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行政复议是解决公安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行政争议的一种独立程序,涉及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权限的各个环节.入世后公安行政复议要解决立法方面存在的冲突,实现统一;增强公安行政复议的独立性、公正性;应在公安行政复议领域取消行政最终裁决复议.  相似文献   

2.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正式确立了行政复议调解制度,但由于法律仅作框架式的规定,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不足,在公安行政复议实务中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调解制度,实现其制度设计的价值目标十分重要。公安机关具体应用行政复议调解制度以及将来对制度作进一步完善,必须正确界定公安行政复议调解的范围,正确把握行政复议调解的原则,正确运用行政复议调解的具体程序,同时还要完善公安行政复议调解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试论公安行政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捷 《公安研究》2000,(3):40-41
文章论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颁布实施给公安行政复议带来的主要变化;分析了行政复议立法上的缺欠给公安行政复议带来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安行政复议、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执法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由上一级公安机关或同级政府依照专门程序对该具体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限内,依法进行审理、裁决的活动.可见,公安行政复议、诉讼是解决公安机关在具体行政执法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的矛盾和争议的行政救济手段,行政复议是通过行政程序进行救济,行政诉讼是通过司法程序进行救济.既然是涉及与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矛盾和争议,若处理不当,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和解决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2020年2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之后以相对集中行政复议体制和行政复议委员会为核心的改革路径在地方迅速铺开,《行政复议法》的修订也于2023年9月完成并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作为兼具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重职能的公安机关,有必要以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特别是修法为契机,正视存在的问题,理性分析新法的变化,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升公安行政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2007年8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之后,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条例》在对《行政复议法》作出执行性、解释性规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在复议程序中引入了听证制度,在举证程序中增加了复议机构的职权,在结案方式中引入了调解制度。由于公安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条例》出台必然给公安行政复议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魏志平 《理论月刊》2009,(5):104-106
行政复议决定制度是法治国家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效力是行政复议制度的生命力,研究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效力不仅是完善复议决定理论体系的需要,同时也是决定复议制度能否有效发挥行政救济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将民主法制建设上升到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公安机关作为国家主要的行政执法机关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建立公安行政复议听证制度,以确保申请人、第三人的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等权益的行使,从而实现行政复议机关核实证据,查明案情的目的。公安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应有六个方面的内容:一、建立公安行政复议听证主持人制度。二、建立听证前证据交换制度。三、建立证据失权制度。四、建立证人当场作证制度。五、建立律师参与听证制度。六、建立听证效力制度。  相似文献   

9.
《行政复议法》的修改应凸显行政复议制度的特点。行政复议制度的特点主要有:从制度设计来看,行政复议制度处于辅助地位;从制度定位来看,行政复议制度具有行政性;从制度发展来看,行政复议制度具有趋同性。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的相关建议包括:明确目标定位,以解决行政争议为第一要务;适应治理形势,突出行政复议制度的行政性;规范复议程序,确保行政复议制度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城区政府的行政复议管辖来看 ,亟需理顺市、区两级行政执法体制 ,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 ,并制定有关行政法规 ,规范街道办事处的行政行为。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申请人的复议选择权以及行政复议的行政监督性质等 ,城区政府对区级公安、交警、消防、工商、地税等部门具有复议管辖权。  相似文献   

11.
周博文 《公安研究》2010,(12):38-43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行政法上两个基本的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的设置缺乏统一标准,不但无助于行政纠纷的及时化解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甚至还会引发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相互侵蚀。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模式应明确司法最终原则,推行自由选择模式,严格限定行政复议前置适用的范围,取消行政复议终局模式,严格限定迳行起诉模式。  相似文献   

12.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关系的实定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行政法上两种基本的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纵观世界各国法制实践,在二者衔接关系上主要存在复议前置和自由选择两种基本模式。我国实定法所规定的衔接类型纷繁复杂,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关系设置上存在不足。做好两种救济机制的衔接配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遵循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取消行政终局裁判权,加强司法对行政的监督审查;确立以自由选择为原则、复议前置为例外的复议与诉讼衔接关系模式;顺应行政法治发展趋势,将特殊类型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和司法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公民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公安机关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大幅增加,在复议应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集中爆发。法治精神的高要求与执法、复议、应诉工作水平偏低的现实矛盾逐渐显现,如何进一步加强规范执法办案、通过行政复议监督指导行政执法、适应行政应诉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已成为公安机关新的机遇和挑战。一、公安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的特点及原因分析近三年的公安机关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情况,有以下特点:一是行政复议应诉案件数量均逐年递增,且增  相似文献   

14.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两条重要途径。行政诉讼中的“调解”好比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行政复议中的调解千呼万唤始出来;复议与诉讼外的调解犹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却价值无限。  相似文献   

15.
《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只能审查行政行为,行政职权以外的事实行为不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行政复议只能审查外部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所引起的争议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行政复议只能受理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提出的复议申请,对抽象行政行为不服,不能直接申请行政复议,只能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该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6.
王卫星 《前进》2013,(11):23-25
一、基本情况《行政复议法》自1999年公布施行以来,全省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坚持以"大力宣传行政复议制度,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能,积极创新行政复议机制,全力提升行政复议能力和水平"为总体工作思路,大量的行政争议及时化解,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自该法施行至去年年底,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47万件。其中,以乡镇政府为被申请人的397件,占全部案件总数的2.7%;以县级政府为被申请人的1201件,占全部案件总数的8.17%;以县级政府部门为被申请人的6988件,占全部案件总数的47.54%;以市级政府为被申请人的789件,  相似文献   

17.
行政复议管辖所涉及的问题不仅有行政机关之间的权限,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诉权实现。现行的行政复议管辖体制在这两者上存在重大缺陷,严重影响到行政复议立法宗旨的实现。笔者在分析现行体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回收现有各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权,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统一的行政复议委员会,重组我国行政复议管辖体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已经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公安行政复议机构原有的行政复议职能将不再行使。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将从“条块结合”的管辖体制转变为“条块分离,以块为主”的体制,集中了复议资源的同时也削弱了条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职能。为积极稳妥地做好新《行政复议法》实施前后的工作衔接,持之以恒地发挥好公安法制条线指导、协调、服务基层的功能,各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应从执法办案、重大法核、指导监督、沟通协调等职能入手,一方面积极做好复议体制改革过渡期的衔接工作,确保体制改革顺利落地。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对基层行政执法的指导和监督并强化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以应对日益严格的复议监督和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9.
围绕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定位产生了许多观点。基于行政复议制度的主观特性、行政复议功能发挥需要具备的客观条件及文化传统的影响,行政复议的功能应该定位为行政自我监督和纠错。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已经实行,公安机关的行政复议工作也已全面展开。由于与行政诉讼配套的行政复议条例还没有颁布,公安行政复议中的一些问题还需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本文试就公安行政复议案件受理的几个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