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包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论述"道""元气","阴阳中和"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本体论基础,并阐明了自然界的和谐及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这些初始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的同一体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显的犹为重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必须发扬民主、提倡、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开发人与自然更加自觉的和谐状态,重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天人合一"的协调发展理念,在更高的科技水平上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梦想。然而正是人性的迷失,使得人与自然从同一走向对立,由此造成了当前的生态危机。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正视自然的价值,理解自然,改变我们的发展观,逐步完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构建美好的生态文化,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作品结构的顺畅,言与意的融洽和军事问题各要素的配合三方面,分析了《孙子兵法》中的"和谐"美,指出其中体现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赵艺雯 《法制与社会》2011,(35):198-198
我们当代遭遇的生态危机实质是人类文化的危机,“人类中心论”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构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人与自然之间是自然性质的对象性关系也是社会性质的对象性。在这种理论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实质是社会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渐凸现。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条件。我们必须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一项新的战略任务,摆到突出位置,有步骤、分层次、全方位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这就使进一步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必要。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生态和谐的社会,自有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先后经历了原始的内在和谐统一、外在的尖锐对立再到今天重构生态的和谐。正确认识这一变化,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孔晓明  巩固 《法学论坛》2008,23(2):98-101
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其法制目标是人的环境利益平衡.以个人私益为出发点的公民环境权不能实现环境利益的平衡,环境利益平衡只能通过对公众环境利益的维护来加以实现.环境法对公众环境利益的维护主要依靠政府环境行政管理与责任制度和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我国<环境保护法>在此方面存在不足,应加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9.
《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是梁治平先生的第一本个人专著,也是他试图系统阐释中国古代法的第一次尝试。本书中,他致力于系统和彻底地贯彻《比较法与比较文化》一文所宣明的立场和《“法”辨》一文所运用的方法,即他在后来的方法论总结  相似文献   

10.
张璐 《法学研究》2023,(3):19-35
生态利益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利益诉求,具有时代同步性、利益共生性、层次拓展性之特征。对生态利益的完整回应与表达,是构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法治体系的核心要求,应通过不同层次法律协同的展开予以实现。通过法律与党内法规的协同,以党内法规带动法律规范体系“生态化”转型创新,并推进两者的规则衔接与协调,能够体现和规范执政党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法治体系的领导,充分体现生态利益的时代同步性特征。通过传统法律部门与环境法的协同,构建以生态利益为导向的利益衡量与转化机制,能够在推进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共存共生中保障生态利益的实现。通过单个环境要素立法与系统性环境立法的协同,以环境司法专门化为主要实践路径,提升环境法对生态利益表达的整体性与系统性,能够充分回应基于“更优美的环境”而形成的生态利益层次拓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环境资源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守秋 《现代法学》2002,24(3):45-60
目前国内外有关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已经含有大量规定或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条款 ,而且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实践已经取得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丰硕成果。本文拟从现实生活、环境资源法律条文和环境资源法律实施的角度出发剖析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环境资源的调整对象 ,希望能引起法学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吴宇 《检察风云》2010,(9):8-10
过去200年,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的50多年里,人类的城市化进程犹如夜空中的灯火在原野中蔓延。目前,全球城市面积占地球总面积尚不到1%,但城市人口已超过了全球总人口数量的50%。预计再过20年,全球将有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相似文献   

13.
杨明仑 《中国法律》2007,(2):8-10,58-62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799票赞成、52票反对、37票弃权、1人未按表决器的表决结果,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物权法》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现将该法有关问题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商君书》一向被人们看作是先秦法家的重要典籍,它记载了法家革新变法、重农重战、重刑少赏等言论,它所反应的政治思想也被运用到了实践当中,且被后世所继承和发展。《商君书》篇篇谈"民","民"成为了其治国的重心,只有理解"民",才能参透它的"治民观"。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要求我们将人与自然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我们要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学理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蔡守秋 《现代法学》2005,27(6):54-6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公平社会,始终是人类和法学家孜孜以求的一个崇高理想。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及其迫切需求,才促使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学理论即调整论开始在中国法学界诞生、成长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其落实和实现程度对于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成效至关重要。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能够正确的反映和谐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基本特征,它的正确实施能够有力的保证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本文试着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为切入点,对现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略和现实要求作一简短分析。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第一个全球性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件,为世界各国合作打击腐败犯罪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法律机制。我国应积极制定与《公约》相适应的符合国情的反腐措施,完善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针对新时期中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生态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了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伟大建设战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发展的基本方略.文章基于新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和意义,分析了两者和谐共生的问题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生态的途径,以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打造绿色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而建立的,最大限度地利用废弃物,最小限度地利用天然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环境负荷的一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价值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循环经济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及相关法律制度,能够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持续有效地解决循环经济运行中的冲突,保障循环经济的有效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