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2020,(1)
正一年一度的"双十一"不仅是"剁手族"的狂欢,更是中国消费者支出意愿的风向标。2019年的"双十一",直播带货无疑是最大亮点,有多少消费者会受到直播带货的影响呢?新零售、新消费、新品牌、新场景、新业态……消费升级,新概念层出不穷。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消费会有哪些新动向、新变化,国人又有什么新期待呢?  相似文献   

2.
电商直播消费日渐成为青年网络消费的重要形式,但是这种消费往往带有从众性和冲动性等非理性消费的特点。本文以空间生产为分析视角,认为“电商直播间”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生产空间,青年网络消费行为嵌入这一空间场景中,并受其规训和形塑。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沉浸式消费”的概念,认为电商直播的空间可见性、时间性和社交性为青年网络消费营造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以连接所有直播商品为媒介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和无所不在的消费场景,这一场景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和涉入,并通过粉丝社群营造出一个基于消费的情感联盟,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融入意愿产生重要影响,并以此形成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球鞋市场异常火爆,一些名品球鞋的售价远超其使用价值,而许多消费者却趋之若鹜排队购买,成为一种社会热议现象。消费社会商品的符号化,符号对自我建构的意义以及个体寻求社会认同的心理是球鞋火爆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个体认知与情感是产生球鞋消费行为的内因,二者通过影响消费者对球鞋的心理偏好促使消费者产生原始的球鞋消费动机;社会情境是球鞋消费行为的外部因素,通过身边人影响、面子因素、广告传媒、明星效应和经济条件等强化消费者的球鞋消费观念;最后,消费者在"态度-情境"的双重指向下产生了球鞋消费的行为倾向,而球鞋消费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取决于社会情境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4.
万雪芹  安塔娜 《前沿》2011,(5):21-24
旅游业是典型的以文化消费体验为主题的服务娱乐产业。消费者通过感知旅游地提供的载有文化符号意义的空间、场景及其休闲项目,以获取审美、教育、避世等多元化的体验式消费。本文从消费者感知体验角度,结合旅游地不同文化符号层级的表现形式,探讨影响消费者各种体验效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增加消费者旅游感知价值的体验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5.
《消法》第47条消费公益诉讼条款乃是本次修法亮点之一。但该条款的局限之处也较为明显:将消费公益诉讼起诉资格仅赋予"省级以上消费者协会"进一步收窄了消费公益诉讼主体范围;而仅以"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划定消费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标准则未能彰显公共利益考量因素。囿于"机关"的职责与角色冲突,故不宜赋予"机关"消费公益诉讼起诉资格,但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其他消费者组织则不应被排除在外;消费者组织在甄别消费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时应同时考量公共利益因素,并着重提起具有预防性质的不作为诉讼。  相似文献   

6.
"消费降级"现象的产生是消费与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消费降级"并不等于品质的下降,其实质是更为经济实惠的消费方式,是供给多维发展的结果。因此,要理性科学地看待"消费降级"现象,发挥"消费降级"对市场的积极作用,促进生产与供给的可持续发展,引导消费者进行合理理性的消费。  相似文献   

7.
正面对汽车消费兴趣的迅速迭代、消费渠道的不断更新,爱卡汽车认为秉持为消费者提供最具价值的内容,将成为整个营销链路中影响消费者的重要一环,并以此践行,通过一年一度的年度车评测为消费者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影响消费决策。2019年1月11日,爱卡汽车主办的"2019汽车行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爱卡汽车年度车型评选颁奖盛典"在海口隆重落幕。盛典以"前行之路"为主题,与各界合作伙伴、汽车厂商、业内专家、行业精英一同,见证年度  相似文献   

8.
正在现实生活中,有两个"绝大多数"耐人寻味:一方面,相对生产者和经营者而言,消费者占绝大多数;另一方面,一旦产生消费者权益纠纷,由于消费者往往是单独的消费行为,涉及的金额也往往不大,考虑到维权成本过高,时间与精力耗费太大,于是绝大多数消费者选择了放弃,即使资深的法官、律师也不例外。要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单靠消费者的自身维权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制度层面考虑。在消费纠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途径,建议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消费者获取消费信息、了解产品好坏并决定最终消费的重要渠道,"种草经济"应运而生。"种草经济"既有好的一面,如帮助消费者节约信息成本、提高消费者决策效率、给生产者带来报酬递增和规模经济等;也有坏的一面,即信息操纵不可避免。因此,我们应理性看待"种草经济",避免"种草"把我们带偏了。  相似文献   

