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玮 《中国民政》2011,(11):58-58
山东省博兴县实行县、镇(街道)、社区居委会三级管理模式,规范低保档案制度。一是从接受低保对象申请、进行人户调查、严格审核、公示审批的过程中,按照有关文件和时间办理,做到档案收集工作不拖拉不延误。二是入户调查、进行资料收集,对所见、所闻、所听能证明其申报人贫困,并与低保政策规定的条件要求对应。三是城乡低保资料实行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10,(3):23-23
陕西省民政厅、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临时救助制度建设的意见》(陕民发[2010]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临时救助对象的范围、救助标准以及申请审批程序等,并在资金筹集与管理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意见》明确救助对象为城乡低保边缘群体;遭遇临时性、突发性特殊困难的城乡困难家庭;经当地政府认定需要救助的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按照分类施救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07,(7):24-24
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建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黔府发[2007]15号),明确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意见》对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保障标准、保障范围、申请审批程序、申请对象家庭收入核查和补助水平的确定、低保金发放、保障对象的管理以及保障资金的筹集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蒋碧瑜 《广东民政》2008,(12):54-54
为妥善解决高要城乡困难居民的实际生活问题,确保城乡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而降低,切实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的生活保障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局稳定,根据省人民政府有关精神,结合高要市实际,经市政府研究决定,高要市从2008年12月1日起提高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相似文献   

5.
(一)加大低保投入。今年省财政低保资金从去年列支的500万增加到5000万元,各级财政也相应增加了"低保"资金的投入。(二)确保低保重点。将中央和省属企业,尤其是远离城镇的军工、矿山等企业符合条件的贫困职工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优先实施保障。特别是特困职工家庭,以及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作为工作重点。(三)逐个审核低保对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强化审核工作。(四)公开保障对象。将最低保障金数额、保障对象人数等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做到政策公开、资金公开、保障对象公开。(五)对低保对象实行微机管理。争取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六)按时发放保障金。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政报》2009,(9):38-39
第一条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见内政发[2005]1号文件,以下简称《城市低保规程》)和《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见内政发[2007]57号文件,以下简称《农村牧区低保规程》)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妥善解决城乡贫困居民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短讯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广西百色市出台《关于在全市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对建立全市农村低保制度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科学确定农村低保对象和标准,规范农村低保对象的申请、审批程序和保障金发放办法,以及如何筹措农村低保资金等进行明确规定。从2007年1月起,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特困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百色市民政局)湖北省当阳市民政局对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情况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各地困难群众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8.
低保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整套统一的管理机制和规范的工作程序。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三规范”的做法:一是规范政策标准。以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建立和实施城市(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依据,市、县(币)统一制定出台了城镇居民低保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对保障对象、保障金的计算发放、各项审核、审批程序等都做了明确、统一规定和界定,使低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规范档案管理。按国家、省档案管理标准的要求建立了市、区、街三级最低生活保障管理网络。全市对档案柜、档案盒以及…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政报》2011,(10):30-32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城乡低保按标施保工作是自治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以城乡低保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201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按标施保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内政发[2010]12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山西省晋城市民政局制定《晋城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规程》。具体内容:一是建立健全城乡低保管理网络。健全县、乡、村三级低保管理服务网络。对低保工作者从法规理论、政策规范、操作程序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定期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加快低保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低保信息系统覆盖到每个村,实现低保信息县域内共享。  相似文献   

11.
袁正玉 《中国民政》2012,(11):58-58
湖北省郧西县民政局健全完善城乡低保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一是严格申请审批程序,公开公正确定低保对象。城乡低保审核、审批工作始终坚持“严把人口、敞开出口”的原则。在低保对象纳入过程中,按照本人申请,村(社区)人户调查和开展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和公示,县民政局评议、审批、公示的程序办理,  相似文献   

12.
为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2013年,泉州市调整提高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市财政预算安排城乡低保资金1210万元,覆盖全市13万城乡低保对象,进一步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11,(12):23-23
近日,青海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建立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的意见》(青政办〔2011〕273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规定,享受生活补贴对象为具有本省户籍,未享受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本人无经济收入且残疾等级为一级或二级的重度残疾人。补贴标准为,城镇每人每月100元,农村每人每月50元。《意见》明确,重度残疾人本人或法定监护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并出具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等有关证明材料,填写《重度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审批表》,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审核同意后,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政报》2011,(3):14-18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我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城乡低保制度)实施以来,在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以城乡低保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现就推进按标施保、加快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吴凯 《中国民政》2009,(12):56-56
四川省平昌县全面开展城乡低保普查工作.主要采取分片包干、集中审核的办法.由县低保办与街道(乡镇)、村(居)委会低保工作人员组成9个低保普查小组对全县6295户16928人城市低保对象和18885户56356人农村低保对象进行走访、调查和核实。  相似文献   

16.
刘廷智 《当代广西》2012,(10):58-58
贺州市八步区近年来全力提高低保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有效保障了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烟台市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对衣村低保资金负担原则作出了重大调整,强调农村低保资金要按照“分级负担、多方筹措”的原则,由市、县、乡列入财政预算,市级财政对财政比较困难的县市区和重点库区所在地给予20%的补助,有条件的村应为农村低保对象提供一定的服务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樟树市民政局多措并举,确保全市城乡低保资金发放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全面推行民主评议制度,并将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宣传标语及拟新增低保对象在市电视台滚动播出.接受全市人民的监督: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成立城乡低保资金发放专项治理工作协调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负责日常工作。同时,  相似文献   

19.
城乡低保工作的对象在基层,根基在基层,实效也体现在基层,需要依靠市、镇、村(居)三级支持和各相关部门、单位配合。事实证明,只有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低保网络体系,理顺低保工作机制,配齐配强低保工作队伍,适当安排工作经费,才能保障低保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江西政报》2006,(13):I0004-I0004
2003年起,我省各级民政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困难群众救助的长效机制,形成了低标准、广覆盖,适度救助、适时提标,重制度、网络建设的工作特色。一是领导重视,构建惠民工程。2003年,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低保机构,配备工作人员325名。2004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的文件,全省90%的市和70%的县(市、区)制定了实施方案。到2004年底,全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二是加大投入,管好用足资金。2001年到2004年,全省投入社会救助的资金从2亿多元增长到7.1亿元,翻了近两番。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从27元提高到6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