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47年巴基斯坦立国以来,全国省级行政单位除旁遮普、信德、俾路支斯坦和西北边境四个省,以及属于巴控克什米尔的北部地区和自由克什米尔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省级单位,即地理上处于西北边境省,但行政上却直属中央政府的联邦管辖部落地区(Federally Administered Tribal Areas,缩写为FATA)。如此繁琐的区划设计,凸显了巴基斯坦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政治发展史。  相似文献   

2.
普什图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与抗击外国侵略的光荣传统。关于普什图人的起源,存在着来源于古以色列人、希腊人、波斯人、蒙古人、匈奴人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盛行的观点就是普什图人源于古以色列遗失的“十支部落”,这一观点受到一些巴阿边境的普什图人与英国学者的支持。他们分别从族谱分析、体貌特征、风俗传统与历史遗迹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依据,但本文认为这些依据仍然存在许多遗漏与模糊之处,普什图人的起源尚需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3.
部落民是日本社会中一个特殊的阶层。长期以来,他们备受压迫和歧视。二战后,由于部落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日本政府着手解决部落问题,部落民阶层的地位逐渐上升,曾为日本社会中重要问题的部落问题也随之趋于缓和。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部落歧视问题至今尚未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4.
阿富汗问题是影响欧亚大陆国际战略以及地区安全格局的一个焦点问题,也始终是上海合作组织客观上难以回避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近年来,美国奥巴马政府的阿富汗战略展开重大调整,但阿富汗局势及其对中亚安全形势的影响再趋严峻,上海合作组织对阿富汗问题的政策和作为也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上海合作组织必须推出与时俱进的阿富汗问题新战略。上海合作组织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政策取向主要从改善安全环境、推进政治和解、参与经济和社会重建、加强国际合作四方面入手。在阿富汗问题上上海合作组织可以有所作为,但要恰当定位,把握好度,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5.
杨勉  翟亚菲 《亚非纵横》2011,(4):14-20,59,61
苏丹问题在非洲具有典型性:种族与民族矛盾交织;宗教与文化冲突汇合;资源争夺与地缘冲突并存。半个多世纪的独立未能解决苏丹的国家认同问题。苏丹分裂打破了非洲统一组织关于殖民遗留边界不可改变的原则,为打开中东与非洲民族和地区分离大门提供了范例。南北分治规定时间已到,双方分家争议问题仍未解决,阿卜耶伊归属问题前途未卜,留下定时炸弹。南苏丹自身面临许多棘手问题,建设新国家的道路还有许多变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印西段领土边界纠纷呈现升温趋势。从证据分析角度看,1684年和1842年条约因相关条款含糊不清而缺乏证据效力;同样,印度主张的各种地图也缺乏证明价值。与之相比,历史证据和有效管理证据证明我国对西段地区具有领土主权。印度以实际控制为据企图对抗我国对阿克赛钦地区的领土主权,因1959年关键日期已固化其归属于中国,所以其采取的任何嗣后利己行为不具有可采性。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印两国为了维持边界的稳定谈签了一系列协定,但鉴于印度依据片面理解的实际控制线,不断在西段部分地区制造各种事端,故我国应对此采取切实有效的反措施,进而为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提供法理和相关证据基础。  相似文献   

