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9月,丰收的季节。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国-东盟创新共同体"为主题的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12-15日在绿意盎然的南宁如期举行。今年适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大事要事交汇的时间节点,本届东博会突出创新主旨,深化经贸、科技创新等多领域合作,展现高新技术亮点,并积极扩大合作朋友圈,使本届东博会真正成为参会各方共赢,惠及亿万百姓的国际盛会。创新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2.
正提升科技创新,深化数字经济合作。今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中方愿同东盟各国携手合作,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发挥互补优势,聚焦合作共赢,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习近平当今世界,数字化变革加速演进,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正改变着中国与东盟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形态与方式,给"数字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数字丝路")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视频致辞中提议"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正是对数字化变革的回应,也为中国与东盟数字互联互通圈定了重点,为广西培育开放型经济增长新动能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3.
唐红祥  陈慧 《人民论坛》2020,(11):140-141
近年来,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取得了很好成效,同时也面临着尚未形成完整上下游产业链、东盟各国技术标准差异较大、产能合作领域有限等问题。可通过加强境外产业园建设,鼓励中小企业参与"集群式"发展,扩大中国技术标准应用范围,创新第三方市场合作,不断完善中国-东盟产能合作机制,构建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4.
袁晓江 《桂海论丛》2004,20(5):44-46
在中国--东盟发展战略中,广西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由于地缘关系和历史上的经贸往来,深圳与东南亚地区经贸关系非常紧密.深圳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关系,首先要加强与广西的合作.要在泛珠三角框架下建立"一大区域"、"二大通道"、"三大产业"和"四大市场".  相似文献   

5.
有记者问:你对东盟第4次首脑会议评价如何?答:东盟第4次首脑会议是东盟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通过的"新加坡宣言"、"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和"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对加强东盟政治经济关系,促进区域合作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我们相信,在东盟各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东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青 《思想战线》2000,26(5):73-77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关系特别是贸易和投资关系,自1967年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间出现过波动.但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过去和双边政治关系的改善,经济贸易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是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相互投资、区域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应通过各种渠道协调相互关系,相互给予优惠贸易安排,加强区域合作,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领域的合作,以促进双边的贸易和投资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依靠地区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下,应对国际经济新形势所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在中国与东盟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自从中国与东盟签订《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促进彼此的合作,如中国方面实施“早期收获”计划、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推进“两廊一圈”合作、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北部湾地处这些发展中的次区域联结部,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区内视点     
<正>携手携手"一带一路"建设共促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建设7月5日至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率广西党政代表团赴宁夏学习考察。彭清华建议双方着重在共同参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方面加强合作,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阿博览会等平台,共同开拓东盟和阿拉伯市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在加强民族工作方面加强合作,尤其在民族区域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友好关系源远流长。近年来,双方互联互通不断加速,经贸合作日益加快,人文交往更加密切,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2020年1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并就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了4点倡议,为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于9月10日开幕,主题是"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办好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是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具体举措,是服务广西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本期"半月话题"栏目以"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从加强抗疫合作、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经贸合作及推动东博会扩大服务范围等角度切入,探索广西加强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有效路径,为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10.
董友涛 《桂海论丛》2011,27(4):42-46
中国的发展需要东盟国家的稳定与繁荣,东盟的发展也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双方在政治与安全、经济与贸易、国际与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有碍于中国与东盟合作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新问题。中国与东盟双方只有不断的加强了解和沟通,坚持在"和谐世界"理念旗帜下持久深入的发展双方的合作,求同存异,才能构建新型的睦邻友好关系,实现双方的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11.
区内视点     
<正>深化法治交流合作共建共享共建共享"一带一路"12月6日,以"深化法治交流合作,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中国-东盟法学家联谊会暨中国-东盟法律论坛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开幕式上表示,联谊会暨论坛从法治方面研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广西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机遇。广西将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以  相似文献   

12.
张才圣 《传承》2012,(8):23-25
由于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深入以及国际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创新中国-东盟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问题。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中国-东盟发展的窗口和平台,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缘优势,把适合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研究重点,努力形成有特色的中国-东盟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中方愿同东盟各国携手合作,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政策沟通协调,为双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新动能。"2020年1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对深化中国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提出了具体倡议。  相似文献   

14.
半月速览     
《当代广西》2013,(12):4-4
6 月 11 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在会见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志明市委书记黎清海,胡志明市人委会主席黎黄军时提出六点合作建议:一是加强与胡志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社区服务、环保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二是共同促进广西北部湾港口与胡志明市在港口建设、仓储物流、航线开通、港口信息化等方面加强合作;三是加强投资、贸易合作;四是加强旅游业合作;五是加强教育合作,加强两地师生和学术交流合作;六是加强会展合作,共同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图为 6 月 11 日上午,彭清华在 2013 年中国广西(越南)商品博览会上,与越南副总理阮善仁共同用"金钥匙"开启"合作之门""财富之门"。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有着悠久的农业对外交流历史,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中,农业依然是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内容。就广西来说,加强与东盟农业商务的开放合作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依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农业商务合作为广西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零关税的实施以及便捷的物流通道,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广西与东盟双边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在农业生产、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贸易、农业电商等领域呈现出"全面开花"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正紧扣"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共举办了21个论坛会议活动,各论坛就互联互通、法律和制度保障、贸易投资便利化等问题展开思想碰撞,促成多领域达成合作共识。从中国-东盟大法官论坛到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峰会,从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到中国-东盟工商论坛,这些在博览会框架下首次举办的论坛,拓展了中国与东盟的合作领域,为双方合作增添了新内容、搭建了新平台。为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大法官论坛围绕投资环境改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论坛还通过了《南宁声明》,提出中国与东盟要加强司法交流与合作,构建互惠双赢的法治环境,中国、东盟各国最高法院有必要通过深化司法改革,为建立自由、便利、透明及竞  相似文献   

17.
张玉华  刘晓东 《前沿》2012,(18):18-20
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是我国对东盟文化外交的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已有了较好的基础,实现了官方和民间的“两路并举”,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和多样化,交流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但在双方的交流合作中也遇到观念、体制、基础设施等层面的问题.要推进广西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必须激发文化产业活力、拓展广西与东盟文化产业多领域的合作、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氛围,切实加强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工作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8.
正广西最大的优势在于区位,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开放。"十二五"期间,我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进一步深化对东盟开放合作,加强与港澳台合作,推动两广一体化,构建起全方位开放合作的新格局。5年来,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开放合作平台,我区继续强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合作。如今,印尼金光集团、新加坡来宝集团、马来西亚常青集团和实达集团、泰国两仪集团等东盟国家知名企业已落户我区;我区对东盟10国投资实现了全覆盖,涉及农业、矿产、化工、通讯器材、园  相似文献   

19.
正经济新常态下,发展需要新思路,合作需要新空间新领域。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互补、产业合作共赢的必由之路。6月2日,2016中国-东盟产能合作高层论坛在南宁举行。参加论坛的各国政府部门和工商界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企业家在对国际产能合作持欢迎态度的同时都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下,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能合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在科技创新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综合创新位次偏低;成果总量与科教实力不相称;成果转化率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亟需加快;研发活动亟需加强;科研成果外流不容忽视;与国内其他自主创新核心区建设相比存在差距;科技创新环境尚需改善。其必要和可行的改进之道是: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研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两只手"作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优化法治环境;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