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社会生成机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公民社会生成具备的条件,它包括国家、宗教、市场经济、组织独立的前提预设;另一部分是公民社会本身构成的要件,它包括公民、自由、组织、行动、公共领域、非营利性等要件构成。公民社会具有不同的逻辑起点,不同的价值理念,因而形成不同的公民社会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即自由主义类型的公民社会、社群主义的公民社会和第三条道路的公民社会。中国与西方公民社会生成的背景不同,构建的逻辑和价值不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理论形态和机制生成。中国公民社会既有公民社会的一般特征,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中国公民社会应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为先导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以对话与和解为原则实现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以宪法为底线构建公民社会;以网络为契机搭建公民社会的平台;以公民智慧为动力源丰富公民社会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一切“平等”都是一定的历史产物。“平等”以一定方式的实现,都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认识一个社会“平等”的质的规定性,首先要认识这个社会的历史基础。国家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机关,当“平等”以一定的方式实现时,必然要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采取相应的形式。以人的依附性为特征的自然经济社会,平等实现的方式是社会特权和政治特权的叠合,它要求国家与社会的合一;以对物的依赖性和交换平等为特征的商品经济社会,平等实现的方式是权利平等,它要求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以对社会生产自觉控制为特征的自由联合劳动社会,平等的实现才是社会平等,它要求国家与社会的新的合一。中国正处于发展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对平等实现的选择,只能是权利平等。它要求否定社会特权化,要求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因之应从各方面促进这一分离,如:确保国家执行“公共意志”;不以公共权力身份介入私法关系;一切公职向社会开放;一切公务活动法律化、制度化等等。  相似文献   

3.
公民社会视域的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蕊 《理论探讨》2005,(3):56-58
公民社会主要是指在一个社会中除了政治系统之外的部分,包括经济、文化等领域。它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公民社会是以社会的自治为基础的,所以它可以使人们的主体意识得以觉醒;由于公民社会是以契约为主要形式的,所以它可以促使人们形成自由平等民主的品质。公民社会包括文化领域,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主要不在于它具有中国独有的民族特色,而在于它是一种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走了一条特殊发展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传统社会主义道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相比较.在社会主义形态、经济条件和历史任务、发展道路和转变过程、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经济形式和经济关系以及政治形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它以特殊的方式摆脱资本的绝对统治,为社会主义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它以人类社会第二阶段特有的经济形式和经济关系完成该阶段的历史任务.这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和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企业目前的市场经济教育应侧重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虽然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有的经济运作方式,但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则应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和我国国情特色。它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从利益上讲,它是为全体人民的利益服务且追求共同富裕;从所有制结构上讲,它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从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的是作为社会的崭新力量的年轻人的几个问题,因为他们是新事物的推进者、拥护者和创造者;年轻人是社会变迁、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结构更新的一种原动力。我的考察是以下述假设为前提的: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青年的发展以及它介入社会变革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鲍德里亚虽主要以一套仿象、内爆、超现实的理论闻名于世,但其真正基础却是他在成为明星学者之前提出的一套社会理论。鲍氏社会理论实为一种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化的另类批判理论。它属于批判理论,因为它像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一样,立足于以彻底否定的态度分析当代西方社会;它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地方在于它先后采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作为基本分析武器。在马克思主义阶段,鲍氏用结构主义把现代社会界定为符号化社会,即由等级性差异系统支配的社会。在后马克思主义阶段,鲍氏用后结构主义进一步把现代社会分为确定性阶段和不确定性阶段,强调资本主义最新阶段的特点是“能指的解放”、“能指的游戏”。  相似文献   

8.
“基层”是一个在实践中制度化程度较低从而常处于变动不居状态的治理层级。它随着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和渗透力量的变化而发生体制性变化,也常常在应对社会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出现大量非制度化的探索和创新。它既呈现出变化性的特点,也内含稳定性的特征。看似矛盾的双重特性由其实践内涵及体制本身的治理属性所决定。“基层治理”指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既共同贯彻国家目标,落实国家的公共政策,也共同制定和维护社会规范,满足社会意愿,实现社会目标。它具有国家性、社会性和中间性等多重属性。国家性指它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层级,自上而下地执行国家意志;社会性指国家意志的贯彻受到社会意愿的约束和社会内生规则的影响;中间性即基于服务国家目标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基层治理在二者的张力中寻求平衡和一致性。国家性、社会性和中间性为当下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认识依据,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党和政府服务体系纵向到底强化基层治理的国家性;二是以社会组织横向到边强化基层治理的社会性;三是以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构建解决基层治理的“中间难题”。  相似文献   

