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家族经营及其发展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家族经营为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家族经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南亚华人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与传统上的家族经营相比较,华人企业集团已经吸收了很多现代的企业管理经验,经营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4月份在印度尼西亚棉兰发生的劳工抗议活动迅速升级成反对华人的骚乱。当局势平静下来时,有一个华人商人被打死,另有150家华人经营的商店以及汽车和房屋被毁。在菲律宾,1992年以来绑架分子劫持了100多名富裕的华族商人。现在华人儿童的家长不得不派武装保镖护送他们的子女去上学。 这些事件加上最近华人纷纷把资本投向中国,从而提出了一个关于整个东南亚的华人前途这一严肃的问题。华人融入东南亚并为当地所接受的情况如何?他们内心是否还  相似文献   

3.
李兴 《东南亚》2002,(1):16-20
东南亚国家华人中小企业众多 ,相对华人大企业来讲它们影响较小 ,但它们却在华人经济和当地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其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和有效的控制性 ,经济繁荣时期 ,它们表现出很强的活力 ;经济低迷时 ,却难以抗拒风险。金融危机中 ,印尼 90 %以上的华人惨淡经营的中小企业被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社会骚乱破坏 ;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国际化程度较低的华人企业也遭到了较为严厉的经济整肃。很多人把华人中小企业低抗风险能力归咎于传统的家族经营管理模式。本文从产权与控制权及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关系方面 ,对华人中小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区域化进展,东南亚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进行跨国经营活动的企业集团越来越多,跨国经营的范围和规模也越来越大,以至形成为企业集团经营的显著特点之一。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也是东南亚企业集团尤其是华人企业集团进行跨国经营的重要投资地,近年来的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人们尤为关注。然而,由于东南亚华人的历史文化背景,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的投资又引起了不同的议论甚至指责,给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跨国经营活动蒙上阴影。因此,正确地认识和系统研究这一问…  相似文献   

5.
引言东南亚华人妇女的历史是一部比较短的历史。尽管中国人移民菲律宾的历史悠久,但许多来菲的商人或劳工都把妻子和亲属留在中国。在西班牙统治期间,由于几乎完全没有华人妇女,使得华人男子与菲律宾妇女的异族混合婚姻占了很高的比例:这一直是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甚至晚至1903年,人口普查的数字仍然显示,在菲律宾大约41,035名华人中,只有517名妇女,男女性别比例是1,000:13。据说,当时在马尼拉的大多数华人妇女是妓女或姘妇。这些妇女中的许多人(40%是在14岁以下)有可能是作为“妹仔”亦即婢女被带入境的。  相似文献   

6.
80年代开始,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海外投资迅速发展。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华人企业集团的海外企业受到严重波及。此后,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对海外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重组与结构调整,以摆脱经营困境,重振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东南亚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作为东南亚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随之迅速兴起,并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是战后海外华人资本逐渐走向成熟阶段的显著标志,同时也是海外华人资本发展规律必然反映。所谓华人人企业集团,是指以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华人企业群体。东南亚各国没有专门的企业集团的法律规定,因而难以准确界定华人企业集团的标准。另一方面,许多华人企业存在着与其他资本合资的形式。因此,华人企业集团一般是指以华人控股为主、由拥有雄厚资本实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王勇辉 《东南亚》2003,(1):54-58
在东南亚经济发展过程中 ,儒家文化一直是一种内在的双向驱动力。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 ,东南亚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独有的家族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兼有稳定性和脆弱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儒家文化将同其它多种文化不断地交流与融合 ,东南亚经济发展模式也将呈现出开放性、多元性和科学性等特点。一、儒家文化构建东南亚经济模式的径程1 儒家文化促使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的兴起。 2 0世纪 ,东南亚华人经济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的过程 ,许多实力强大的华人家族企业纷纷兴起 ,这些华人家族企业成为“大中华经济圈”的举足轻重的一部分。① …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地区,目前约有2000多万人,约占海外华人总数的70%。早在唐代,史籍就有华人移居东南亚的记载,但大规模的移居是在鸦片战争、特别是19世纪末以后。华人移居东南亚的潮流,到本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东南亚国家相继独立才结束。 东南亚华人作为一个整体,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本世纪30至70年代,是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最快最大的历史时期。在这半个世纪的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华人政策日益缓和、宽松,华人社会总体比较稳定,继续呈良性发展态势,各国华人积极参与当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虽然世界经济低迷对东南亚各国影响较大,但各国华人积极应对,改进经营管理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加强与中国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一提到东南亚华人,给人以最突出印象的就是他们不论过去或现在,大都从事贸易和商业活动,可谓是“三个华人,二人经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华人不仅经商多,而且在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商业领域中占主导的地位,掌握着这些国家货物流通的命脉。譬如,长期以来新加坡、马来西亚90%的商业由华人经办,菲律宾有40%左右的出口贸易是通过华人来完成的,泰国地方的中、小商业网点几乎全部由华人或华资所建立,在华人人数较少的越南,在1975年南北统一以前,西贡大约60%的商业活动是由华人经营的。据统计,1985年在东南亚2000万华人和华侨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所从事的职业直接或间接地与商业有关,东南亚地区1500—  相似文献   

