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恬 《世纪行》2007,(3):47-48
前不久,丫姑从乡下打电话来,盛情地邀我母亲带我一道去她们那里看看。丫姑名叫田桂芝,家住湖北省大悟县黎家河,是我母亲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上山下乡时结识的一位村姑,当年和我母亲十分投缘,认她作干姐。我母亲回汉  相似文献   

2.
正养儿教儿,母亲这么做,其实是在塑造我。打我一出生,母亲对我的塑造就开始了。在塑造我外形的同时,也在塑造我的内心。不知道您信不信,母亲为我做过手术。母亲做手术,不用剪子,不用刀,也不打什么麻药,只从头上取下一根头发,就把手术完成了。母亲的手术做得很成功,达到了她预期的效果。朋友们千万别以为我母亲  相似文献   

3.
感谢母亲     
母亲离开我整整18年了。18年来,我无时无刻不想念着早逝的母亲,并从心底感谢她,是她给了我生命;没有她的关爱与呵护,我不会有今天。难忘1983年那个烟雨濛濛的12月19日,生养我关爱我呵护我的母亲,就那样匆匆地走了,那年母亲才52岁!在我生命中留下的记忆太悲凉,太惨痛。  相似文献   

4.
满满爱     
正每次从老家回来,母亲都会给我收拾大包小包的东西,有家里种的菜,还有母亲做的好吃的,统统让我带走。只有我"满载而归",母亲才高兴。我常常"左手一袋茄子,右手一袋黄瓜,身后还背着一袋西红柿"。后来我索性准备了一只大兜子,让母亲把东西放到里面。我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我十三岁离家在外面上学,从那时起,母亲就为我准备了一个大大的提包,褐色的,上面印着"上海"两个字。大提包的结构极简单,不像现在的提包,把里面的  相似文献   

5.
妈妈啊,妈妈     
姐从老家打电话来,说母亲这些日子浑身老是虚肿,睡梦中常常喊着我的名字,母亲太想我了。姐一时口快,说完又深感后悔,叮嘱我不要向母亲泄密。我明白,母亲肯定又下了“密令”,不准把她生病的事儿告诉我,怕我工作分心。今夜月色阑珊。而我突然感到母亲现已垂垂老矣!母亲思儿成疾,我如何能听而不闻?等忙完这阵工作一定回家看看母亲,我如此坚定地想着。弹指间四个多月又过去了,由于工作的忙碌,我回家看母亲的打算拖了又拖。直到有一天,看到一位老妈妈在车站挥别儿子的那一幕时,我才猛然心痛。佝偻的身形、晚风中散乱的白发、挥在半空中苍老的手臂…  相似文献   

6.
母爱无言     
黄进 《人大论坛》2007,(10):46-46
又是一年中秋节,母亲从乡下打电话来,问我、妻子儿子是否回家过节。我因工作原因对母亲说不能回家了。  相似文献   

7.
四年前,我从外地开会回来,听说母亲病了,倒了床。我知道,再也不能让母亲自理生活了,必须请人做伴。河那边是母亲落实政策后政府赔给她的住房,两室一厨。先前,丧偶多年的舅舅在她那里生  相似文献   

8.
讲故事的人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相似文献   

9.
分担痛苦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磕磕绊绊的,但大喜大悲却并非能常常遇到。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悲哀、最深的痛苦、历时最长的磨难莫过于母亲的仙逝。母亲去世时已八十二岁。我虽然是一名内科医生,深诸人类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从我自己手中送走的人已记不清楚了,但母亲的离开,我却无法说服自己。母亲一辈子都在为我奉献,不仅生我、养我、教育我、扶我走上自立的路。当我选择了医生、作家两条道  相似文献   

10.
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小时候,日子过得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会把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妻子,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还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怎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  相似文献   

11.
母亲放心了     
仲夏的一天,我从祖国的北京,来到香港.我和居住在台湾的母亲相约在那里见面. 我本来也生在台湾.当我六岁的时候,父亲为了谋求职业,和母亲一起带着我来到大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到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参加了工作,第二年,父母又迁回台湾.我已是五十五岁的人,可是我和母亲分离却已有三十七年了. 一九八○年初,我头一次得到了在台湾的亲人的消息:父亲已经过世,母亲仍健在,五个妹妹均已成家;还有一个弟弟是母亲到台湾后生的.七十多岁的老母知道我还活在世上,自然也是喜出望外. 但母亲总担心我在大陆穷困,难以度日.老人家通过亲戚带来的头一个口信便是:“实在不好过的话,就想办法出来吧!”母亲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眼泪     
广敏 《人民政坛》2012,(6):42-42
我从来没有见过母亲流过泪水,但使我终身难忘的是母亲在弥留之际那从眼角渗出的一颗晶莹的泪珠,不知那是在悲伤、难舍,还是满足、欣慰……  相似文献   

