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提起伍修权将军 ,大家可能都会立即想到 ,他曾作为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的翻译 ,列席了著名的遵义会议 ,并有幸成为中国革命史上这个重要历史转折点的见证人。其实 ,在伍修权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 ,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不平凡经历。首次参战 负伤留传奇1 931年 ,伍修权从苏联学习回国 ,被分配到闽粤赣军区工作。时任军区参谋长的肖劲光在了解伍修权的情况后 ,决定把他安排在司令部作战科当参谋 ,具体任务是在司令部直属队机枪连当教员 ,负责教战士们使用和维修机枪。这个时期 ,为了配合江西主力红军粉碎敌人的第三次反革命“围剿”,闽粤赣军区调…  相似文献   

2.
周平 《党史博览》2023,(11):54-60
<正>伍修权与王稼祥相识于20世纪20年代。1925年,伍修权与王稼祥等同赴苏联,同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两人又长期共事、并肩战斗,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王稼祥受到迫害。伍修权和王稼祥在一起工作,前后近半个世纪,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3.
在中央苏区,伍修权是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军事顾问李德的翻译。长征开始后,伍修权继续为李德作翻译。李德作风粗暴,动辄训人。伍修权曾多次要求调动工作,因组织挽留,他才勉强做这项工作。1935年1月,中央红军到达贵州遵义,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李德和伍修权列席了这次重要会议。会议  相似文献   

4.
李安葆 《湘潮》2008,(3):47-48
在中央苏区,伍修权是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军事顾问李德的翻译。长征开始后,伍修权继续为李德作翻译。李德作风粗暴,动辄训人。伍修权曾多次要求调动工作,因组织挽留,他才勉强做这项工作。1935年1月,中央红军到达贵州遵义,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李德和伍修权列席了这次重要会议。会议撤销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得到了广大干部和红军指战员的热烈拥护。为此,伍修权特作《七律&#183;历史转折》一诗,表达他当时兴奋激动的心情:  相似文献   

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我国的古老谚语,其实不然。近朱者未必都"赤",近墨者赤必都"黑"。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伍修权的经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赞许与信任1925年,年仅17岁的中学生、共青团员伍修权,被党选派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他同期同班的同  相似文献   

6.
<正>闽西是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形成地之一,有着"20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丰富翔实的闽西红色档案是闽西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它真实地反映革命战争年代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基本概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闽西人民进行艰难曲折斗争历程的历史见证。着力开发利用闽西红色档案,拓展闽  相似文献   

7.
主力红军长征以后,在原闽西革命根据地的范围内,于1935年4月成立了中共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闽西的红八团、红九团、明光独立营等红军游击队,坚持三年不屈的斗争,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的“清剿”终于迎来了全民族抗战的兴起。这个时期,即称为闽西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西具有报刊活动的良好基础。即使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极为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党刊党报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坚持活动,并在反“清剿”斗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闽西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亲手创建的,闽西苏维埃政府也是在他亲自指导下建立的。 1929年3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首次进入闽西。在长汀长岭寨,红四军向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发起攻势,歼敌2000余人,击毙旅长郭凤鸣,揭开了红军  相似文献   

9.
吴跃农 《湘潮》2006,(12):15-19
1964年10月16日凌晨,在苏联解除赫鲁晓夫职务几个小时后,苏联驻华大使契尔年科立即向中共中央联络部副部长伍修权通报了情况。他从皮包中掏出公文,照本宣科:“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全会鉴于赫鲁晓夫年迈和健康状况恶化的原因,根据他本人的请求,决定解除他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选举勃列日涅夫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0月15日,苏共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举行会议,决定解除赫鲁晓夫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任命柯西金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契尔年科念完,将这份俄文文件交给伍修权,伍修权没有迟延,立即驱车前往中南海,向周恩来汇报。周恩来得知后,不…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0月31日,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上杭古田镇接见了闽西老红军、"五老"人员和军烈属代表。我作为闽西老红军的代表,也在被接见之列。这真是一次令我难以忘怀的接见。习总书记这次是在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百忙中抽空接见我们的。上午11时,习总书记来到古田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会见厅,热情地与我们一一握手。坐定后,开始与我们座谈。我对习总书记说:"热烈欢迎您来到闽西老区、原中央苏区。您  相似文献   

