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所谓"林彪一号命令"也被称为"林副统帅一号战斗命令"或"林副主席指示第一号令",是指1969年10月中旬林彪通过军委办事组发给全军的一个战备命令。1969年10月17日,林彪向其秘书口述了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六条紧急指示。该指示通过当时的中央军委办事组组长、总参谋长黄永胜召集军委办事组开会传达,并由作战部参谋人员按照"林副主席关于加强战备的紧急指示"做了整理及编号。"九一三"事件以后,该命令作为  相似文献   

2.
金哲 《党史文苑》2003,(5):36-37
毛泽东焚烧林彪的“第一号令”1969年10月18日,林彪背着党中央和毛泽东,借口“加强备战,防止敌人突然袭击”,擅自发布“紧急指示”,调动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他的“号令”内容包括迅速抓紧布置反坦克武器的生产,立即组织精干的指挥班子,进入战时指挥位置,各级要加强首长值班,及时掌握情况,并迅速报告。这一天,黄永胜等人以“林副主席第一个号令”的名义迅速下达这一“紧急指示”,而第二天,林彪才以电话记录形式向毛泽东报告,企图先斩后奏,造成既成事实,迫使同意。此时,毛泽东正住在武汉东湖宾馆,他听说后,当即指示“烧掉”。意思是根本没…  相似文献   

3.
博览之窗     
1969年秋冬,有一大批老干部被从北京遣散到外地“文革” 之后,大量的回忆录和有关文章提到,老干部受到“林彪一号紧急命令”的迫害。 1969年10月17日,林彪作出《关于加强战备,阻止敌人突然袭击的紧急指示》,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当晚,周恩来与中央政治局成员分批会见部分在京老同志,  相似文献   

4.
博采之窗     
毛泽东火烧林彪“一号令” 中共九大上,林彪成为党中央唯一的副主席,个人政治野心更加膨胀。1969年10月17日,林彪借口中苏边境形势紧张,竟然背着毛主席,党中央擅自发布“紧急命令”,调动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10月18日,黄永胜等向全军下达“林副主席第一个号令”。其内容是:一、抓紧反坦克武器的生产;二、组织战时指挥部;三、各级领导加强战备值班;四、严密注视中苏边境的形势及时掌握情况,随时报告。另外两条有关二炮和武器生产的未向部队传达。  相似文献   

5.
1969年3月至8月间,中苏边境接连爆发了几起冲突事件,之后,大军压境的苏联于下半年又私下向美国等国试探对中国核设施发动突然袭击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展了防范“新沙皇”侵华战争的紧张战备和疏散在京中央领导人的工作。由于事件发生在“文革”期间,当时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风头正健,在他们的一手操纵下,被“疏散”人员实际上是换了个地方继续被“监禁”。  相似文献   

6.
正1969年10月,根据林彪的第一个号令(即"一号命令"),从10月18日开始,全军实施紧急疏散,进入临战准备状态。全军进入临战状态后,没有马上发生预想的苏军大规模入侵的情况。但中央军委考虑到中苏继续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谈判处于僵持局面,尤其入冬以后江河冰封,有利于苏军大规模坦克机械化集群机动,仍然随时存在着发生苏军入侵的危险,决定全军在一个时期内要保持战备状态。  相似文献   

7.
于丽 《红岩春秋》2011,(2):37-40
1969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狂飙席卷全国3年之后,随着"林副主席第一个号令"(关于防备苏联对中国发动突然袭击的紧急战备指示)的发出,"战备疏散"开始了。党中央于1969年10月14日发出疏散在京老干部的通知,22日即将"第二号最大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邓小平速速送往江西。"专案组"把邓小平安排在南昌市郊区新建县的一个拖拉机修造厂劳动。在专案组人员回京复命之前,邓小平对他们说:"我同意中央对我的安排。我到江西来了,但我还会出来工作的,我还能为党工作十年。"从此,邓小平一边在工厂劳动,一边为重新工作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沉思。  相似文献   

8.
“九·一三”事件,是林彪叛党叛国、私调飞机仓惶出逃的反革命事件。周恩来生前指出,“九·一三”不是偶然的,是有它的思想基础的,从九大搞夺权,庐山会议上搞突然袭击.最后搞“571”(指林彪指使儿子林立果一伙在上海密谋的“武装起义”计划入当时,由于毛泽东洞察一切,南方巡视提前于9月12日回到北京,从而彻底打乱了林彪策划的武装政变、分裂党和谋害毛泽东的阴谋。林立果在毛泽东到达中南海的同时,窜到西郊机场私调了林彪经常乘坐的三叉越256号专机飞往靠近北戴河的山海关机场,当晚林彪就是乘坐这架飞机出逃的,两个小时后于蒙…  相似文献   

9.
在中共九大开过之后,开始了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1970年3月7日,毛泽东在读过周恩来送来的宪法修改草案和一封信后,明确表示:“宪法中不要设国家主席这章,我也不当国家主席。” 毛泽东这一建议,引起林彪的深深疑虑。4月11日夜,在苏州的林彪让秘书于运深给政治局挂电话,转达林彪主张设国家主席的意见: 一、关于这次“人大”国家主席的问题,林彪同志仍然建议由毛主席  相似文献   