9.
李志雄 《理论探讨》2007,1(3):47-50
亚里士多德的叙事理论是一种建立在古希腊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探讨和以人自身作为研究对象而伸展探究的叙事总结,可分为诗学、伦理学和政治学三个层面上的叙事。就诗学叙事而言,它以协调人自身情感平衡为特色;就伦理叙事而言,它以把握人自身价值尺度为目的;就政治叙事而言,它以维护人自身实践统一为结果。于此,无论是情感还是价值或是实践维度上的活动,都是以人这个主体本身作为对象的一种和谐的自我化解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环境伦理道德作为现代社会新型道德规范,在现代中国,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保障;目前表征和调整的依然是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构成应是一个融合中西且具有民族特色的观念体系;它的实践操作是一个具体的、多层次的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实践在近代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但技术的资本利用性质却使其消极社会后果走向极端,导致了技术与自然、技术与劳动者、技术与社会的分裂和对立,唯一的出路在于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去除技术利用的资本主义社会性质。我国的技术实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体高度自觉的实践,它包含了社会的价值导向和现实的操作手段。总体而言,它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现实着力点,以可持续发展为内在规约,以技术进步与社会建制良性互动为现实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刘爱娣 《学理论》2010,(12):60-61
传统人文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其特点是在各种关系中突出了人的重要性。神人关系上,人对神的实用主义态度;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利用自然为人造福,突出人的价值;社会关系中,强调以人性为基础的社会准则;它将自然、社会和人视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以伦理道德为价值取向,追求人格和道德的完善。科学地审视  相似文献   

13.
一按马克思主义观点,文明时代包括三大奴役时期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三大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征是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成为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多数人没有或很少有生产资料,成为劳而不获或多劳少获的被剥削者。这是文明时代始终存在文明对抗的共同根源。社会主义社会是崭新的社会制度。它废除了文明时代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铲除了剥削和压迫的根源;它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克服了资本主义竞争和垄断而造成的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眼前和长远需求为目的;它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本改变了文明时代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不合理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大公无私的工人阶级上升为领导阶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人与人  相似文献   

14.
一、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无论在条件、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互相排斥的.首先,从条件上说,计划经济是以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即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为基础条件的,而商品经济却必须以生产资料存在不同所有者为重要前提条件.显然,这两个条件是互相排斥的.一个社会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它就排斥生产资料的不同所有制;反之,一个社会存在不同所有制,就不可能有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肯定地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23页)其次,从内容上看,计划经济是以直接的社会劳动为内容的,它一方面是直接的社会劳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是创新知识经济从理论上讲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发表的《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经济 ,并作了比较明确的定义 :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 (智力 )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 (消费 )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比较起来 ,它在未来时代的特征是 :其一 ,高度社会化的信息时代 ;其二 ,以高度社会化的信息为条件的社会智力时代 ;其三 ,以社会智力为主导的高科技时代 ;其四 ,以高技术知识为主导的物质经济的自动化时代 (后工…  相似文献   

16.
腐败,是指生物有机体受到外界有害菌体的危害侵蚀发生的腐烂变质现象。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腐败则是整个社会丑恶现象在社会和政党团体内的集中表现。腐败的实质是社会公共道德的沦丧及行为规范的衰退和堕落,它破坏了党和政府同劳动人民的关系,影响党和政府形象,腐蚀了人们的意志和社会趋向,具有限大的破坏力。腐败主要为政治腐败、社会腐败、权力腐败和行业腐败等。不同层次的腐败具有不同的特点,权力腐败是以权谋私、买官、卖宫、权钱交易、以权代法;行业腐败是以职业优势为非法谋私的手段,如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贪占公共财物等;社会腐败是消费行为的扭曲和人际关系的恶化,如黄、赌、毒等社会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科学社会主义",关键是搞清楚它的科学性。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为理论依据,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的最高目标和实质是普遍的人的解放,并找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和形式;它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和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既善于利用必要的过渡形式和中间环节,也善于采取不同的革命形式和斗争手段。后发展国家可能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证明,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走一条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本国国情的科学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报复社会型暴力事件的发生有其自身的演进逻辑,它不同于一般的刑事案件,所以其治理方式也不能单纯依靠法律来解决.它的发生有社会、家庭、个人三个层面的原因.社会秩序的“失范”,家庭生活的失败,个人特殊的性格特征共同促成了事件的形成和发展.它的犯罪主体多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员;犯罪目的以报复社会、残害社会无辜为主;犯罪手段多采用暴力袭击.此类社会事件的治理策略应该从社会、家庭、个人三个层次着手,各层次相互配合、协同治理,才是最终遏制报复社会型暴力事件的应有之道.  相似文献   

19.
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它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权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基本人权。它包括以生存权为核心内容的适度生活水准权、受教育权、工作权和社会保障权。19至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保障公民社会权利的实践证明,社会权利保障制度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缓解社会不平等进而内在地促进社会团结和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基本目标的社会管理活动中,必须始终树立以人为本、以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为本的理念,构建以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保障为基础的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机制。为此,社会权利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应是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必经之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