13.
1939春节过后,我调到福建省机关警卫班,在省委书记曾镜冰身边当警卫员。这年秋天,黄道母亲李素娇由党组织护送,从江西老家到坑口隐蔽,住在村头山后一座毛竹棚,曾书记指定由我和陈邦兴负责老人家的食宿和安全,我们都称黄道母亲为祖母。这期间,黄道母亲给我讲了很多关于黄道青少年时期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教育。1940  相似文献   

14.
    
我又一次禅在海边,为了母亲的遗愿:送航那欣向彼岸的小纸船,盼你这次能到父亲的身边】,J、小的纸船,怎能载动无尽的忍念!年年送航的纸船啊,母亲为你,泪水染得鬓发斑。从小我就怕过年,香烟燎烧着母亲的泪眼,哪有欢乐?哪像过年?即使鞭炮襄天,也难见母亲的笑颜!从记事起我就怕阴雨  相似文献   

15.
舒唱你好:我今年33岁了,可还是单身,从年龄上来说早已步入大龄的行列。曾经谈过一萝筐男友,可最后都没有结果。30岁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令我心动的人。那也是我第一次真正爱上一个人。我们两个人一见钟情,可以说相见恨晚。可我和男友的母亲却屡屡发生冲突,从第一次见面我就不中她的意。他母亲28岁离异后也示再婚,把宝贝儿子当作惟一的寄托与希望。母亲从小就包办了儿子的一切,因此在婚姻大事上更是不能放松警惕。最令我心寒的是做儿子的竟然默认了,他认为,我没有足够的经验去判断男女之间的事。也许母亲是对的。于是,我们的约会渐渐减少,感情也逐渐也冷淡下来。  相似文献   

16.
陪母亲聊天     
天出奇地晴朗,难得清闲的我,终于可以休息一个周末了。简单收拾一下行李,我的心已经飞到乡下的家中了。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我就成为护卫城市一方的保安队员。从那时起,就养成了每月至少一次回乡下陪母亲聊天的习惯。坐在暖煦的阳光里,我为母亲点了一支烟。透过袅袅青烟,年迈的母亲显得格外幸福、格外慈祥。母亲快七十岁了,老人家虽然花了眼,耳朵也有点背了,但是依然满头黑发。每逢我回家,母亲总是拉着我,絮絮叨叨聊家常。几场悄然降临的薄霜,袭落了院里梧桐枝头所有历尽沧桑的桐叶。母亲把铺满庭院的梧桐叶一片一片用大针和麻线串起,一嘟噜…  相似文献   

17.
我有三位母亲,所以我很幸福。 一位母亲给了我生命,教我说话,抚育我健康成长。一位母亲给了我信念和理想,为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还有一位母亲,在我痛苦无助时,给我关爱和力量。前二位  相似文献   

18.
那年春节,我结婚,和先生一起去南方老家拜见婆婆。 母亲却在节日里跌伤了左腿,股骨骨折住进了医院,要做手术用钉子固定,上了年纪的母亲竟遭此劫难。回来后,我问母亲为什么不写信告诉我,母亲只说怕我着急,影响了婆家办喜事。 在医院照顾母亲的那些天,母亲每天都让我早点回去。她说,这里有护士,你刚结婚。我知道母亲的心情,她总  相似文献   

19.
上个月,我在城里买了套二手房。房子是装修好的,我只刷了墙就搬进来住了。母亲从乡下来了。扛来一蛇皮袋桃子。我问母亲:“你带这么多桃子干吗?”母亲说:“给你的左邻右舍送点。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自家种的桃子,没施化肥,没喷农药,比买的桃子甜多了。”  相似文献   

20.
还有几天就是母亲的生日了,送母亲什么好呢?这几年,诸如衣服、鲜花、保健品什么的,我都已经一一送过了,可每次母亲不是嫌贵就是嫌不实惠,总是不合母亲的心意。其实,这之前我曾征求过母亲的意见,问她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礼物?母亲却没好气地对我说:"我不愁吃不愁穿的,什么礼物也不稀罕,只希望你能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行了。"母亲之所以这样说,我知道是因为她还在生我的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