西裤,很明显这个就比较容易区分。而至于女生方面,香港女生出门穿得很简单,除非是大型场合。而内地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粤港警方的合作与交流,广东省警察学会与香港警队本地督察协会于2000年7月上旬在深圳市联合举办了“粤港黑社会犯罪问题”研讨会。本刊本期特选编了这次研讨会的部分文章。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7,(20)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份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后,4月,时任香港特首梁振英考察了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大陆6市。他表示,香港应发挥好自身优势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粤港两地因着大湾区等机会将更加融合。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不管是走在香港政府大楼附近的天桥,还是在香港屯门的文化广场,都可以看到香港回归20周年的宣传海报和巨大的纪念摆设。对于香港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的实施,粤港两地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更为密切,继2008年1月1日起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以独资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在粤举办养老机构之后,2009年1月1日起,广东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以独资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举办残疾人福利机构,为进一步推动粤港社会服务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粤港合作发展至今,粤港经济区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经济生态带。但是,由于两地之间客观存在的制度落差,使得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差缩小后的粤港合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加速推进广东向香港的制度学习,应该成为拓展粤港合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内容涵盖粤港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等诸多合作领域。此协议对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以  相似文献   

16.
资讯     
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在北京签署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4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是在粤港过去多年紧密合作的基础上所构建的,由多年来两地交流所产生的默契和共识汇聚而成,是“一国两制”方针的一项重要体现,将把粤港合作推上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在人才资源开发问题上,粤港两地各有长处。九七香港主权回归后,在已有的粤港经济、文化合作的基础上,粤港合作开发两地人才,不但对两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将使“一国两制”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利于发挥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对内地、特别是对广东的辐射作用,加速广东经济更快发展,也会进一步支持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中心地位,对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将起重要作用。一、九七香港回归后,粤港人才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互补性粤港人才资源开发的必要性,首先体现在粤港经济关系和文化联系方面。粤港经济关系方面,…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20)
<正>张明敏在香港回归20周年以来,见证着香港和广东不同方面的发展。他表示,广东发展迅速,香港也保持优势。张明敏鼓励粤港两地年轻人应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一首《我的中国心》在20世纪8、90年代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9.
今日中国:在《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下。香港的金融等优势行业将如何与广东嫁接,促使广东产业结构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钟利平 《中国民政》2009,(10):32-35
2009年8月20日-21日,广东省民政厅、中山大学和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在东莞市联合举办了“粤港社会服务交流与研讨会”。来自粤港两地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社会服务机构工作者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有超过50人在会上发言,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气氛十分热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