11.
<正>伍修权,1908年3月6日出生于湖北武昌。他戎马生涯几十年,几度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参与机枢、筹划大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卓著功勋。叶剑英曾称赞伍修权“文武双全”。他是我军陆、海、空三军院校建设的开拓者之一,还是我军情报工作的卓越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2.
<正>闽西苏区是全国最早建立红色政权的地区之一,是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和经济中心,是20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闽西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整个福建都是老区,闽西和江西赣州的一部分是中央苏区,对党和革命的贡献是最大的";同时还指出,"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对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建设、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3.
换“帽”记     
1937年7月,闽西国共和谈成功后,决定原红一、三、七支队及岩杭、岩连宁、岩靖漳各县地方武装在龙岩的白沙集中,红五支队与永定、永东、永埔等县的地方武装在永定的金丰集中。“下山了!”8月初的一天傍晚,夕阳斜照着官山、金丰山的山巅,巍峨的群山披上金色的彩霞。红军战士们离别了原驻地,向指定的集中地点进发。下山后,闽西人民抗  相似文献   

14.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长汀(当时称为汀州)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福建军区都驻在这里,是中央苏区建设进入强盛和发展的新时期.从1929年到1933年,毛泽东多次到长汀从事革命活动,他的足迹踏遍了闽西的山山水水,不仅为开辟和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指导闽西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苏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首次入闽显神威,击毙旅长郭凤鸣1929年3月11日,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4军,从江西瑞金的壬田出发,向闽西进军.  相似文献   

15.
<正>闽西苏区是全国最早建立红色政权的地区之一,是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和经济中心,是20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整个福建都是老区,闽西和江西赣州的一部分是中央苏区,对党和革命的贡献是最大的。"同时还指出:"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对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建设、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这里的"贡献",包括了我党最早在闽西苏区开展的  相似文献   

16.
闽西人民的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闽西人民同全国一样,五四运动后,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剥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份,闽西人民为工农政权的创立和巩固,为工农红军的壮大和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主力红军长征后,闽西军民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  相似文献   

17.
大量革命老前辈的回忆录,还有党史学界专家、学者的文章著作,写到红四军首次入闽的时间和地点,历来都认定红四军于1929年3月首次入闽长汀,如闽西最早的革命领导人邓子恢、张鼎丞同志在《闽西的春天》一文中写道:“1929年3月间,正是春风吹绿万山头的季节,一个惊人的喜讯传来了:红四军下了井冈山,在四都打败了郭凤鸣匪军,消灭他三千多人.把郭凤鸣也打死了,并乘胜占领了长汀城。红四军首次入闽,象一把巨大的铁锤,砸开了套在闽西人民头上的枷锁。”当年红四军政治部秘书长江华同志在回忆录《追忆与思考》中也这样写道:红四军于。3月11日夜,部队从瑞金壬田出发,急行军翻越闽赣交界的木杉岭,沿武夷  相似文献   

18.
徐文涛  谢明 《党史纵横》2014,(11):54-56
正1977年8月下旬,铁托以85岁的高龄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访问中,当他与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将军老友相逢时,将临行前刻意准备的一把精美别致的猎枪赠与伍修权这位中国首任驻南大使。接过这珍贵的礼物,伍修权将军不能不由猎枪感念起伏跌宕的中南友谊路程,追思起自己与铁托在五十年代中期的那段往事。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总书记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是国  相似文献   

19.
黄埔军校在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前,是所国共合作的军校。闽西有不少革命青年先后进入该校学习,有的成了工农红军的骨干,如第四期龙岩籍学员林野,在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后在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参谋长等职。现将第一期至第八期闽西籍的学员52人(其他分校和籍贯待查的学员除外)辑录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仁锋 《党建》2021,(6):43-45
龙岩市地处福建省西部,是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来到龙岩,成功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闽西先后有10万余人参加红军和游击队,2.6万余人参加长征,其中2.4万余人牺牲在路上,闽西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片红土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厚重而壮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