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尔吉斯斯坦自独立以来已发生了三次“革命”,广义来讲,这三次“革命”均属于“颜色革命”的范畴。但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在进行政治动员时,往往尚不具备其他“颜色革命”反对派发起政治动员的一系列“常见”条件(如发达的社交网络、强有力的政党、较高水平的青年组织等)。而在相关条件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反对派依托何种力量实现高效的政治动员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为解答这一问题,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所掌握的三种非正式政治力量--个人政治关系网络、部族认同与部族群体、传统政治习俗成为本篇文章重点考察的因素。在三次“革命”中,这三类非正式政治力量帮助反对派实现了募集资金、召集支持者、获取舆论支持、削弱政府合法性、策反政府高层官员等一系列政治目标,成为反对派进行政治动员的主要依托。运用非正式政治力量,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得以在其他相关条件尚不充分的情况下,于短时间内实现有效的政治动员,并最终达到了推翻现存政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2010年4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吉尔吉斯斯坦大规模骚乱后组建临时政府。6日,吉尔吉斯斯坦反政府骚乱席卷多个城市,吉政府随后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8日,反政府示威者占领总统府,反对派领导人、前外长萝扎·奥通巴耶娃宣布成立以她为总理的临时政府,并推出一系列政治改革计划。23日,奥通巴耶娃宣布将把现在的“总统制”改为议会制,几个月后举行议会选举。  相似文献   

3.
2012年10月1日格鲁吉亚举行了四年一次的换届议会选举,亿万富翁比济纳·伊万尼什维利(Bidzina Ivanishvili)领导的“格鲁吉亚梦想”反对派联合竞选联盟以54.85%的支持率赢得选举的胜利,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获得组阁权,伊万尼什维利本人10月25日当选新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4.
2016年7月17日,来自亚美尼亚激进反对派组织“组建议会”的武装分子强占首都埃里温郊区的一个警察局,劫持人质,要挟当局释放反对派领导人塞费良并改组政府.此次武装劫持人质事件是一起超越普通刑事犯罪的政治事件,但也并非媒体鼓噪的“政变”.在反对派煽动下,人质事件还引发了马拉松式的抗议政府活动,事态至今仍未完全平息,但尚不足以撼动亚美尼亚稳定大局.人质事件以及持续的抗议活动折射出亚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势,当局仍需继续在安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采取措施予以应对,亚未来局势发展值得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5.
利比亚内战从今年3月开始,随着反对派军队攻人的黎波里,这不仅意味着卡扎菲军事上的失败,更意味着卡扎菲时代的终结。从卡扎菲方面看,经其40多年的经营,利比亚已成为北非地区军事强国之一,政府不仅拥有强大的正规军,而且还有强大的雇佣兵。从反对派方面看,虽然“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N7C)获得了北约的支持,但总体实力很有限,如其军事力量主体是民兵,  相似文献   

6.
今年10月31日,巴西总统大选揭晓,执政联盟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以绝对优势战胜反对派联盟候选人若泽·塞拉,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从竞选活动开始以来,作为昔日的“女游击队员”和目前的“铁娘子”,迪尔玛以其过人的从政能力和戏剧般的人生经历,吸引了广大选民和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王佳 《国际资料信息》2010,(4):36-38,35
2010年3月11日,米盖尔·胡安·塞巴斯蒂安·皮涅拉·埃切尼克(Miguel Juan Sebastian Pinere Echenique)正式宣誓就职,成为智利共和国新任总统。皮涅拉于1月17日作为反对派联盟“争取变革联盟”的候选人,以51.7%的得票率在大选中获胜,成为智利52年来首位通过选举当选的右翼党派总统。这位在智利“2·27”大地震后就任的总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2002年8月15日,伊朗反对派组织向媒体公开披露了伊朗正在秘密建造两座核设施后,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并向伊朗施压,以遏制伊朗的核技术开发。美国认为伊朗的核问题将在中东引起“多米诺效应”,使核不散条约名存实亡,拥核后的伊朗将冲击美国的安全利益和全球战略布局。因此,美国以伊朗核问题为借口,  相似文献   

9.
解读“颜色革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颜色革命”的由来与特征2003年11月2日格鲁吉亚国会大选结束后,反对党领导人萨卡什维利因不满选举结果,带领数千抗议者手持玫瑰走上街头,要求时任总统谢瓦尔德纳泽下台,被媒体称之为“玫瑰革命”。自此拉开了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颜色革命”的序幕。一年之后,乌克兰爆发了“橙色革命”。近10万反对派支持者带着橙色栗子花作标志,在首都基辅举行抗议活动,谴责总统选举舞弊。2004年12月31日,乌克兰总理亚努科维奇被迫宣布辞职,反对党领导人尤先科当选为新一届总统。2005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反对党指责政府在议会选举中有重大舞弊现象,…  相似文献   

10.
赵干城 《亚非纵横》2008,(1):7-11,39
南亚部分国家在2007年国内政局动荡,但地区总体形势基本稳定。年终岁尾,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遇刺使巴政局发生剧变,各派政治势力围绕议会选举激烈博弈致使美国强力干预,前景仍有未可预料之处。印美民用核能协议虽历经艰苦谈判终于达成最终文本,但终因印度国内反对派的牵制导致辛格政府暂缓执行协议,给协议的前景蒙上阴影。由于各国相继发生困难,地区合作进程没有进展,并因印度的“脱离南亚”倾向,本地区发展前景仍有众多变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