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康》2016,(24)
正如同音乐一样,幸福是超越国界的"。2016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瑞士位列"国人眼中最幸福的十大国度"排行榜榜首,新加坡位居次席,瑞典排名第三,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荷兰、加拿大、冰岛、美国分列第四至第十位在十一国庆长假中,不少国人选择以"像当地人那样生活"的方式进行出境游。问其原因,不少人表示,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旅行,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因为他们认为当地人生活得更幸福、快乐。那么其他国家的公民到底幸不幸福?有多幸福?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2,(11):34-35
你,幸福了吗?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的终极目标,享受幸福是每一个人的神圣权利,创造幸福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要真正达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境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央视的追问得到了完全不同以往的回复,这也激起了媒体及公众的冷嘲热讽。中国人的幸福观变了吗?中国人认为的幸福是什么?为此,由《小康》杂志连续第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31)
正"幸福,是每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最真实的自己。也正因为如此,幸福不是瞬间的美好,而是一种生活的沉淀,需要你不断地思考与自我认识。"这是民营企业家吴俊的幸福观,带着思考,他直面生活与事业中的种种挑战。你觉得能让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你觉得自己正处于幸福之中吗?对于五年后再次接受《小康》记者采访的吴俊而言,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5,(21)
<正>什么样的工作能够既确保获得自己满意的收入来源,同时又有一定的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呢?今年登上了职业幸福感"顶峰"的自由职业者,不就是如此"两全其美"吗?金钱与幸福程度之间有关联吗?在由《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而进行的"2015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2.5%)认为"没有必然关系",不过也有三成受访者(35.1%)觉得"钱越多、越幸福",只有12.4%的受访者觉得"钱越少、越幸福"。虽然大部分受访者对于"钱多"表现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24)
正繁华的大都市并非完美无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问题的出现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幸福的体验,但超大型城市的存在亦有其必然性",2016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也显示,公众觉得生活在二线城市最易获得幸福感,其次是一线城市,而谁又是中国人理想中的"幸福之城"呢?杭州、昆明、成都被公众一致看好"在哪里生活最易获得幸福感?"这是"2016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中的一道题目。今年9月至10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31)
正我们能同时拥有霍金的大脑和博尔特的体魄吗?经营婚姻家庭究竟有没有秘籍?性格阴郁的人可以享有快乐吗?歌手李健、演员李法曾与赵敏芬夫妇、奥运冠军陈一冰等"生活达人"向《小康》读者透露了"幸福达人"没有说过的幸福真相。幸福真的就在人们的身边,多得到处都是吗?怎样才能把近在咫尺的幸福拾起来呢?几年之前,著名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其励志作品《幸福达人》中,以他特有的"医生"身份告诉每个人:能正常小便就是幸福;与人交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幸福"一词,越来越多地挂在很多人的嘴边,从国家到国民,纷纷投出"幸福"信号,如构建幸福城市、提高幸福指数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幸福在哪里?如何创造自己的幸福?我认为,真心做好自己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5,(21)
<正>幸福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可以更幸福,但前提是:要调整自己的"幸福阀"定位和生活方式,经常提醒幸福、品味幸福,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振颤,它还需要不断地训练"您是否相信,未来的生活会比现在更幸福?"10.1%的人比较茫然,"不知道";18.3%的人有些悲观,"不相信";更多的人(71.6%)则满怀希望地表示"相信"这个美好的"预言"。这只是"2015中国幸福小康指数"的调查题目之一。综观这份关于"幸福"的调查问卷,若再对过去4年的"中国幸福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9,(31)
正就幸福感这一点,县域在今年实现了对城市的"逆袭"。哪些县市荣登了"幸福百城榜"?与过去一年相比,幸福之城又有着怎样的变与不变?县域吸引力再创新高,超四成受访者认为,县域的生活工作更能令人体会到幸福感。2019年10月,《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2019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面对"在哪里生活工作,更能让您感到幸福"一题,43.0%的受访者选择了县域,这一数据不仅与2018年同期  相似文献   

10.
正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有一份热爱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事业,是福彩业主车泽峰的幸福;能够尽情享受双色球带来的生活乐趣,是老彩民杨广如的幸福;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是福利院老人和小孩们的幸福……中国福利彩票,是公益,也是广大群众增添幸福的平台,无论是福彩工作从业者,还是福彩事业参与者,或是福彩资金受益者,大家因爱而相聚,也因为福利彩票,生活愈发幸福美满。  相似文献   

