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兽医文献中对牛瓣胃秘结(百叶干)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对牛的瓣胃扩张却无专文介绍,而后者并不鲜见。笔者从1964年初至1988年底,共诊治瓣胃扩张病牛35例(不包括真胃积食和十二指肠阻塞等继发的瓣胃扩张),治愈29例,死亡6例。(一)发病情况及病因 所收治的35例瓣胃扩张病牛,最小者为2岁,大多为青壮龄牛,公母牛均有,春季发病较多。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机体状况较差、饲草过于粗劣、精料过少或缺乏、使役过重或劳逸不均、饮水失宜、气候突变、牙齿缺陷、创伤性网胃炎以及瓣真胃间孔器质性病变等因素有关。(二)发病机理 在生理情况下,瓣胃的蠕动比较缓慢而有力,它的收缩常和网胃紧密配合。当网胃收缩时,网瓣胃间孔开放,瓣胃舒张,内部压力降低,于是一部分食糜由网胃进入瓣胃,移入叶间,多余的液体,被挤出流入真胃,其余的食糜羁留在  相似文献   

2.
中西药结合治疗牛百叶干牛百叶干(瓣胃阻塞)是临床多见而治疗棘手的一种前胃疾病,笔者于1990年以来用加味当归苁蓉汤结合西药治疗牛百叶干87例,治愈83例。病因长期饮水不足使津液耗损,或过度劳役致牛瓣胃运动机能减弱而传导无力,日久使百叶干涸成百叶干结之...  相似文献   

3.
一、前 言 “牛。这是农民的宝贝”。 在我国广大的南方,水稻田劳动的主要耕畜是水牛。它不仅能在平坝工作,也适应于山区梯田。贫下中农爱如珍宝,社员称它为活的拖拉机。 水牛的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其疾病主要有: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及瓣胃阻塞。这些疾病在临床上经常见到。严重地影响水牛的生产力,威胁着水牛的健康和生命。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情况和病因笔者从1962年初至1988年底,共收治前胃炎病牛32例,犊牛、成年牛、公母牛皆有。这些病例均因瘤胃积食、前胃弛缓等前胃疾病大剂量灌服蓖麻油或多次大量投服高渗盐类泻剂所致。这些药物在前胃停留,刺激前胃上皮变性,粘膜脱落,运动机能减弱,内容物后送迟滞。分解产物积  相似文献   

5.
黄牛瓣胃阻塞是一种常见且较难治疗的消化道疾病 ,笔者于 1992— 1998年共治疗该病 2 1例 ,治愈 19例 ,其中 1例由畜主出售、1例死亡。病因和症状 由于当地在冬季多以干稻草为牛的主要饲草 ,加之饮水不足和缺少运动 ,常导致牛胃功能紊乱而发病。在发病初期 ,病牛精神不振 ,食欲不佳 ,反刍减少 ,鼻镜干燥 ,排粪量少、色黑、干燥呈球状 ;随着病程延长 ,病牛鼻镜呈干裂状 ,无反刍 ,被毛粗糙无光或呈卷曲状 ,行走无力 ,触诊瓣胃区有痛感 ,听诊瓣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治疗 瓣胃注入法 :在牛右侧倒数 4— 5肋间与肩关节水平线上的下 2— 3cm处…  相似文献   

6.
1987年6月笔者曾遇到一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临床检查:病牛精神衰竭、不安;眼窝深陷,皮肤松弛,微循环障碍(齿龈粘膜微血管充血时间在4秒钟以上);体温41.5℃,心跳120次/分,呼吸急促;常以右侧卧地。直肠检查:瘤胃右移,并与右腹壁粘连,结肠盘也与右腹壁粘连,左侧腹腔空虚,小肠移入腹腔左侧。由于病牛体格较大,未触及真胃。瓣胃穿刺,获得棕色液体,其pH值为2。根据检查结果及病史调查,初诊为真胃变位。  相似文献   

7.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多种家畜疾病,如严重的损伤(包括胸、腹腔大手术)、大出血、重度感染、高热、胃扩张、肠梗阻、瓣胃及真胃阻塞、腹膜炎等都可引起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因此,正确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和临床表现,合理采取防治措施,是兽医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和失调 (一)水、钠的代谢和失调 1.体液: (1)体内水的总量和分布:水是构成畜体的主要成分。含水量因畜种、性别,年龄和个体肥瘦等而不  相似文献   