10.
<正>这种"炫耀性消费",或者说是"炫耀性投入",似乎越来越受有钱人的欢迎了,无论是个人消费者还是单位消费者,都喜欢乐滋滋地一头扎进去。你能想到日常  相似文献   

11.
<正>在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2016年度广西消费维权典型案例。2016年,广西各级工商部门、消委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05万元,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667件。广西首例汽车消费"退一赔三"维权案2015年1月14日,王女士夫妇与柳州市翔鹏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下称翔鹏公司)签订汽车购销合同,以4.55万元的价格购买一辆轿车,并委托该公司上牌。8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产业市场化运作的大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价值实现是民族区域经济增长的可靠途径。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经济价值转换有赖于相关产品或服务消费行为的发生,因此消费心理与民族传统体育经济价值实现有内在的关联。根据消费心理学观点,消费心理的产生源于消费需求、购买动机、消费者兴趣爱好、消费者知觉等多个要素,消费心理视角下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经济价值实现可从消费心理的相关因素的影响出发,采取各种举措推动体育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3.
郑红娥 《人民论坛》2023,(18):30-35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行为模式呈现出以“自我”为消费主导的趋势,引发新型消费方式的产生。新型消费形态不再仅指消费者消费或购买物品,消费者也参与到品牌的创制过程中,并推动品牌更好地改变世界,即表现为“消费—互动—创制”整个过程,引发了消费供需两端深刻的变革。Z世代作为引领新型消费方式的“主角”,具有以下消费特征:悦己而不利己;务实而不节俭;重视商品的多方价值,而不仅是符号价值。为此,未来的消费趋势为更注重生活的品质,从效率性消费到发展性消费,以“体验+互动+创制”营销方式推动多样化生活风格的营造,最终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悲情营销策略利用消费者的情感消费需求心理,通过诉诸于消费者同情心或怜弱感,传达商品所能带给消费者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在网络自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由悲情营销所产生的情感消费在促进消费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道德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一直是北京西长安街工商所努力工作的目标之一,而每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又是优化消费环境的契机。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西长安街工商所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提升了商家打假维权  相似文献   

16.
孤独经济的产生有其内在的消费需求支撑,其崛起既推动了传统行业的改造,整合了线上消费和线下消费的模式,也推出了亮眼的新业态。对此,我们应持有审慎乐观的态度,既要抓住商机,拓展新行业,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要参考"共享经济"的前车之鉴,避免出现一哄而上、尾大不掉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在不健康消费心理与错误消费观念的共同影响下,年轻消费群体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呈现出更为易发多发的态势,需要发挥教育引航、媒体引导、制度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年轻消费群体的"经济情商",以促进年轻消费者更好适应于新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18.
郭景萍 《学习与实践》2012,(11):115-121
现代消费文化呈现出"二律背反"的相关特征。其一,消费文化的大众性与等级性。现代消费文化的愉悦性、世俗性、柔软性、平等性鼓励了消费的大众性特征,但"竞争"甚至是"区分"的消费模式却为等级性消费铺桥搭路。其二,消费文化的审美性与庸俗性。现代消费文化的审美走向娱乐化、感性化和享乐化,带来自身的庸俗化倾向。其三,消费文化的技术性与人文性。消费的科学技术化促使消费合理合法、使消费者坐享其成,但却使消费者某种程度上走向迷失。消费文化的"二律背反"面临着难以调和的困境,但却是可以选择的,引擎与控制来自社会。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金钱与物质都愈发丰富的消费社会中,人们将消费品诉诸自身,试图通过不同的生命体验为个体的存在赋予更多的意义,"悦己型消费"由此而产生。事实上,"悦己型消费"无论是对市场,还是对消费者本身都有诸多益处。其所带来的消费结构优化将会促进经济结构改善,使人们获得幸福感,提高人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又是一年芳草绿,"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跟随春天的脚步如期而至。我们选取了2015年广西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对其进行分析点评的同时,也为消费者送上"锦囊",帮助消费者理性消费,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消费权益。夸大宣传误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83岁的唐先生参加"老年人健康课堂",为了得到赠品多功能健康床垫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