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邓林 《学习导报》2010,(14):52-52
爸爸爱整齐,爱干净,穿衣简单、朴素、老一套。除了早年在法国、苏联等地他穿西装,以后,他从不穿西装。冬天出门散步,不爱戴帽子,不爱戴围巾,下身只穿两条单裤,一条布衬裤、一条涤卡裤:上身一件衬衣、一件毛衣、一件中山装,有时候再套件大衣,下雪天也是一样。谁劝他多穿件衣服,他会说:“没那个福气。”或者反问:“你冷不冷?你不冷干嘛让我多穿?”他不喜欢毛手毛脚,丢三落四。  相似文献   

2.
邓林 《新湘评论》2010,(14):52-52
爸爸爱整齐,爱干净,穿衣简单、朴素、老一套。除了早年在法国、苏联等地他穿西装,以后,他从不穿西装。冬天出门散步,不爱戴帽子,不爱戴围巾,下身只穿两条单裤,一条布衬裤、一条涤卡裤:上身一件衬衣、一件毛衣、一件中山装,有时候再套件大衣,下雪天也是一样。谁劝他多穿件衣服,他会说:“没那个福气。”或者反问:“你冷不冷?你不冷干嘛让我多穿?”他不喜欢毛手毛脚,丢三落四。  相似文献   

3.
押沙龙 《廉政瞭望》2013,(12):46-46
梁武帝是最奇特的一个君主。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俭省的皇帝.但没有一个过日子过成他这样的。他一天只吃一顿菜羹粗米饭,穿的是布衣,挂的是木棉黑色帐,一顶帽子戴3年,一条被子盖两年,不喝酒不听音乐。  相似文献   

4.
张艳萍 《党员文摘》2007,(12):21-22
只听说给西瓜施肥浇水的.而陕西瓜农瞿俊发却“异想天开”:他种的西瓜“喝”上了牛奶蜂蜜。洗起了“温泉浴”,穿上了统一的“制服”;别人的西瓜论斤卖,他的西瓜论个卖,穿“高级制服”的每个售价188元。穿“普通制服”的一个也要118元……  相似文献   

5.
鲁迅曾称他的老师章太炎先生是一“个有学问的革命家”。其实,那时人们称章太炎“为章疯子”。章太炎流亡日本时,常吃“盐笃饭”(以盐就白饭),平常吃饭只拣最近的菜吃。南方人常吃鱼,可怜他竟连鱼骨头一起往下吞。有一年袁世凯把他关起来,慑于他的声望,派了一个好厨子伺候他。一日三餐有好多菜,他却只吃眼前那道菜,结果听差见有油水可捞,便每次故意把好菜搁在远处,只把素菜放在他面前。这个把戏后来还是钱玄同先生窥破的。对于穿,章太炎也极不讲究。袜子常穿反,皮鞋常颠倒了左右,一件裘衣可以历十数寒冬不易。他常穿一件长袍,外罩和服,发留…  相似文献   

6.
阿森 《学习导报》2009,(10):43-43
卫士马武义回忆: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住进香山双清别墅。他自己首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还给我们卫士规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主席用的东西不得随意给他换新的,要换必须经他批准。在香山时,经主席批准给他做了一双新皮鞋。参加党内活动他不穿皮鞋,只有会见外宾、民主人士或庆典活动时他才穿皮鞋。直到1958年秋我离开中南海时,主席穿的还是这双皮鞋。  相似文献   

7.
阿森 《新湘评论》2009,(10):43-43
卫士马武义回忆: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住进香山双清别墅。他自己首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还给我们卫士规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主席用的东西不得随意给他换新的,要换必须经他批准。在香山时,经主席批准给他做了一双新皮鞋。参加党内活动他不穿皮鞋,只有会见外宾、民主人士或庆典活动时他才穿皮鞋。直到1958年秋我离开中南海时,主席穿的还是这双皮鞋。  相似文献   

8.
《廉政瞭望》2013,(9):62-62
“商品售出概不退换” 元旦节期间,小王在某商场以折后650元的价格买下一双名牌运动鞋。第二天,他穿新鞋时才发现这两只鞋的长短居然相差1厘米,小王立刻赶往商场要求换货。公司经理指了指门口的一张店堂告示,上面赫然写着:“换季断码处理,售出概不退换!”小王一看顿时傻了眼。在朋友的提醒下,他来到当地消协投诉。最终在消协的调解下,商场给小王更换了一双运动鞋。  相似文献   

9.
他是咱百姓的官记赤峰市宇宙地镇党委书记刘清河□王然任国峰3年骑坏一辆自行车,一年穿破3双胶鞋,每年都把全镇的山山水水转上十几遭。干部们说:“刘清河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觉,没白没黑地为老百姓的事奔波。”宇宙地,内蒙古赤峰市北部的一个山区小镇。1988年,...  相似文献   

10.
冬亥 《党课》2010,(14):85-86
树赖是很多年轻人的“偶像”,它的生活方式实在太让人羡慕了。它从不用为吃忙碌,一觉醒来,食物就在嘴边,既没有跟它争的也没有和它抢的,真正的饭来张口,不劳而获。它不用为穿忙碌,一辈子只穿一件与生俱来的毛皮大衣。它不用为住忙碌,一生往往只在一棵号角树上度过,最大的活动范围也不超过三或四棵树之间。  相似文献   

