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沙尘肆虐 荒漠步步逼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静 《人大研究》2000,(8):29-30
20 0 0年 3月中旬到 4月下旬 ,我国北方先后10余次受到沙尘暴的袭击 ,沙尘暴肆虐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华北大部和黄淮北部地区 ,袭击范围之广、时间之长、频率之高都是历史上罕见的。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 ,平均每周就发生 1— 2次沙尘暴。首都北京2 0 0 0年 10次被沙尘暴“光顾”。沙尘暴刮来时 ,风沙铺天盖地 ,树木倒了 ,广告牌歪了 ,微型车刮得晃晃悠悠 ,行人步履艰难……整个大地灰蒙蒙一片 ,人们戴着口罩也免不了满嘴黄沙。沙尘暴不断向南推进 ,一路刮到济南、武汉、南京。沙尘暴所到之处 ,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4月…  相似文献   

2.
薄茹 《北京观察》2005,(12):12-13
人们都希望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之中,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随之产生.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启动的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几项大型生态保护工程的启动,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久违"的蓝天终于重新出现在北京上空.  相似文献   

3.
《传承》2000,(2)
我国北方地区近来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 ,肆虐的黄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什么是扬沙、沙尘暴与浮尘呢?中央气象台的专家介绍说 ,扬沙与沙尘暴都是由于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而造成的。其共同特点是能见度明显下降 ,出现时天空混浊 ,一片黄色。两者大多在冷空气过境或雷雨、飑线影响时出现 ,北方都是在春季容易出现。所不同的是扬沙天气风较大 ,影响的能见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间 ;而沙尘暴风很大 ,能见度小于1公里。而浮尘是由于远地或本地产生沙尘暴或扬沙后 ,尘沙等细粒浮游空中而形成 ,俗称“落黄沙” ,出现时远方物体呈土黄色 ,…  相似文献   

4.
据气象部门报道连续几次沙尘暴席卷了半个内蒙古及华北、西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而且跨过了长江与1998年4月导致北京地区出现泥雨的那场沙尘暴一样都是起源于蒙主高原尤其是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沙尘暴是一种由强风将地西沙2卷起使天空能见度降低的恶劣的气候现象同洪涝干旱泥石流等灾害一样都能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从直观的角度看沙尘暴是天气恶化干是及荒漠化加剧所致但就本质而言它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中草原森林等植被的破坏而造成的简草说是人祸而不是天灾。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建H以来已发生了数十次沙尘暴其中50年代发生[衣60…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沙暴、尘暴灾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我国沙尘暴发生的区域、条件及近期沙尘暴增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提出防治沙尘暴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干旱与沙尘暴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与沙尘暴预警现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过50年的努力建立了4000多个各类气象站,气象部门开展了干旱与沙尘暴监测、预报预测、卫星遥感监测等工作。中国气象局于2001年3月1日,正式开展了全国沙尘暴预警预报服务工作,2002年成立了第一届全国沙尘暴专家委员会,并筹措资金进行全  相似文献   

7.
强风沙尘暴灾害及减灾对策李福兴,陈隆亨(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1993年5月5日我国西北地区先后遭受了罕见的强风沙尘暴袭击,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系笔者参加林业部强风沙尘暴灾害科学考察的初步总结之一。一、强风沙尘暴灾害...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月,一连几场沙尘暴袭击北京。"满城尽带黄金甲"之时,适逢温家宝总理召开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他颇为感慨地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的会议应该到室外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06,(5):21
人们在向沙尘暴宣战的同时,也对沙尘暴这一现象进行了调侃式的解读,这是否也意昧着人们在沙尘暴的面前已不再是无能为力,而是逐渐由被动慢慢走向了主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启运 《中国减灾》1995,5(1):50-52
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减灾对策徐启运(甘肃省气象局)1993年5月4日—6日晨,在我国西北地区11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发生了一场自1927年以来罕见的特大沙尘暴天气(简称“5.5”沙尘暴),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这场沙尘暴西起新疆准噶尔盆地和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沙尘暴研究方面存在气象条件研究与地面生态环境研究脱节的问题,防治沙尘暴应该天地结合。我国目前已经对沙尘暴的成因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沙尘暴的监测和预报体系也已经初步形成。但真正要做到有风无沙,还需将天空的预报和地面治理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加大生态建  相似文献   

12.
徐娜 《中国减灾》2006,(6):38-39
沙尘暴这个话题,已经谈论了很多年,比较严重的说法是,沙漠已经包围了我们,而沙尘暴只是沙漠向人类居住地进攻的一个前兆……  相似文献   

13.
沙尘暴灾害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风 《中国减灾》2004,(4):58-60
沙尘暴天气成因 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的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相似文献   

14.
当人们还沉浸在春天的欢乐时光中,一场沙尘暴悄然袭击了北京,像是一个警告,又像是一个预言:环境问题将更为严重地威胁人类. 沙尘暴,长途迁徙的环境杀手.每年进入春季以来,沙尘暴愈加肆虐无度,经常一日之间尘沙漫天.  相似文献   

15.
去年春季沙尘暴袭击北京,那几日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蔽日,北京人惊呼:"沙漠离我们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16.
自2006年《辽宁省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颁布实施以来,在省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的积极努力和大务配合下,圆满完成了我省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等相关工作。由于人事变动,部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已不再承担省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在沙尘暴治理中有两个误区,一是不少人认为,防治沙尘暴就是治理沙漠。二是不少人认为,治沙就是造林。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环京津防沙、治沙项目,都只重视植树造林。两个认识误区,导致防治沙尘暴工作,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没有对症下药。林带只是防治沙尘暴的一个措施,即设立风障。沙尘暴重点发生区多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不是森林地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登     
科学家预测今春沙尘暴继续减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日前做出预测:2005年春季,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形势将继续趋缓。这是自成功预测2003年2004年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暴形势后,该所第三次对沙尘暴形势做出预测。据预测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常务副所长王会军介绍沙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10年以来,在人类寓居的这颗星球上,地震、海啸、暴雨、洪水、沙尘暴接连发生,地球究竟怎么了?难道这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真是"玛雅预言"的前奏?抑或是美国大片<2012>的"预演"?  相似文献   

20.
卞吉 《中国减灾》2010,(7):54-54
又是一年青草绿,春天的脚步悄悄来临。然而,恼人的沙尘暴也会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侵袭我们。3月至4月,是我国北方地区强沙尘暴天气的高发时段。狂风卷着沙尘,不仅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危害,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恶劣影响。沙尘暴除了大风之外,还混有大量的尘埃颗粒、花粉、细菌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沙尘暴被认为是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