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字典解释是"表示同意"的意思.古代公文往来,官员只需在上面写上一个"诺"字(也叫画诺).它可以表示"同意",可以表示"知道了",也可以表示"先这么办着",还可以表示"这事先放一放".总之,下属怎么理解都行,怎么办都可以.所以古代官员为官时间一长,许多人就只会画个诺,而不会干别的.  相似文献   

2.
丁金华 《党政论坛》2011,(22):22-22
盖叫天是中国当代著名京剧演员,是南派武生创始人李春来的嫡系传人。有一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艺术指导兼导演崔嵬邀盖叫天出演戏剧电影《武松》的主角,艺术界与表演界的名家联袂,组成黄金搭档,大腕一出场,邡水平自是了得。  相似文献   

3.
盖叫天是中国当代著名京剧演员,是南派武生创始人李春来的嫡系传人。有一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艺术指导兼导演崔嵬邀盖叫天出演戏剧电影《武松》的主角,艺术界与表演界的名家联袂,组成黄金搭档,大腕一出场,那水平自是了得。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开机不久,剧组就停工了。原因就出在导演和主  相似文献   

4.
北京西站的建设,继北京许多新建筑顶上加盖仿古复古的小亭子以后,加盖了一座同样是仿古复古的“超级小亭子”——同整座建筑比像小亭子,跟中国古建筑中的任何一座名亭比,都是特大号了。据说这是落实所谓“夺回古都风貌”口号的产物,是当时独揽北京市大权的陈希同直接干预的结果。假如不是他大权独揽,就不可能把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硬加到设计里面去,就不可能力排建筑师、工程师正确的众议,一意孤行地付诸施工,为此增加八  相似文献   

5.
正一顶迷彩帽上镶嵌着一枚五角星,一件采访衫背后写着一行猩红字:雷锋摄影团。肩上挂着照相机和小型摄像机。从9年前他退休到现在,这副"标准行头"就一直陪伴着他。熟悉他的人见到这身"行头"都会热情打招呼:"老孟,今天又去哪儿摄像啊?"他叫孟庆章,今年69岁,从"中国石油"退休后,他的人生就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新年话日历     
爆竹声声辞旧,日历页页迎新.时间如流水,转眼到年尾.犹如中秋佳节要吃月饼,新婚洞房贴红双喜字,一跨进新年门槛,家家户户都要换一本新日历.说起日历,人们天天见面,一点也不陌生,但日历中的许多趣话恐怕就鲜为人知了.这种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可供查考的历书,一年一本,每日一页.它在古代被称作"历日"、"历本"、"时历",皇帝使用的历书叫"皇历".清代乾隆时,因为乾隆皇帝名叫"弘历",为了避讳,历书又改名为"时宪书".古代的皇历与今天的日历有所不同,大约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朝廷史官将一年的日历分为12册,每册一月,页数和日数相等.每一页上写月份和日期,由服侍皇帝的太监每日在日历页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每月月终,先交皇帝过目,然后再送史官存档.史官便按照日历所记载的内容,结合朝廷和国内各地发生的大事,编写"国史".往后,为了便于皇帝祭祀祖先,又在皇历上加上了天干、地支、月令、节气及黄道吉日等内容,使皇历增加了实用性.朝廷许多官员觉得这样的日历不错,于是竞相仿效,编制供自家使用的日历.  相似文献   

7.
一位名家说过:读书治学"脑袋要动,屁股要定".历史学家范文澜亦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两位名家的两句名言,与顾颉刚的治学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顾颉刚,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学识渊博,在学术上颇有建树.他曾将自己的读书治学经验归纳为四个字:"天圆地方".  相似文献   

8.
十年动乱期间,不少单位的领导班子里常常有一些特殊的分工:除了抓日常工作以外,还有专门负责参加"学习"的(那时搞评法反儒、批林批孔、评《水浒》,学习任务特多),叫"学习干部",还有专门负责参加劳动的(那时,干部星期四要参加劳动),叫"劳动干部".好在机构臃肿,称呼上也随便,统称为"负责人"即可,于是,对付种种形式主义也算是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9.
要对历史对文化心存敬畏,不能够肆意过度开发滥用,更不能将其当成赚钱和政绩的卖点与砝码前一阵子,北京有一家"晋中老区根据地"的餐厅,很有些热闹。大厅刷着"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包间修成地道,冠名"狼牙山";招呼客人一律喊"首长好";上的烤排骨不叫排骨改名叫"定州革命节节香"……花样翻新,不一而足,语不惊人誓不休。商家经营,历来讲完的是创新,一招鲜,吃遍天。但过去知名的餐厅更为注重的是菜品的创新,即要拿出自己  相似文献   