7.
由于殖民历史、经济利益等原因,马来西亚与菲律宾围绕沙巴问题在历史上屡屡发生摩擦。该问题已经沉寂多年,但2013年的拉哈达图入侵事件又再次激起沙巴问题。争端对马菲两国以及东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东盟方式"在处理沙巴争端以及类似的东盟内部争端时发挥了一定作用,却也有局限性。本文以沙巴争端为视角,探讨了"东盟方式"在处理东盟内部领土争端时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国家间关系渊源已久,丰富而复杂,历史基因对现实政治的影响重大而直接。冷战后,本地区开始以非意识形态方式尝试融合,在走出相互隔绝、经济人员往来增多的同时,尚未完全消化的敌对与矛盾也日渐细碎化、具象化于现实,原有认知分析框架失灵,形势错综复杂,准确把握、妥善处理难度加大。东北亚要实现与历史的共生,既要有仰望星空般的远大目标,又要有务实高效的政策举措,通过各领域合作成果的持续积累与相互了解的不断深化,最终走向建构主义所说的相互认知与身份认同的重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日韩三国肩负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以来,在国际社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阿富汗在安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重建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阿富汗问题却远未得到解决,尤其是地区有关国家在阿富汗利益分歧及政策冲突已成为影响阿富汗局势好转的重要因素。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撤军在即,阿富汗未来的不确定性更加明显,并有可能引发地区安全形势持续动荡。在此情势下,地区有关国家只有放弃狭隘的国家利益观,寻求彼此利益的契合点,共谋合作,才能促使阿富汗安全形势彻底好转。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在阿富汗战争问题上继承了布什的失误,将不具有连续性的恐怖主义和具有连续性的战争混为一谈,采取增兵阿富汗的方针,战争造成的死伤人数激增,美国已有半数以上的人反对这场战争。奥巴马又将战争扩大到巴基斯坦,遭到塔利班的疯狂报复,恐怖主义袭击遍及巴基斯坦各大城市,巴基斯坦形势恶化。在阿富汗启动和平进程,解决美国和北约撤军问题,成立联合政府,恢复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在巴基斯坦实现停战,是值得探索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世人关注的"世界社会论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1月31日~2月5日,作为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以下简称中国交协)理事,笔者同交协研究人员杜燕凌和朱玲玲应邀参加在巴西阿雷格里港市召开的第2届"世界社会论坛"大会.中国代表首次与会,受到东道主的重视."世界社会论坛"虽然不发表正式文件,但它讨论了涉及全世界基层劳动者及整个人类的诸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美智库有关解决朝核问题方案摘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核问题是美国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也是美推进地区及全球战略的芒刺。自2002年10月朝核危机爆发以来,美学界围绕解决朝核问题纷纷提出各种对策建议和方案。现将美主要智库提出的方案摘介如下: 一、传统基金会提出集安全、经济制裁和利诱为一体的方案。 布什政府必须和日韩两国进行协调以迫使朝鲜履行国际义务,停止核武器的研发,并采取一系列步骤改善半岛的安全环境。美应要求朝鲜做到: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23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奥伦堡观摩稳定—2008战略首长司令部演习期间,向俄军提出了2020年前需要达到多项军事变革的目标,如优化编制体制和军队部署体系、提高俄军指挥系统效率、重视军人社会保障体系等。近期,俄国防部长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尼古拉·马卡罗夫大将也都表示将对俄罗斯军队进行史无前例的改革,以实现军队的现代化,从而使俄在国际政治舞台中的发言更具效力。  相似文献   

14.
1948年,莱顿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的建立,标志着荷兰学者将非洲学科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进行系统研究。50多年来,荷兰已形成以莱顿大学为核心、由国内其他多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广泛参与的跨学科综合性非洲学研究体系。总体上看,荷兰的非洲学研究实力和影响在欧洲享有较高地位,且是“欧洲跨学科非洲研究集团(AEGIS)”的核心。2002~2006年,莱顿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要有3个研究课题,即:经济、生态与脆弱性;文化、政治和不平等;非洲人的行为:跨越时空,解读非洲社会文化变迁。该中心还不定期组织非洲问题研讨会和放映非洲国家的原版电影。此外,…  相似文献   

15.
南非高等教育发展简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国家,也是该地区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之一.本文分阶段回顾了南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以两所著名大学为例剖析了南非高校的体制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东通史简编》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7.
18.
哈马斯     
“哈马斯”(Hamas,Harakat al—muqawama alislamiyya的缩写)即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伊斯兰抵抗运动”,是1945年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简称“穆兄会”)在巴建立的第一个分支机构,从事社会及文化活动。创始人为谢赫·艾哈迈德·亚辛。1978年,亚辛向以色列军事当局申请把“穆兄会”登记为一个非盈利性的宗教组织——“穆加马”(伊斯兰协会),并公开从事宗教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9.
China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CFIS) is a 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corporate body formally establinsned in May 1999 in Beijing. Composed by Chinese senior diplomats, well-known experts and scholars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entrepreneurs, it functio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相似文献   

20.
夏新华 《西亚非洲》2001,44(6):41-42
南非政府为保护日益恶化的环境,近年来通过了一系列环境立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把环境立法与人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其重要意义是宪法确定了环境权为一项基本人权,突出了对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