8.
真胃积食是临沂地区几个平原县牛的常发病之一。对于本病的治疗,我们从1964年以来曾用过各种药物疗法、真胃抬杠或按摩疗法、经肠按压法、瓣胃和真胃注射法、右肷部切开真胃上部注射结合按压疗法、真胃切开手术疗法等,有些方法虽曾获得一定疗效,但治愈率总计不到20%。其中灌服盐油泻剂多无明显效果,盐类泻剂还常会促进机体脱水,加速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9.
奶牛真胃变位在临床上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变位。左方移位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的右侧移至腹腔的左侧,置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真胃仍在右侧腹腔,只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位(即向前或向后转位),称为真胃扭转。近年来,由于集约化饲养,真胃变位有明显增多的趋势。1984年以来,笔者遇奶牛真胃移位27例,经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一)症状 真胃左方移位发生较缓慢,症状缓和。高产母牛分娩后发病较多。病牛食欲减少,粪便量少呈稀糊状,有时便秘或拉稀,并带有粘液。产奶量随食欲减少而降低。体温、脉搏、呼吸无明显异常。两侧肷窝下陷,左侧特别明显,在左肷窝触压瘤胃,往往不易触摸到,且感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有间隙,瘤胃蠕动音弱而短。在左侧肘突与肩关节水平延长线上倒数1~3肋间听诊并同时叩诊,可听到类似敲击钢管的音响。病状较剧者,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马属动物肠阻塞、急性胃扩张、急性结肠炎、急性肠炎、脑炎、破伤风、难产、烧伤等3821份病例的临床研究,检查出1120例急性心衰竭病马;对牛的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重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炎、犊牛病毒性肠炎、流感、烧伤、难产等1991病例的临床研究,检查出194例急性心力衰竭病牛,总结提出牛马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与治疗规范,使马的急性心力衰竭治愈率达40.27%(451/1120),牛的急性心力衰竭治愈率达42.49%(96/194)。  相似文献   

11.
犬食道异物阻塞在小动物门诊是一种常见病,本病以幼龄观赏犬多发。笔者通过对17例病犬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治愈1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病因  本病多因对犬饲喂块状饲料(骨头、软骨、肉块等)或饲料中混有尖锐异物(铁丝、针、鱼钩等)发生食道阻塞,占门诊病例的76.5%;由犬嬉戏而误咽异物(橡胶瓶盖、玻璃弹球、绳子等)占17.6%;由采食过程中突然受到惊吓而吞咽者占5.9%。收稿日期:1999-07-12作者简介:冯刚强(1964),男,陕西省户县人,兽医师,从事兽医临床工作。2 临床症状  犬食道异物阻塞分不完全阻塞和完全阻塞2种,但均有突然发病和吞咽障…  相似文献   

12.
黄牛前胃弛缓和瘤胃积食临床上多见。据报道,瘤胃pH、纤毛虫与瘤胃消化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当前胃疾患功能障碍时,甚至在患畜尚未表现出临床症状以前,瘤胃内环境就发生了相应变化。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国内至今尚无系统报道。为此,笔者对黄牛前胃弛缓和瘤胃积食时瘤胃pH,纤毛虫数、活率,虫体大小比率进行了测定。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来源:1981年9~11月于驻马店地区兽医院以就诊病牛为对象,经检查确诊为前胃弛缓和瘤胃积食后采样。正常牛系采用健康无消化系统病的黄牛。 2.测定方法:部分黄牛按张文龙法(见《山东畜牧兽医》1980年第3期,22~24页)用金属注射器于左肷下角处抽取瘤胃液,部分黄牛按中村良一法(见日本《家畜内科诊断学》第265~268页)用胃导管经鼻腔  相似文献   

13.
胃导管推送治疗猪食道阻塞方法的改进猪食道阻塞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急诊病之一,由于发病的原因多,处理方法也多种多样。一般根据发病情况、阻塞物的性质、形状及阻塞的时间等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199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食道阻塞病猪13例,分别用打气法、胃导管推...  相似文献   