10.
1966年10月5日,《关于军队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紧急指示》根据林彪的意见出台了,规定取消院校党委领导,强调军队院校"和地方院校一样,完全按照十六条的规定办,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文件下达后,军队院校和机关开始动乱,地方和军队院校的学生冲击军事机关的事件,不断发生。11月间,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在天安门城楼上对徐帅说:最近我们准备  相似文献   

11.
“林彪事件”后,围绕“批林”问题,在党内形成了两种意见/毛泽东提醒政治局,要注意抓路线,抓上层建筑,要抓意识形态“林彪事件”后,围绕“批林”问题,在党内形成了两种意见。以周恩来为代表的意见是:批判极左思潮,在各条战线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江青一伙所代表的是靠极左  相似文献   

12.
薛涌 《党建文汇》2006,(3):23-23
1969年3月至8月间,中苏边境接连爆发了几起冲突事件,之后,大军压境的苏联于下半年又私下向美国等国试探对中国核设施发动突然袭击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展了防范“新沙皇”侵华战争的紧张战备和疏散在京中央领导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九一三”事件是指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三叉戟飞机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身亡的事件。这一事件影响很大。《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样记载:“1970年至1971年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毛泽东、周恩来同志机智地粉碎了这次叛变。”在共和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正史中。也大多有关于“九一三”事件的文字记载和表述。那么。在这些正史中是怎样记载和表述这一事件的呢?  相似文献   

14.
(一)1942年1月5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兰州航空检查所,用电话向国民党军统局西北特区少将区长程一鸣紧急报告:“有一架来自苏联的运输机已在兰州机场降落,上面载有一批苏联人员,另有一名中国军人,他是第十八集团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程一鸣立即将这个重要消息密报重庆的蒋介石,请求如何处理。蒋介石下令:“你必须很好接待林彪,并妥善护送他回到延安。”  相似文献   

15.
恶贯满盈“该县(即资溪县)机关与我失去联系……”这是1950年2月22日,抚州军分区向江西省军区发出的紧急报告电文。“……土匪这次攻占资溪县城,大肆杀戳洗劫,损失极大,为我进入江西以来所未有之惨痛损失和教训。”江西军区接到报告后,当即作出了《关于追剿窜扰资溪股匪对上饶、抚州的指示》电。上述两则电文提及的是当时发生的一桩血火交映、惊心动魄的反革命暴乱事件:是年2月21日(大年初五)凌晨,资溪县城枪声大作,来自福建、江西边境的泰宁、广昌、光泽、资溪、南城等县600多名土匪突然袭击并在天亮后攻占了这个远离都市的小山城。土匪盘…  相似文献   

16.
1973年春邓小平的复出,是继1971年“9·13”林彪事件后又一震动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周恩来部分地纠正‘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的代表作。它标志着自1966年5月“文革”发动后,以林彪、江青为首的极左势力在党内占优势地位的国内政治格局有了重大的变化,代表着党内健康力量的重新聚集和加强,为此后邓小  相似文献   

17.
看了“六大罪状”———毛泽东越发感到不清楚了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就感到要抓军队。有人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有好几个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他选定的接班人林彪会“突然袭击”,没有想到与会的那么多代表上了林彪等人的当,要求设“国家主席”。———到底是林彪想当国家主席,还是那些人起哄?是预先策划好的一场阴谋,还是各种政治势力斗争的结果?在当时的各种政治势力中,军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这就不能不涉及到副统帅林彪。当时,对庐山上的事情,毛泽东还没有看得很清楚。在会上批了陈伯达,…  相似文献   

18.
接到邓小平的亲笔信,毛泽东问东兴:“你怎么不管人家啦?”1971年,“文化大革命”已进行了5年时间,邓小在江西新建县的劳动也满两年了。这年的9月13日,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林彪,在妄图害毛泽东、另立中央的阴谋暴露后,企图叛逃国外,果途中自我爆炸,机毁人亡,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三”事件。邓小平正式知道“九一三”事件的消息是在11月日。这天,邓小平参加劳动的所在工厂——新建县拖机修造厂突然通知邓小平夫妇去听传达中央文件。是自“文化大革命”以来的第一次。传达的中央文件,是中共中央所发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及其…  相似文献   

19.
在“文革”中最乱的日子里,有人给黄克诚加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而其中有很多林彪是知情的。万般无奈之间,黄克诚写信给林彪,求他说句公道话,可林彪不仅不说实话,反而落井下石,更加重了对黄克诚的批判…… 粉碎“四人帮”后,黄克诚受命出任中纪委常务书记。此间,他有两个关于历史人物评论的讲话,一个是关于毛泽东的,一个是关于林彪的。关于毛泽东的讲话,已为党内外许多人所熟知,本文不再赘言。关于林彪的讲话,是他在审阅军事百科编辑部关于林彪的条目时,专门召集编辑们讲的。他说:“……你们要学司马迁,要秉笔直书,要对历史负责。”“林彪在我军历史上是有名的指挥员之一,后来犯了严重错误是死有余辜。在评价他的历史时应分为两节:一节是他在历史上对党和军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66年“文革”爆发后,红卫兵全国大串联开始,各省、市、自治区党政机关普遍处于瘫痪状态。军队院校的造反派闻风而动,扯起造反大旗。当他们被各级组织制止时,便向林彪当面告状,说军队院校“镇压群众”,“限制太多”。于是,林彪随即提出:发一个紧急指示,军队机关、院校和文体单位的“文化大革命”完全按地方一样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