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钮菊生  杜刚 《唯实》2013,(12):91-94
<正>一、"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由此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2013年6月,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首次出访拉美三国,并专程前往美国加州洛杉矶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此次"习奥会"意义重大,为未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规划了蓝图。两  相似文献   

2.
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大国,更是一个农民大国,十六大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村和农民,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是一项极其重要而紧迫的战略性任务.而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三条思路抓好"三农"工作,则是当前各级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时殷弘 《前线》2014,(7):47-49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型大国关系"概念,并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进行了开创性阐述,已经引起了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各重要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引发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对这个创新性概念及其内涵,我们需要做深入辨析和思考。"新型大国关系"概念辨析"新型大国关系"概念首先是个战略概念,因而所需的辨析、理解和设想首先应当是战略性的。"新型大国关系"一语内有两个关键词:"新型"和"大国"。这两个关键词都含有深意,中国政府在公开宣讲和提倡中侧重"新型",同时实际上也蕴示"大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和平发展遭遇西方"话语霸权"的多重挑战:一是西方越来越多地利用"话语霸权",加紧对华实施"软遏制"。近来又杜撰出所谓"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等。二是西方以"国际社会代言人"自居,以"大国  相似文献   

5.
日本在具备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后萌生了做政治大国的愿望,有其现实依据和可能性.为了尽快实现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历届日本政府先后做出了各种努力.但是,政治上过于依赖美国,缺乏独立的外交政策;对历史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反省,难以获得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邻国的信任;在文化心态上固守"内外有别"的生活方式,没有树立现代外交理念是日本成为政治大国的主要障碍.软实力的不足是日本不能成为政治大国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6.
<正>受国际关系格局以及与主要大国关系的影响,几十年来,中国外交在战略上经历了一个调整、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呈现出几乎每十年一个大调整的基本态势。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边倒"、60年代的"既反帝又反修"到70年代的"一条线"、80年代的"不结盟",再到90年代的"韬光养晦"和如今的"大国外交",无不是随形势而变化。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曲星看来,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外交史,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于民 《探索》2007,(4):89-92
当今非洲产油国石油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依附性发展,西方大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石油的生产权和销售权,这就加剧了中国非洲石油市场开拓的难度.因此,中国在非洲开拓石油市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致力于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在非洲石油开发中实现与产油国平等互利互惠的"双赢"目标;另一方面要正视并尊重非洲产油国利用石油资源发展经济的事实,坚持平等合作,和西方大国的掠夺式开发形成鲜明对比,最终达到广泛开拓非洲石油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整个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逻辑起点"。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就是我国不仅要发展起来,而且要由大国成为强国。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整个十九大报告所围绕的根本主题。全面准确理解进入新时代的根据:从何而来。这里的根据,就是十九大报告所讲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及其"历史性  相似文献   

10.
时话     
《红岩春秋》2015,(4):4
<正>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3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习近平强调,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更大垄断。任何国家试图通过武力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最终都是要失败的。习近平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将继续给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机遇。(据《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11.
后来居上的日本制造业面临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战后日本经济的强大,得益于制造业的发达。由于注重发展制造业,日本克服了自然资源贫乏的不利条件,确立了制造业大国的国际地位,"日本制造"也获得"高品质"的美誉。然而,近年来,"日本制造"的光环开始变得暗淡。针对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20,(11)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稳住农业就稳住了"基本盘"。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经济界委员时谈到记忆深处陕北老乡盼望干活能挑着"金扁担"时表示,新形势下要着力破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当前,为确保脱贫攻坚目标和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的实现,需要重视以下几项工作,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3.
习伟 《前线》2013,(10):37-39
掌握话语权是所有大国的目标,也是大国成为强国的必要条件。在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掌握与自身地位相称的话语权对中国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相反,对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漠不关心,对谩骂污蔑、腐蚀同化妥协退让,则于中国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14.
"大国崛起"是指15世纪以来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具有强大实力的国家的起步、发展和扩张的历史轨迹和当今状态."中华振兴"是指中国为成为一个对世界发展进程施展强大影响力和感召力的负责任的大国是怎样建设、发展和腾飞的."大国崛起"为"中华振兴"提供了经验启示,同时已崛起大国的恐惧、敌视和排斥的复杂心态及复杂的国际环境也使得"中华振兴"成为摆在中华民族面前的一个崭新而又异常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但中华民族只要在吸取"大国崛起"经验和自身发展教训的基础上理性的应对,"中华振兴"就不再是梦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现实.  相似文献   

15.
百家言     
《求是》2010,(5)
<正>陈红太:解开"中国奇迹"的钥匙在政治领域新中国的巨大成就被国外称为"中国奇迹",但是,国外很多人并不理解创造"中国奇迹"的奥秘。其实,解开中国经济奇迹的钥匙要在政治领域寻找。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和政治建设密不可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发展中大国的民  相似文献   

16.
张政文 《唯实》2014,(2):87-90
<正>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奥巴马政府积极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加大力度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与此同时,中国方面则积极推动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笔者以为,只有把握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积极加以应对,才能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两院院士大会召开前夕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大国重器有了,但还没有‘精器’。也就是说,肌肉强壮了、骨骼长大了,但是心脏和脑子还要靠别人。这是不行的。"徐院士的比喻,很形象很生动,让人有一种危机感。我们要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只有"大国重器",没有"大国精器",就会缺少发展后劲和底气。"肌肉强壮了、骨骼长大了",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教育: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中国成立60年来,由于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已站在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着"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外交经历了由"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到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营造了一个对我有利、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国际环境。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正>冰雪运动大国俄罗斯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惨遭"滑铁卢",在奖牌榜上名列第十一位——这是俄罗斯代表团参加冬奥会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