14.
牛真胃移位包括真胃左移位和真胃右移位。前者是指某种病理因素诱发下真胃从其在腹腔右侧的正常位置移到腹腔左侧,停留在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后者是指在病因作用下,真胃在腹腔右侧向上浮动,超出它的正常位置,然后又施转90~180度,故真胃右移位有时又称为真胃扭转。 本病主要见于奶牛,特别是产后1个月以内的母奶牛。以往由于对本病缺乏认识,故临床诊断率不高。笔者1978年曾遇1例奶牛真胃左移位,是在病畜死后剖检时才确诊的。近年来,对此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瓣胃阻塞(百叶干)的临床症状很不典型,早期诊断更为困难,是普通病中的一个难题。现介绍一种简易诊断法供参考。 (一)手术方法 站立保定,在右侧肩端水平线倒数第3~5肋间剃毛消毒,0.5%普鲁卡因10毫升浸润麻醉。顺肋间作一寸长的切口,切开皮肤和肋间肌后,钝性捅破腹膜,即可进行诊断。诊断确实后,可在此作瓣胃注射。术后缝合二针。 (二)诊断方法 1.手指直接触诊:食指自切口插入,直接触诊瓣胃,感到坚实、膨满、指压无痕即可初步确诊。  相似文献   

16.
笔者用瓣胃、真胃交替给药法诊治真胃炎病牛46头,除1头被淘汰外,余均痊愈。 临床症状 病初渐进性吃、倒不足,食欲不振,喜饮水,常嗳气。扣压真胃区敏感。继而出现  相似文献   

17.
有关反刍兽瘤胃酸中毒的研究,国外五十年代已有报道。国内有肖定汉(1982)对乳牛瘤胃酸中毒的研究,段得贤等(1981)对奶山羊过食谷物中毒的研究等。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以新疆良种细毛羊为研究对象,探讨发病前后瘤胃消化代谢的变化,寻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笔者应用油当归治疗牛真胃阻塞117例,治愈104例,治愈率达88.8%。 病状 发病较慢,阻塞后3至4天才完全不吃,粪便逐渐减少而干硬、恶臭。有的排煤焦油样的粪便,腹围增大,瘤胃充满液体,出现冲击性拍水音。口渴喜饮,两眼下陷,鼻镜干燥,舌津发粘,呈脱水症状。触诊右侧下腹部至肋骨弓之后,腹围明显增大,表明真胃内充盈。这时直检体型较小的牛,可触及膨大的真胃后壁。肠管空虚。 治疗 当归400~500克为末,食用油或液状石蜡1000毫升。先将油煎开,离火再将当归末边倒入油中、边搅拌,以黄褐为度,候温灌服。一般在服药后24小时左右开始大便,先是干硬的褐色粪便,后是稀的粪便,36小时左右出现食欲,48~72小时出现反刍。  相似文献   

19.
自1982年以来,笔者试用过氧化氢溶液以内服为主,配合中、西药对症治疗牛的瓣胃阻塞110例,其中公牛23例;母牛87例;犊牛占26例;成年牛67例;老龄牛17例。原发性瓣胃阻塞32例,继发性瓣胃阻塞78例;病程最短的1周,最长的达7周。 用量及用法 一般成年牛内服过氧化氢溶液300~500毫升,犊牛酌减。临床治疗中亦可根据牛的体格大小、病情轻重以及病程长短灵活施用。最小有效量250毫升,最大安全量500毫升。将3%过氧化氢溶液,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家畜休克及内毒素休克,在兽医临床上时可见到,但尚未引起兽医师们的足够重视。诸如常见的胃肠炎、肠变位、肠便秘、瘤胃酸中毒、皱胃积食、瓣胃堵塞等疾病,后期多转为内毒素休克而死亡。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笔者仅就家畜休克及内毒素休克在兽医临床中所占的地位和防治措施,谈谈看法。 (一)休克的概念 人类对休克的认识经历了两个多世纪而逐渐深入。开始认为休克是机体受到“打击”震荡,或病理性刺激而引起的危急状态。近20多年来,由于医学科学的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