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文明导刊》2006,(6):30-31
大寨是位于中国中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现在的人口只有520人,面积1.88平方公里。40年前,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大寨。由于大寨地处贫瘠,而且经常发生洪灾,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大寨人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粮食高产。于是从1964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之后15年的时间里,大寨一直成为中国农村的榜样。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出现了很大变化,许多农村的经济发展超过了大寨,大寨开始被人遗忘。除了年龄大点的外,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这些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大寨。  相似文献   

2.
大寨精神和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伟大精神一样,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培育的时代精神,曾影响了一个时代人的精神风貌。由于"文革"时期"左"的干扰,大寨精神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扭曲曾一度被曲解。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寨人传承、发展、弘扬了大寨精神,谱写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篇章,赋予大寨精神以新  相似文献   

3.
吴坚 《今日浙江》2006,(20):44-45
就中国来说,从来没有一个“朝代”让乡村和城市走的这么近,也从来没有一个时代,能够让这些农民一脚踩在田垅,另一脚可踏入工业经济和资本市场……9月13日,60岁的“铁姑娘”郭凤莲出现在浙江东阳市花园村。同来的,还有华西、小岗、南街、滕头、东冠等中国名村的掌门人。和肩扛镐头、身穿土布棉袄的早年印象迥异的是,这位大寨的当家人,平和沉稳、温文尔雅,投足举手间有着成熟企业家的风范。但在谈到大寨的新变时,郭凤莲敞亮的晋中口音立时就有了当年奋战虎头山时的激越。她说“,大寨曾经创造过奇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大寨人还要继续…  相似文献   

4.
你若在八、九十年代或近期去过大寨,你就会看到大寨的虎头山上耸立着“郭沫若同志纪念碑“。当你默立在这座纪念碑跟前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你是否在考虑,郭沫若的出生地——四川乐山沙湾镇,虽邻近农村,但他一生的行踪甚少与农民相涉,身后怎么在山西大寨这样一个山村立起他的纪念碑啊!要知究竟,先得了解郭沫若的临终安排。那是1978年4、5月间,86岁高龄的郭老正在病危之中。这时,他对夫人于立群和身边几个子女嘱咐道:“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骨灰撒到大寨,肥田。“6月12日,这位文坛泰斗走完了他86个春秋的人生之旅。国家给他举行高规格的追悼会之后,即按照他的遗嘱,将他的骨灰于6月下旬撒到大寨的层层梯田里。不久,虎头山上出现了一道人文景观:大寨人为中国文坛泰斗郭沫若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寨虎头山的“铁姑娘”郭凤莲曾经与村民一起创造了一段风光红火的神话,让“全国学大寨”的格言家喻户晓。如今,这位昔日穷山村里的农家女、再不是两手长满老茧的“铁姑娘”,而是“大寨”牌企业的“董事长”。时隔多年之后,几经风雨又见彩虹,郭凤莲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围绕“三农”问题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郭凤莲说:“我是农民中的人大代表,我要为农民说说他们要说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6.
大寨的新生     
大寨曾经是中国人心中的“圣地”。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大寨已经走出历史,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1968年12月上旬至1969年1月20日,平原县革委共举办了3期赴大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每期8天,参加人员有各大队革委会主要负责人和县直及公社有关人员,共计1237人。当时,我在农村工作,参加了第一期赴大寨学习班。  相似文献   

8.
<正>谁能想得到大寨精神的创造者、让数亿中国农民效仿学习大寨、被称为"布衣宰相"的陈永贵,最初产生改造家乡山河的想法竟是到天津参观一次展览会。这一信息由陈永贵孙女陈春梅在所著的《我的爷爷陈永贵——从农民到国务院副总理》一书中披露。1951年10月,华北区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在天津举办。党中央毛主席非常重视,中央人民政府华北事务部部长刘澜涛出席并剪彩,中央、各省市政府领导,北方、南方老根据地  相似文献   

9.
说来也巧,我第一次去大寨的时间距今正好30年。那是1974年的冬天,我作为工作人员随省地县领导学习参观团去大寨,记得那时刚下了一场大雪,大地一片白茫茫,风刮过来冷飕飕的。沿途看到北方农民头裹白头巾,有的还挂上毛茸茸的耳罩在地里干活。从阳泉下火车后沿着颠颠簸簸的沙土公路绕了大半天才到昔阳县,而后又跑了好一段路才到大寨,沿路覆盖着皑皑白雪的沟沟壑壑,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山造地,到处是战天斗地的学大寨场面。闻名全国的大寨坐落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一块较为平缓的沟地里,那时,大寨村不大,只有80来户人家,成排的窑洞十分整齐,我们好奇地走东家串西家地看着,陈永贵的,郭凤莲的,贾进才的……窑洞不大,  相似文献   

10.
张晋  钱俊 《当代建设》2003,(1):30-30
虎头山,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境内。最近,笔者一行有幸到大寨去参观旅游,本以为能看到当年修建的层层梯田,没想到车到虎头山下,映入我产眼帘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虎头山已彻底改变了面貌。漫山遍野的常绿落叶树,花红叶绿,果实累累。一幅生态园林的优美画卷好似人间仙境,这就是当年大寨人战天斗地的虎头山吗?自古以来,当人类进入大规模改造自然的时候,“人定胜天”的思想必将日益膨胀起来,在这种思想的趋给下,人类做出许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来,大寨改造虎头山即是一例。当年,大寨人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  相似文献   

