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21,(3):54-54
冬日的乌拉特草原上,凛冽的寒风挡不住义务护边员钢巴图巡逻的脚步。钢巴图一家三代都生活在中蒙边境的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伊肯查干嘎查。他从小就知道那些立着的铁丝网和界碑代表着什么,从小就熟悉自己家门口这段国境线。也许就是因为这些,他最终走上了父亲曾经走过的那条护边路,成为一名护边员。"小时候家里穷,每次和父亲去边境巡逻都是骑马、骑骆驼,一走一整天……"钢巴图记得小时候和父亲巡边的场景。  相似文献   

2.
正2月10日夜间2时许,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六师共青团农场四连副连长、民兵排排长姬廷峰和连队的三名民兵一身戎装在辖区巡逻。"我喜欢这身军装,穿上军装觉得自己就是个兵,作为兵团的‘兵’必须强化看家本领,尽职尽责地履行‘兵’的职责和使命!"一身戎装的姬廷峰认真地说。今年40多岁的姬廷峰是该场一名地地道道的军垦二代。从参加工作起,他年年都风雨无阻参加师市、农场、连队民兵训练和巡逻,并逐渐成为民兵中的表率,被选拔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界碑     
中国最西部的中哈边境线上有一条界河——霍尔果斯河,河的上游有一个水文站,水文站住着一户人家。有人说:他们看水就是巡逻,他们居家就是站岗,他们护渠就是放哨。当他那80岁的母亲4年没见到在这深山里的儿子儿媳时,老人家哭了;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翟浩辉副部长听说后来到这一家人居住的大山里,部长感动了……他,就是农四师霍尔果斯河管理处职工罗天山和他的妻子。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12,(9):58-59
这是西藏最苦最远最险的巡逻道,被战士们喻为"生死路"。全长160余公里,却需穿越10多条冰河、8座终年不化的雪山,随处是刀锋山、老虎嘴,毒虫、猛兽出没,泥石流、雪崩频发,6天5夜才能走完。有名战士,10年来行走在这条路上,往返60趟,行程两万多公里,47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留下了21道伤疤。他就是杨祥国。  相似文献   

5.
正在辽宁彰武县阿尔乡的林海沙丘间,经常能看到一个护林员骑马巡逻的身影。这名护林员叫李东魁,今年51岁,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已默默守护这片森林26年,行程达20多万公里。"守护好这片林子,就是给子孙后代造福。"这是李东魁这名共产党员最坚定、最质朴的信念。  相似文献   

6.
正他被称为"多才、多艺、多灾、多难、多福、多寿"的"六多"将军。对敌斗争中,为打入国民党内部,毛泽东亲自为他改名;潜伏后,他直接受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保持秘密的单线联系;在国民党军队内部,他策动了国民党正规军的首次整编制起义;在统战工作中,他将隐居多年的十世班禅迎回日喀则;他撰写了历史剧《司马迁》等著作,甚至在医学上也颇有建树……他就是"郝克勇",一位唯一受毛泽东直接领导的中共高级特工。  相似文献   

7.
<正>仿佛从未走远,在辖区巡逻的足印尚存。旧日的镜像里,他还是那样目光坚毅,马不停蹄,在社区、在警营、在冲锋的第一线……"当一名好警察,保护一方平安。"2001年,陈首杰迈进警营,开始从警生涯。"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2007年,陈首杰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危难之时,他无私无畏,用身体挡住指向群众的枪口。"首杰走得太  相似文献   

8.
笑话     
正谁在呼唤朕?哥们儿走到巷子里听见楼上有人喊:"陛下,陛下……"他抬头应了声:"谁在呼唤朕?"然后就被泼了脸水。楼上泼水的大妈说:"早喊你避下嘛,避下,你就是不避……"步到位我的手机已经用了三年多,觉得跟不上潮流了,于是向老婆请  相似文献   

9.
拄着一根单拐,拖着一条残腿,他32年如一日穿梭于千家万户;摔断了16根拐杖,磨破了20多双皮鞋,他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0多起,避免诉讼率100%;他个头不高,身体单薄,却是群众都信得过的"和事老"……他就是定陶县马集镇力本屯村三级伤残退伍军人、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李洪华。"我只是做了些自己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雪花纷飞的严冬,在烈日炎炎的酷暑……近40年的交通生涯中,他在基层废寝忘食地工作着。2014年7月30日,他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56岁。他叫李伟,原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六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他把单位当成了自己的家"嘟嘟,嘟嘟……"正在睡梦中,李伟的手机响了起来。"刚才据一大队、二大队报告:泸沽到永郎路段突降暴雪,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特别是泸沽到德昌积雪深达20多公  相似文献   

