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些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由于制度建构、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原因,流动人口子女在社会融合上遭遇着一定困境。而化解这一困境,不应该只着眼于流动人口子女本身,而应该放眼于针对流动人口群体的整个社会环境。因此,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制度政策的优化设计、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以及社会管理观念的创新等关键举措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2.
从北京市的情况看,制约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因素,包括制度、政策、经济、社会、自身、保障六个方面.为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到公办学校就读,应加强对公办学校的财政补贴,对流动人口提供经济支持;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办学校;提高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公办学校环境的能力与水平;改善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并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所系。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不单纯是教育问题,而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流动人口迅猛发展的产物,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我国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从而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十分迫切。有学者指出,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成为我国普及与落实义务教育的新难点。  相似文献   

4.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行为问题引人关注,农民工子女作为儿童中的弱势群体,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利用抽样调查资料,对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子女行为问题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从总体上看,我国儿童的行为问题较为严重。从两类儿童行为问题的比较来看,农民工子女的行为问题比城市子女的严重。在此基础上,利用OLS模型和OrderedProbit模型对两类子女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独生子女、与母亲见面频率、家庭结构等变量对于两类子女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民工子女行为问题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5.
邓竟红 《世纪桥》2011,(21):119-120
由于边缘化的社会地位、频繁的地域流动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就读城市小学农民工子女产生了焦虑、孤僻、敏感、封闭等不良心理反应以及厌学、逃学等越轨行为,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他们必须加强心理疏导、关爱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平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他们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6.
范国余 《学习导报》2010,(23):42-42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作为父母,为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廉洁是营造良好家庭环境、促进子女健康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一直占北京市人口总数的1/4左右,并且呈现长期定居北京的势头.流动人口聚集区有其独特特征,流动人口工作生活自成体系.聚集区当地经济严重依赖出租经济,成为流动人口居留的拉力因素.滞后于城市化水平的聚集区现行管理模式为流动人口定居提供了条件.聚集区流动人口在定居意愿和定居行为上呈现矛盾态势,是城市化进程中体制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首都流动人口待遇市民化与流动人口规模调控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人口待遇市民化不会带来流动人口的大规模聚集,反而会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流动人口的规模调控,其主要理由是:流动人口迁移的第一动因是就业,而非待遇;流动人口待遇的非市民化将会导致城乡差距加大,进而增强迁移的动因;流动人口待遇的非市民化形成了对本地劳动力的挤压效应.北京市顺义区和浙江省嘉兴市的实践都说明了流动人口待遇市民化和规模调控之间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家庭环境量袁中文版(FES—CV)、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500名高职生进行团体施测,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高职生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自我和谐具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天山区作为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流动人口成为影响鸟鲁木齐市经济、社会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大课题。以乌鲁木齐市所辖的天山区流动人口为范例,着重探讨流动人口对该地经济发展的诸多影响,从而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提供可资参考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是人类的孜孜追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在中国这样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公众对不公平极其敏感。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让他们的子女在城市受到良  相似文献   

12.
社会融入是衡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宏观、中观、微观是社会融入研究的维度,浅层融入、深度区隔、区隔中融入是社会融入的三个特点,主客观条件是制约社会融入的因素。目前,来华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来华韩国人、来华日本人两大群体。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比较研究、文化随迁视角的研究有待成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现代心理科学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分析,从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实证研究和心理健康的标准等角度较系统地阐述了心理健康与创造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是和谐社会建设中需要关注的群体,也是城市社会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总结与反思当前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方法,积极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吸收整合理论界与实践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现政府管理理念的“人本”转变,“用服务推动管理”,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表达机制,探索统筹协调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与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探索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公务员工作压力问卷》和《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对机关571名公务员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是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工作压力中的职业前景和完美倾向对公务员心理健康具有较显著的影响作用。结论:职业前景和完美倾向能够预测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提高公务员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对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现代心理科学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分析,从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实证研究和心理健康的标准等角度较系统地阐述了心理健康与创造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大批农民进城打工,加上其他形式的人流,在城市形成了一个数量可现的流动人口群体,他们对城市生活的参与,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如何看待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现象,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应当说,大批农民进城做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地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流入,也给城市的就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交通运输等方面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然而,基于制度设置的原因,城乡分离的格局一时无法打破,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各种对于流动人口的污名化现象.文章认为,要切实推进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必须加快完善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以公共服务促融合,以公共服务消污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成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急增,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创建和谐成都的难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国社会人口流动和城市化都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中国流动人口的发展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但与之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有关政策不改变,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就会转变为城市二元结构,就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和漫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把学界关于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加以总结,有助于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和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而推进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