11.
1968年12月上旬至1969年1月20日。平原县革委共举办了3期赴大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每期8天.参加人员有各大队革委会主要负责人和县直及公社有关人员,共计1237人。当时,我在农村工作,参加了第一期赴大寨学习班。  相似文献   

12.
位于金平县城北部的者米拉祜族乡背靠的大黑山脉是苦聪人聚集的主要区域。紧紧偎依在大黑山半腰深处的苦聪大寨,是历史上在者米山区最早定居,人数最多的苦聪村寨。在苦聪村寨中,又最具影响力,传统文化也最具有代表性。不久前的一天,我从者米乡政府驻地,乘13公里汽车到六六新寨旁的公路岔道口,又沿着弯曲的山路,足足爬了三个小时陡坡,浑身浸透了汗水,才走到苦聪大寨。大寨现在有83户人家269人,是者米山区人户较多的苦聪寨子,老人回忆说,“苦聪人到者米一刚进寨子我对什么都新鲜带已经有10代”大约200多年历史。大寨在苦聪村寨中占有“老寨”…  相似文献   

13.
张秀萍 《前进》2014,(4):32-34
<正>今年3月初,我参加了晋中市委常委在昔阳县大寨村的集中封闭学习。其间,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潜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领导人有关重要论述;走访农户炕头问计吃派饭,与村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和宋立英等人促膝交谈,重温大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缅怀已远去的大寨群英,共话大寨村的第三次创业。这次走基层学习交流活动,时间虽短,感触良多,收获颇丰,引发了我诸多深深的思考。当年大寨典型  相似文献   

14.
今日郭凤莲     
张恩 《中国人大》2014,(1):39-43
在上世纪那段特殊的岁月里,郭凤莲的名字随着"全国学大寨"的热潮传遍中国大地,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从昔日艰苦奋斗的"铁姑娘",到如今的董事长,再到为民代言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郭凤莲已成功实现华丽转身。不管身份如何变迁,郭凤莲心头始终装着农民乡亲,始终坚定地前行在希望的田野上,与大寨人一起,谱写着新农村发展的又一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黎丽萍 《传承》2013,(6):39-41
"大寨模式"是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出现的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模式,体现了我党当时关于农业现代化的一些思路:依赖群众运动"大干快上","抓革命促生产"的辩证法,农民就地发展、集体致富的范式,"高积累、低消费"的农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播下一片春光记泸州市九三学社社员刘其昌□钟品伦宋开禄在四川南部的古蔺县大寨、箭竹苗乡,农民们把刘其昌称为“我们的贴心人”。朴实的农民一提起他,便动情不已。刘其昌同志系泸州市九三学社社员,省水稻高梁研究所副研究员,现已74岁高龄。就是这位老人怀着播种农...  相似文献   

17.
<正>昔阳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县域面积1954km~2,辖12乡镇1个城区335个行政村,总人口23.8万,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县城。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大寨品牌优势,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不忘初心,传承大寨精神,打造昔阳品牌红色引领,打造大寨文化牌。昔阳是大寨精神的发源地。上世纪60~70年代,勤劳勇敢的大寨人民在  相似文献   

18.
“农业要靠大寨精神,靠自力更生,要多出几个大寨,多出几个陈永贵”1964年3月28日,毛主席到南方视察,专列在河北邯郸车站停了一段时间,主席在那里听取陶鲁布和林铁、刘子厚等人汇报山西和河北的工作。当陶鲁笳把早已准备好的大寨及陈永贵的情况向毛主席汇报时,主席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插话。当汇报到陈永贵提出一个很好的口号,叫作“参加生产,领导生产”时,毛主席插话说:“很好嘛!就像打仗一样,纸上谈兵不行,你不参加打仗,怎么会指挥战争呢?”陶鲁布继续汇报说,1963年11月省委向全省农村、城市各级党组织发出了向大寨人民…  相似文献   

19.
不出三五年,大寨会变得比现在 还要绿、还要美。大寨要成为一座大花园。”年过五旬的郭风莲衣着时髦,站在那座曾经声名远扬的虎头山上自豪地说,言语仍旧带着“铁姑娘”的风采。 走进这个昔日“中国第一村”,郁郁葱葱的绿树和草地首先就印在眼帘。过去光秃秃的山坡上如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虎头山两侧,不见了从前令人眼花缭乱的红旗和标语,代之以新建的厂房和工贸大楼。 大寨,是中国太行山中一个仅有一百多户、五百多人口的小山村,勤劳的大寨人曾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干精神,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贫瘠山地上造出像海绵一样松软的…  相似文献   

20.
黎丽萍 《传承》2013,(4):39-41
“大寨模式”是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出现的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模式,体现了我党当时关于农业现代化的一些思路:依赖群众运动“大干快上”,“抓革命促生产”的辩证法,农民就地发展、集体致富的范式,“高积累、低消费”的农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