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其具体表现为,构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社会发展目标;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政治、文化的上层建筑,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刘自斌 《湖湘论坛》2007,20(2):10-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在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客观分析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根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并根据矛盾的特殊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这一理论是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时代课题,提出了求真务实和解放思想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共建共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原则和价值取向,改革开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的理论观点,初步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突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丰富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的内涵,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党巩固执政基础、实现执政使命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本质的生产力目标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实践中表现为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从理论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兼顾公平与效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从实践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合不尽如人意,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就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经典作家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我党关于社会主义性质及属性认识的发展,也是对我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认识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从社会动力、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等层面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解答了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问题,既创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平衡机制,也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8.
荣文仿 《湖湘论坛》2005,18(6):13-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在全国各族人民完成这项基本任务的实践中,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整体布局、发展道路、价值目标、执政理念等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研究,对进一步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社会建设理论,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社会主义,是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否定的肯定,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和谐社会形态。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存在着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误读。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思维模式,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袁琳 《人民论坛》2010,(10):60-61
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相关理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概括为:消灭私有制、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这些都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阐述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既继承、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思想,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在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做出深刻总结的基础上,逐步提出、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深远的思想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进行过天才设想.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进行了初步探索。作为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又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是多层次的存在,把握其本质应超越具体层次,揭示其综合本质,"社会主义"是生成性存在,对其本质的认识也是发展的。党的创新理论深刻揭示了以人为本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揭示了和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目标与思维方式,它们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6.
许进品 《桂海论丛》2007,23(1):20-23
科学发展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又是我们党以往社会主义发展思想认识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系统升华,是我们党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符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全方位的、崭新的理论,其哲学渊源是特别突出的。中国古代哲学、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毛泽东、邓小平的有关哲学论述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渊源。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有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又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就理论而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在当今的客观要求,就现实而言是社会主义对市场机制的负面效应采取的制衡之举,就逻辑而言是市场机制演进与完善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条件.当前,发挥社会主义调控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刘冰 《传承》2010,(18):40-4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有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又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就理论而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在当今的客观要求,就现实而言是社会主义对市场机制的负面效应采取的制衡之举,就逻辑而言是市场机制演进与完善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条件。当前,发挥社会主义调控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王克群 《当代广西》2007,(20):40-41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思想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探讨十六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对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