11.
黄娟 《湖湘论坛》2020,33(4):5-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提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新思想,它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就是发展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形成绿色生态、生产、生活方式,构建绿色生态、生产、生活体系,营造绿色生态、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生态美丽、生产美化、生活美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生态之美、生产之美、生活之美。这是一条生态优先、"三生"和谐、"三美"合一、人民幸福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提出历程、历史依据、现实依据、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来看,提出并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现代化强国与中国梦、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同建设美丽生态地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的幸福观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健康与精神生活,它既能促进个体人的精神健康,又可以对整个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时代,人类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不同.中国人的幸福观有"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即色即空"、"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等不同类型.在扬弃前人幸福观的基础上,当代中国人正在追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在和谐""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一致"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论闲暇     
什么样的生活谓之幸福?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野蛮人的性生活》一书中,描述了生活在太平洋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上一个原始部落的文化,在这些野蛮人眼中,梦寐以求的天堂生活是这样的:“我们都象酋长,我们漂亮美丽,有富饶的菜园,无所事事……”这说明即使在物质生活极端贫乏的条件下,原始人也梦想有朝一日能够从整日的劳作中解脱出来,过一种闲散的生活。人类很早就开始憧憬着一个闲暇而非终日劳作的未来。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指出,“幸福被认为是凭借闲暇的;因为我们之所以忙忙碌碌正是为了要能够闲暇”。罗素在探索获得人生幸福时同样认为,  相似文献   

14.
幸福在哪里     
策划人语:八十年代的那首流行歌,告诉人们幸福"在辛勤的工作中,在艰苦的劳动里",让我们记忆犹新。时至今日,物质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正迅速瓦解着人们传统的道德和情感,丰富的物质生活给我们带来满足的同时,我们自己也深深地迷失了?我是谁?什么是幸福?  相似文献   

15.
张郁 《人民政坛》2010,(4):16-17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温家宝总理深情的话语,让全国人民心中暖意融融。而要实现这一人性化目标,唯有占多数人口的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才有全国人民的更加幸福。在海西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上,怎么提高全省农民的幸福指数?代表们积极建言。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7,(31)
正从健身教练到名副其实的"自由生活者",郑雷雷用"多年一贯制"的"我行我素"生活方式表明了自己对于挣钱这件事情的态度,能给她带来幸福感的,与其说是运动、是旅行,不如说是"玩"。"怎样能挣钱?别和我聊这个!我现在对挣钱完全不感兴趣。"不久前辞掉了工作的郑雷雷认真地告诉《小康》记者,这是与五年前相比,自己最大的变化。金钱与幸福程度之间有关联吗?现  相似文献   

17.
曹伟 《小康》2013,(1):79
12月8日下午,以"生活方式转变助推城市变革"为主题的2012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分论坛举行。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闲暇研究中心主任魏翔首先分析了中国人休闲行为模式与未来经济发展。"中国决定幸福感的不是休闲时间,而是收入,是经济发展状况。"他指出,中国比较幸福的地区集中在长  相似文献   

18.
最近关于"幸福"的讨论非常多,老师们也在扪心自问:我是一名幸福的老师吗?我国的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认为:"对于教师来讲,‘比优秀更重要’的幸福至少有三个含义:第一,标准不算太高但比较体面的物质生活;第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的成就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体验到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6,(24)
正影响国人幸福感的因素很多,收入、健康、家庭关系、婚姻等等,都是影响国人幸福感十大因素排行榜的"常客"",2016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社交首次"闯入"该排行榜的前五位,而安全感、信任感缺失则是"不幸福"的主因"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这是著名作家汪国真诗歌《嫁给幸福》中的一句话。幸福,没有人会去否认它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在渴望幸福,追求幸福。那么,今年,国人会更幸福吗?收入和健康还是国人不幸福的理由吗?2016年9月至10月,《小康》杂志社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24)
正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这五大幸福产业的快速发展,既拉动了消费增长,也促进了消费升级,而这些产业,还是为中国公众"制造幸福"的绝对主力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对幸福的思考和追求始终是个重要命题。如今,中国人对于"你幸福吗"的追问,已经逐渐从电视调查节目中的访问变成了每个老百姓每天都会关注的"国民问题"。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发展幸福产业,或将是"制造幸福"的捷径。6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