12.
自去年7月以来,东南亚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至今尚未平息。这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对迅速发展的东南亚华人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当地华人经济的发展前景引人关注。一、金融危机前迅速发展的华人经济80年代中期后,随着东南亚经济的迅速起飞,作为当地民族经济有机组成部分的华人经济取得空前的发展。各国华人企业的经济实力急剧扩大,经营结构日趋多元化,海外投资不断扩展,它们在当地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十年,东南亚华人经济实力日益壮大,尤其是华人企业集团的迅速兴起。在印.尼,70年代华…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国家对华人经济的限制一直是过去(往往是成功的)华人经济活动和一些新独立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及其把华族(无论加入其国籍与否)看成异己分子的倾向之间互相对抗的结果。下面的历史评论将摆出与此有关的某些事实。(一)华人不是这个地区的新移民,因而不是真正的外侨。(二)华人同那些从西方来的新移民不一样,从来就没有认真地试图在东南亚建立政治殖民地。长期以来,他们一直在东南亚活动舞台上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主要是在经济方面。华族的定义华族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诸国是我国的近邻.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交往历史悠久,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华侨、华人是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互利互惠关系的桥梁,历史上,华侨把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历史文明和文化传统传入居住地,为当地的社会进步、经济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后,华侨、华人则以雄厚的经济实力、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广泛的地区与国际商贸联系网络,为促进祖国经济的腾飞,竭诚奉献,建树良多。厦门经济特区开改革开放之先河,对世界华侨、华人的地位与作用有更为深切的认识。当前正值特区第二次创业之际,进一步加强对华侨、华人…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经济活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一直是东南亚华商投资与从事商贸活动的中心,也是东南亚与中国大陆进行经贸联系的中介,1980年代以来,香港更成为东南亚华人企业投资中国的桥梁。二战后,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投资额越来越大,东南亚华人资本已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华商在港企业造成了大冲击,但是大多数华人在港企业还是克服困难,度过了难关。  相似文献   

16.
华侨华人社团在东南亚及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华人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它是华侨华人报刊杂志、华文学校及华人企业经贸网络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之一.早在1900年,印尼华侨华人正式成立了近代印尼第一个华侨华人社团——巴城中华会馆.  相似文献   

17.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前身为1979年2月成立的印度支那研究所,当时是我国唯一专门研究印支三国现状与历史的综合性科研机构,1989年5月该所更名为东南亚研究所,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东南亚地区。20多年来,东南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辛勤耕耘,在东南亚研究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为繁荣我国的东南亚研究,发展和扩大我国对东南亚开放,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东南亚所下设越南、东盟、国际关系、华侨华人、综合等5个研究室及编辑室、资料室。主要研究方向:历史学(东南亚史,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国际经济(东南亚经济)、国际政治(东南亚政治与法律)、华侨与华人(东南亚华侨与华人、广西籍华侨华人的历史与现状)、民族学(东南亚民族、壮族与泰族、老族等民族的历史关系)、区域经济(对外开放、边境经济、北部湾经济圈、华南经济)。  相似文献   

18.
由于泰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和泰族对外来民族的融合性,在泰国特定社会经济结构的背景下,泰化华人就在泰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家族持有和经营的形态形成相当数量的企业集团。这些华人企业集团对泰国经济发展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它们是泰国华人经济活动的主体。这个经济主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研究课题。虽说如此,但此课题却有一些相当棘手的问题,首先是资料问题。有关泰化华人企业集团的信息资料甚少,况且,资料本身还有不全面、不精确和不及时的缺点。其次,作为东南亚企业集团的一个共…  相似文献   

19.
冯立军 《东南亚》2005,(4):45-49
一郑和去世己近六个世纪,但他以及他所从事的伟大航海事业在东南亚华侨华人中仍然有着深深的影响。600年来,郑和的名字几乎成了东南亚华人社会中祖国的代名词。在东南亚,许多华人、华侨和当地人谈起郑和就肃然起敬,称郑和是伟大的和平使者,具有泱泱大国的风范。在东南亚一带至今仍保留着许多郑和的遗迹: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山,在三宝山下有三宝井,井旁是后人为纪念郑和而修建的三宝亭,亭内供奉郑和神主,常有人前去烧香祈拜。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及另一城市怡保,据说也有三保庙。①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相传古时有纪念郑和的三保…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80年代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亚洲的发展便逐渐吸引了全球的视线,ZI世纪也被认为是“亚洲的世纪”或“亚洲太平洋时代”,而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华人经济在内的中国经济和海外华人经济又被认为是亚洲经济成长的动力。其中,华人(华裔)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经营活动尤其引人注目,甚至“令全世界的产业界‘惊叹”’”。在这样的背景下,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探讨亚洲企业集团、华人企业集团发展和经营问题的论著也多起来了。90年代以来,陆续有研究亚洲、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专著问世,还有一些介绍华人企业家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