10.
《各界》2009,(12)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内战、联合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  相似文献   

11.
帝舜年老快退居二线时,也开始找接班人. 他比帝尧还倒霉,找谁谁也不干.一个叫善卷的说:"我衣食无忧,自得其乐,干嘛要给天下人干事,你根本不懂我的心".说完,逃进深山,后人传说他躲进了今天江苏宜兴的"善卷洞".  相似文献   

12.
刘某现年38岁,近来由机关科员,提升为某街道的"三整顿"办公室负责人,经管该街道的交通、市容、建筑物的整顿工作.刘某被提干的信息不径而走,传向亲友.1986年11月间,辽宁家乡的姐、哥先后给刘来信,托刘安插二个外甥女和一个侄女来沪就业.刘某感到事情不太好办. 第二天,刘某在自己的小办公室里盘算,突然失声叫道:"有了".原来他想到了昨日来此请求减免罚款的个体户施某,"既然我管得着他,他能奈我如何?"刘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千截难逢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21,(2):34-35
入冬以来,极寒天气轮番来袭,大江南北一齐喊"冷".各地纷纷发布寒潮预警,最低气温频创新低,人们深切感受到这个冬天的凛冽寒意. 天寒地冻、疫情未散,但辽沈大地上的人们却在用不同的方式守护着"城市温度". 1月6日下午,一个画面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感动了万千网友.  相似文献   

14.
宏图 《瞭望》1991,(29)
名医、名票何时希先生《梨园旧闻》记武生名家盖叫天曾陪一代宗师杨小楼演《莲花湖》,或以为杨著厚底靴必不能逮“短打”盖五之迅捷。其实不然,于腾挪搏斗间,杨却快人半步,使对手每每无所措手足。此无他,全在杨“脚下无废步”。 演剧、为文,虽曰二事,其理则一。有识者早已指明“为文之道……曰‘割  相似文献   

15.
“双抢”     
正在我的家乡湖南岳阳市,水稻一般种两季。7月早稻成熟收割后,得立即插上二季稻,还务必在立秋前将秧苗插下。如果晚了,收成将减少,甚至绝收。才二十天左右的工夫,抢收抢种,所以叫"双抢"。记忆里,它是维系所有农家生活命脉的繁重劳动的代名词。"双抢"时,要举家上阵,从七八岁开始,家乡那片贫瘠的土地就留下了我儿时的瘦小身影。天刚朦朦亮,我在大人由轻到重的呼唤声中醒来,揉着惺忪的睡眼,很不情愿地从蚊帐中钻出来,慢吞吞地走向屋后的茅房。接着,听着大人的唠叨,喝下几碗粥,赤着脚跟在大人背后,"双抢"期间的一天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6.
郑洁 《理论探索》2007,3(5):46-49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在"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着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行程2万公里,历时70多天,一对年过半百的华侨夫妇用车轮丈量着一片神奇的土地,用车轮承载着如火的情怀,用车轮追逐着一个民族的梦想. 2007年9月9日,旅澳华侨宿陲婴和丈夫刘安兴带着印有中国印和奥运五环标志的宣传旗,从墨尔本启程,开始了"寻梦之旅".  相似文献   

18.
“针眼儿风波”近年来各报纷纷扩版,副刊和周末版增多。很多作家,包括我在内经常被编辑追着给这些副刊和周末版写一些小文章,过去叫报屁股文章。写这些文章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女作家。这些文章中有写喝酒的,有  相似文献   

19.
北宋时期,中国出了一个非常有名气的大文人苏东坡,真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写的诗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被天下文人称为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连他的政敌王安石读苏东坡书,也竞拍案称奇;欧阳修吟苏东坡诗后自言自语地说: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相似文献   

20.
暗示力     
一天,史瓦布先生去厂房巡视,无意间发现一伙工人正围在墙角抽烟,而墙上却明确地写着"严禁烟火"4个大字。他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并没有对他们当头棒喝,而是悄悄地走过去,给每个人都递上一支烟,然后才若有所指地说:"走,大家还是到离厂房远一点的地方抽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