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11,(12):55-56
孙立平在9月26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人们的生活状态如何,人们能不能在生活中获得一种幸福感,与社会生态的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好的社会生态应该能够给人们提供机会和希望。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好的社会生态首先的含义就是能够给更多的人提供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北京日报》日前刊登刘尚希的文章说,社会领域的改革指向是平等,也就是实现社会平等。没有社会平等,经济改革、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就无法向前推进。现在,推进社会改革,有两个重点: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10,(4):57-58
<正>魏英敏在1月25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几乎妇孺皆知。人们普遍接受了这个原则,并按这个原则行事。利益最大化,不只是经济原则,它已成为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8,(9):47-47
李抒望在7月28目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文章,历来被认为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时至今日,“党八股”的种种表现不仅没有绝迹,而且时常乔装打扮、改头换面,招摇过市,举要如下:“注水文章”:作报告写文章,洋洋洒洒,本来一千字就可以讲清楚的问题,硬是拉长到洋洋万言;五分钟就可以讲完的话,一定要短话长说,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3,(10):58-59
邱炜煌在8月12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当前干部队伍突出存在"琢磨事不如琢磨人"的投机心态。其具体表现有:一是琢磨领导,博取信任。有的信奉"做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拍得好",领导爱听什么就说什么,努力成为上司的"知音";有的鞍前马后、殷勤服务,揣摩领导意图,掌握领导爱好,让领导觉得自己"贴心";有的信誓旦旦,谁有权就听谁的话,谁得势就成为谁的人,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5,(1):55-56
徐立星在11月5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说,中央第二轮巡视反馈情况近日陆续公布,其中“能人腐败”问题广受关注。以官方通报形式剑指“能人腐败”尚属首次,但在实践层面,这一怪象可谓困扰已久。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1,(9):63-63
据《北京日报》报道,费孝通先生曾把中国农村称为“熟人社会”。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常年离土离乡,农村日趋“空心化”,农村的“熟人社会”形态已悄然发生变化,“无主体熟人社会”日渐形成。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6,(12):56-56
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社会经济》课题组在11月13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近年来,国外出现的“社会经济”这一新型经济形式,为西方国家带来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新出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法国经济学家蒂埃里&#183;让泰最早提出“社会经济”的概念。他认为:社会经济不是“以人们衡量资本主义经济的办法即工资、收益等来衡量的。它的产出是把社会效果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结合在一起的”。此后,美国学者杰里米&#183;里夫金将社会经济进一步界定为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中的经济形式。并且强调社会经济将是人们进入后市场时代的必然选择。由l于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公益事业、广泛的志愿参与和自由平等的交往原则,使得社会经济能更有效地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救助弱势群体,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各种政府不为、市场难为的社会服务工作。它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安排弱势群体就业。其二,以人文关怀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宗旨。近20年来,西方国家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非政府非营利部门的壮大和志愿行为的涌现。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弥合了社会裂痕,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9.
《北京日报》日前刊登文章说,“底线伦理”,即道德“底线”或基本规范,是相对于较高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来讲的。不管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价值目标。都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6,(3):48-48
舒圣祥在2006年第三期的《人民论坛》上撰文指出:据《北京日报》报道,“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在中央党校学习的百余名地厅级领导干部进行问卷调查,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领导干部对2006年哪些方面的改革最关注?结果显示:在“第一关注”一栏中,领导干部最关注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其次是“机构人事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日报》日前刊登包心鉴的文章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公民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这是“权利本位”。与“权利本位”相对的是“权力本位”。回望以往,某些改革不够彻底不够到位、人民群众不够满意的根本原因,是游离了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和调动全体人民积极}生这一根本前提和根本目标,改革仅仅局限在机构内部,成为部分人的权力再分配。  相似文献   

12.
侯莎莎 《党课》2020,(5):90-9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全国掀起了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根据《北京日报》1956年1月26日报道,《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正式提出“除四害”这项重要任务。纲要中要求,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5年、7年或者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  相似文献   

13.
刘裕  王东升 《实践》2011,(9):22-22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同时应当看到。在我国由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这一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阶层分化十分迅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许多社会问题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4.
程中培  乐章 《求实》2020,(2):65-75,M0005
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是我国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构建基本生活需要标准,关键在于瞄准相对贫困目标、构建福利认证标准和消除社会排斥状态。基于人类需要理论和国外基本需要战略等相关研究,应以民生保障、适度普惠、多维满足和防止伤害等为具体目标,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生活需要标准。这一标准分为最低标准和适当标准两个层次,包括收入、医疗、教育、住房和照料五个维度的货币指标和非货币指标。以"美好生活"为核心的新时代社会政策体系要在全面性与协调性、主动性与精准性、适度性与发展性三个方向着力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从消除绝对贫困走向解决相对贫困。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原是英国殖民地,独立50年来,在全体国民的积极努力下,经济发展成就斐然。但由于人口的自然增加,住房紧缺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一直以来,马政府将住房及其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方舒 《理论研究》2010,(4):10-1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内衍生出了众多社会问题。尽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事业,但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社会福利缺乏科学合理的社会政策作指引。我国的社会政策如要履行时代使命就需不断改革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社会政策之路。  相似文献   

17.
李柯勇等在8月20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人民感受最突出的一点是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各国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时,是社会矛盾最突出、变化最剧烈的时期。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基尼系数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贫富差距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公共服务不到位、就业难、住房贵、上学贵、看病贵、社保水平低、农民失地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十六大以来.  相似文献   

18.
正李君如在7月21日的《北京日报》撰文说,《摆脱贫困》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的老书。然而就是这本老书,吸引了我的眼球。这本书收集的29篇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任宁德地委书记的时候写的一些文章。宁德在福建属于闽东地区,是一个贫困地区。从习近平的简历中,我们知道他在宁德工作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10,(4):55-55
<正>保育钧在2月1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国企、国资的定位要进一步明确。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调整国有经济战略的决定有一个定位:"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蚁族的奋斗》在安徽卫视播出之后.中国农业大学的官方微博在第一时间提出了抗议.原因是该剧多处情节和台词有“诋毁”农大之嫌.深深伤了农大学子的心。为此要求电视剧制作方和播出方道歉。(2月24日《北京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