11.
季文子戒奢华春秋时代鲁国的季文子,官居宰相,生活却十分俭朴。他的全家老小都不着绸缎,而只穿布衣;他家的骡马不喂粟米,而饲以青草。有人讥之为“吝啬”,季文子答道:“我何尝不愿穿绸着缎、乘车骑马呢?可眼看着黎民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我心中不安啊。我只知道用自己的高风亮节为国家赢得荣誉,没听说用自己的美妻良马能给国家带来光荣的。”这样,原来讥笑季文子吝啬的人,也模仿季文子的榜样去做。当时,因为季文子的影响,鲁国上下崇俭戒奢,蔚为风气。诸葛亮俭以养德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官高位显,身在一人之…  相似文献   

12.
乞者的善举     
南京,江宁区。 5月15日中午12点.一位60多岁的老人来到了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蓝色衣服,胸前3个大补丁,背后则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已经破烂,脚上穿一双烂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  相似文献   

13.
力芸 《党史文汇》2008,(6):11-13
每天,晨曦微露,95岁的爸爸就起床了。不管头天夜里是否睡得好,不管半夜是否失眠,他都要按时起床,从床上坐起来,先揉一揉腰,搓一搓腿,然后穿衣服、穿皮鞋。冬天衣服多,衬衣掖在秋裤里,背心塞在棉裤中,背心上面穿棉衣,棉衣之上罩外套,一件一件,象年轻时一样,无论穿的衣服好还是差,永远都是整整齐齐。  相似文献   

14.
石英 《共产党人》2005,(2):55-56
一根红绳,十只纤指或绾、或结、或穿、或缠、或编、或抽,只片刻工夫,就是一个玲珑、飘逸、洋溢着吉祥、饱含着祝福的结。这就是中国结。  相似文献   

15.
姬建民 《党课》2011,(23):126-127
57岁的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栎树村驻村指导员周绍高,从1985年开始驻过22个村,当了26年的驻村指导员。多年来,他的办公室和车后座,始终放着“三双鞋”:一双皮鞋、一双球鞋、一双雨鞋。穿上皮鞋跑市场。帮助村民做企业;穿上球鞋走农户、问冷暖;穿上雨鞋奔田头,帮助村民搞生产。  相似文献   

16.
“还是穿旧的好”每当人们走进杨家岭毛泽东的旧居,就会看到墙壁上悬挂着的毛泽东身穿打了大块补丁的棉衣棉裤,结抗大学员讲课的照片,见了这幅照片,有的人也许很难理解,身为一党领袖的毛泽东,连一件象样点的衣服都没有吗?穿得如此朴素是不是太寒酸?其实,要穿得好一点并非不可能,但是毛泽东自觉实践他亲自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我党领导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毛泽东在陕北时,仅有三件衬衣,穿破了,他舍不得丢,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直到破得实在穿不上身了,他让人把三件补成两件,继续穿。警卫员见此情形,曾多次提…  相似文献   

17.
1929年11月11日深夜,在上海市霞飞路附近一处宅院的门前,随着“砰!砰!砰!”几声枪响,一个穿黑色西装的人当场命归西天。当大批法国巡捕和侦探赶到时,人群早已散去,只剩下包括穿黑色西装者在内的几具尸体躺在腥红的血泊中。  相似文献   

18.
李嘉诚的鞋一半是旧的 2006年度美国《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诚以188亿美元排名第十位。但老李时于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却不怎么讲究。对他来说,一套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皮鞋坏了,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所以他的皮鞋十双有五双是旧的。  相似文献   

19.
鞋子的故事     
虔谦 《学习导报》2014,(12):53-53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这辈子只穿过两双鞋,两双鞋的样子都是一样的:就是那种黑布平底鞋,它的样式自然地顺着脚的样式。爷爷走路很轻,并且总是抬着脚跟走,从不让脚跟和地有摩擦,为的是延长鞋的寿命。我之所以记得这个,除了我记得爷爷走路的样子和几乎没有声音的声响外,我自己走路也很保护鞋。爷爷新买鞋的情形我还记得,他手捧着崭新的、结实的布鞋,脸上透露出内心的满足和欢喜。奶奶这辈子好像也只穿过两三双鞋。一双平时出门办杂事时穿,另一双专门走远路及爬山时穿。奶奶每年要步行二十多里路去爬家乡名山灵源山一次,到山上去敬拜佛祖。奶奶的新布鞋,好像是姑姑给添置的。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俭朴 在北平时期。鲁迅虽然和母亲、朱安女士住在一起。过的却完全是一个独身者的生活。孙伏园注意到先生西服的裤子总是单的。就是在北平的大冷天,他也永远穿着这样的单裤。周老太太对孙伏园说.先生身上穿的还是三十年前留学时代的裤子。已经补过不知多少回,她看不过去,为他做了一条棉裤,可是先生就是不穿。他对孙伏园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一个独身的生活。决不能经常往安逸方面着想的。岂但我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