11.
正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而在四师七十一团六连却有这么一个人,他靠一双腿,跑遍连队大小角落;他凭一张嘴,让许多感情濒临破裂的夫妻重归于好,让许多职工群众的关系得到改善,让许多纠纷得以平息,让许多争执者握手言和……他就是七十一团六连首席调解员谢启晨。要说他的名字有多大分量,连队职工群众的口碑就是一杆秤。大家都说:"谢导来了,事情就好办。我们信他,服他。"对于大家封给他的称呼——"谢导",谢启晨也有自己独特的注释。他说:"我要做的就是为职工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兵团第七师一三七团金边南路社区,有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他们热心为社区服务,维稳巡逻、清理垃圾、扶贫济困……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多年来,这支200多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用他们实际行动感动着社区的居民,几乎所有的居民都说:"他们是我们这个美丽社区里的最美的人……"  相似文献   

13.
正"他的去世,同事们都感到悲伤。他是我们纪检队伍的骄傲!""他是大好人。他走得太可惜了!""如今,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却不能请他回来看看了!"……人们所说的"他",名叫许大勇,原是广元市昭化区纪委纪检监察二室主任。2015年4月1日凌晨2时许,许大勇夫妇在送许父乘火车返家途中遭遇车祸,两人不幸去世。年仅40岁的许大勇离开大家200多  相似文献   

14.
<正>我的同事好友老赵对我说,说不清楚到底是家乡把他丢了,还是他把家乡丢了。他说他好眷恋那句"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的歌词!他在努力地回忆着,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数说着……家乡是妈妈怀你生你的地方吗?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大跃进"年代,妈妈怀我在关内,为了填饱肚子,妈妈一路乞讨生我在关外。不知是妈妈丢了家乡,还是家乡丢了妈妈。没"坐月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老军医,出生在鱼米之乡,却在陕北一扎就是40年。已年近60的他,每天工作10余小时、接诊近40人;他生活俭朴,一把饭勺用了20年,却为驻地群众义诊上千例,减免医药费数万元。他就是兰州军区空军某场站退休军医樊金生。"我只想静下心来多救治一个病人,别无它图"想见樊金生,很容易,也很难。如果你是一个病人,只要能找到他的小诊所排了队,就能见到他,还能得到他的精心诊治;可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个记者,那就难了。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中国神经外科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生命点灯人"、"万颅之魂";他是唯一获得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最高荣誉奖章"的中国人,保持着该领域多项世界纪录;从医60年,他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一直忠诚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中国医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就是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中国神经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忠诚。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公司,他是董事长、执行董事;在社会上,他是朝阳市工商联副主席、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市民营企业家协会会员;但在他心中,自己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朝阳建设者"。他和5000多名员工有一个共同的家——朝阳商业城有限公司。他,就是有着近40年党龄的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喜录。艰苦奋斗创业兴企众所周知,人、财、物是企业的三大命脉,缺一不可,1997年商业城  相似文献   

18.
正5年多来,他满腔热情、勤奋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11年,他被银川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他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李明海———新时期优秀农民工的代表。勤奋学习提高技能今年40岁的李明海出生于宁夏西吉县吉强镇大滩村。为了更好地生存,他走出了大山。2008年,他被聘在银川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几年的努力,使他成为公司施工队队长。  相似文献   

19.
他从乡党委书记到厅长,长期担任领导职务,从没搞过一项人情工程,没给亲朋好友批过一张条子,没收过一分不义之财;他从政40余年,工作变动16次,始终把崇高理想融进实干之中,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被人称作"没有职称的专家"…… 他就是全国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吉林省水利厅厅长汪洋湖.  相似文献   

20.
<正>农十师一八三团九连职工王建强去年在自己的40多亩打瓜地里施农家肥,取得了好收成。尝到农家肥带来甜头的他,去年刚刚收完小麦,就往自己家的40多亩麦茬地拉运农家肥,及时为土地加营养。王建强说:"地里撒农家肥,第一是培肥地力,土地高产丰收;第二个是不用买化肥,也省钱了;第三个就是环保、低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