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众所周知,今天未名湖畔的北大是当年燕京大学的旧址,燕京大学的创始人司徒雷登的遗愿就是能将他的骨灰埋在燕园,历时数十年,几经周折,这个简单的遗愿最终还是没有实现。如果说燕京大学已在近一个甲子前消失在历史的深处,未名湖是北大所在地,“北大之父”、举世敬仰的蔡元培校长归骨北大,应该是没有问题了。遗憾的是多少年来,多少北大校友、知识界人士不断呼吁,同样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月勤 《各界》2008,(3):2
1917年1月11日,蔡元培正式致函教育部,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文后附履历一份:陈独秀,安徽怀宁县人,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毕业,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3.
胡军 《民主》2014,(3):56-56
<正>作为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但影响了北大百余年的历史,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进程。直到现在,蔡元培的大学理念依然有其先进性,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917年1月,蔡元培出掌北京大学,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这场改革极大地震动了当时在中国讲学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在离开中国前夕,杜威曾对胡适说过这样的话:"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  相似文献   

4.
王长才 《民主》2012,(1):47-48
南京扬子江北岸的古镇浦口,曾有许多伟人在此驻足,毛泽东便是其中的一位。毛泽东的浦口之旅发生在哪一年?据他自己回忆,是1919年的初春。那一年毛泽东26岁,上一年9月底,由他的伦理学老师、后来的岳父大人杨昌济先生介绍,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引荐,经北大校长蔡元培批准,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月薪8块大洋。  相似文献   

5.
伟人有言: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最近读书看报,了解到几桩有关出国考察的事,在脑子里粗粗作了一下比较,发现那些看上去似乎不相关的事,有时却像一面镜子,竟然照出那么多世情事理来。 在《蔡元培与北京大学》一书中,冯友兰先生有这样一段回忆:1921年,蔡元培以北大校长的身份到欧洲和美洲参观调查。蔡先生从  相似文献   

6.
吴军 《瞭望》1994,(36)
本世纪初,蔡元培先生以宏大的气魄广聘名师,奠定了北京大学近百年学术文化优势的基石.当时汇集北大的知名学者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其后的30年代和50年代,北大又陆续增加了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大师学者.人才荟萃,方使北大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执中国学术文化之牛耳.然而,今日北大的人才优势隐含着危机:四分之三的硕士专业需要在10年内补充新的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到1994年底,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将有48%退出一线,到1998年,将有80%的教师到了退休的年龄;现有的博士生导师,一半以上在2000年已不能在第一线工作,至少需要补充200名以上新的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7.
正人物简介蔡元培(1868-1940),字孑民,浙江绍兴人。中华民国成立后,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欧洲,1916年底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对北大进行整顿和改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相似文献   

8.
《各界》2012,(8)
1907年,已40岁的蔡元培留学德国,在以“实干精神”著称的“莱比锡大学”从事心理学、美学、哲学研究。其间,蔡元培发现德国的六学管理十分民主。校长和各科学长由教授会公选,每年更迭一次。  相似文献   

9.
郦千明 《各界》2014,(1):31-32
1931年秋,28岁的梁宗岱结束在法国的7年留学生涯回国。不久,他到北京大学任法文系主任兼教授。他的聘书照例由校长蒋梦麟签发,但可以肯定的是,若没有文学院院长胡适点头同意,他就不可能进北大,更不可能一去便坐上系主任的交椅。梁宗岱自己也承认,刚进北大时,“胡适之对我很客气,把法文系交给我”。  相似文献   

10.
张彦林 《各界》2013,(10):11-14
陈西滢,名源,字通伯,笔名西滢,师友常以通伯先生称之.他十余岁赴英求学,历时十载,得到泛游欧洲寻觅才俊的蔡元培赏识,随邀聘为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在北大他与留欧诸君王世杰、周鲠生等发起创办《现代评论》,开辟"闲话"栏目,以"西滢"笔名发表"闲话"倍受关注,后结集《西滢闲话》出版,一版再版,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11.
1949年1月风云变幻之际,擅长研究魏晋宗教哲学的知名学者汤用彤在胡适力荐下,出任北大校务委员会主任,相当于“留守校长”一职。1951年转任副校长,职权有限,并没有分管学校教学工作,多少管一些陌生的基建等边缘事务,但总体境遇似乎比马寅初校长还要好些。北大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文重1953年初春告诉来访的上级统战部门人士:“相对来说,汤副校长在职权问题上还是解决得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世纪中叶以前,我国出现过多位卓越的教育家和德高望重的大学校长.他们博学多识,情操高尚,为国育才呕心沥血,深受学子们的爱戴.蔡元培、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是这方面的代表.而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也应在其列.  相似文献   

13.
张家康 《各界》2008,(1):76-77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蔡元培受命为教育总长.蔡元培和鲁迅虽都是绍兴人,却从未谋面,然已是神交久矣.蔡元培履任之初,便委托许寿裳参与教育部的筹组工作.……  相似文献   

14.
给自己清零     
有一位北大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哈佛大学的校长来北京大学时,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年他向学校请了三个月的假,然后告诉自己的家人,不要问我去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5.
在大半生经历中,我最崇敬的是我大学时的校长马寅初先生。因为他不仅有学识,有思想;而且有正气,有铁骨! 一早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就钦佩马寅初先生。我从书刊上得知,他与陆游、秋瑾、蔡元培、鲁迅同乡(皆生于浙江绍兴),是191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1919年北京大学第一任教务长。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重庆不顾生命危险,讲演着文揭露四大家族发国难财,蒋介石对他又恨又怕,秘密把他关进贵州息烽、江西上饶集中营长达两年之久,尔后又将他软禁于重庆歌乐山家中……铁窗生活与软禁岁  相似文献   

16.
胡志金 《各界》2022,(2):17-20
1946年7月,胡适就任北大校长,他在履历卡"出身"一栏赫然填上"梅溪小学、澄衷中学、中国公学".这三所学校,承载了胡适沪上求学的美好回忆,成为胡适一生的珍藏! 澄衷中学的前身,是由清末著名实业家叶澄衷于1900年捐资创办的国内第一所班级授课制学校——澄衷学堂.1905年春至次年秋,胡适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最美的青春时光....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受单位公派到北京大学进修两年.人们常说"北大的空气也是养人的",撇开北大的学术不谈,单就北大校园本身的魅力而言,就足以熏染滋润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的灵魂.走在北大洁净的林荫小道上,郁郁葱蒽的树木令人神清气爽.在北大校园,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未名湖畔,碧绿的湖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荡漾着细细的波纹,岸边倒垂的杨柳与湖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相似文献   

18.
章玉政 《各界》2014,(5):20-23
胡适先生曾担任过两所大学的校长,一所是众所周知的北京大学,另一所则是早已湮没无闻的中国公学。对于胡适本人来说,北大校长的辉光固然令他骄傲,但他执掌中国公学两年的过往却同样是一份荣耀、一份牵挂。值此中国大学纷纷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之际,胡适当日的治校理念或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各界》2012,(5)
蒋梦麟(1886年-1964年)愿名梦熊,宇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自1919年至1945年,蒋梦麟在北大工作720余年。1964年病逝于台北。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学前身是1898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虽改名为北京大学堂,但仍保留着前清老爷式的作风。有钱的学生只想混毕业文凭,学监与教员中不学无术滥竽充数者,比比皆是。蔡元培担任校长后,立即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聘请全国一流的专家、学者任教授与讲师。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