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14,(5):59-59
正王义桅在3月17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撰文指出:这些年来,乌克兰成为冷战最后的战场,甚至可能引发第二次冷战。乌克兰又倒向了西方,克里米亚地区则公投要重回俄罗斯。俄罗斯和西方地缘政治拉锯战进入最后阶段,带给我们诸多启示。启示一: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2.
国际     
俄罗斯与克里米亚签署入俄条约 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18日在克里姆林宫同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允许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18日说,乌克兰现在不会承认、未来也绝不会承认“所谓的独立”以及“所谓的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条约”。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以及塞瓦斯托波尔直辖市16日举行全民公投。超过九成的投票者赞成加入俄罗斯联邦。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17日宣布独立成为主权国家,更名为克里米亚共和国。全民公投筹备与执行委员会主席马雷舍夫16日在计票过半数后宣布,公投最终投票率为82.71%。  相似文献   

3.
天下事     
<正>俄正式接纳克里米亚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3月11日通过独立宣言后,16日就并入俄罗斯的问题举行全民公投,17日宣布克里米亚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俄罗斯总统普京21日签署了经联邦议会批准的克里米亚入俄条约,以及规定其地位及边界等细节的宪法条例。这标志着克里米亚入俄的法律程序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4.
速览·国际     
正要闻联合国决议称克里米亚公投无效第68届联合国大会3月27日投票通过有关乌克兰问题决议,决议称,3月16日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举行的全民公投无效,不能成为改变其地位的基础。17日,克里米亚议会依据克里米亚全民公投结果作出决定,宣布克里米亚独立,并申请加入俄罗斯。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18日与克里米亚和塞  相似文献   

5.
要闻     
联合国决议称克里米亚公投无效
  第68届联合国大会3月27日投票通过有关乌克兰问题决议,决议称,3月16日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举行的全民公投无效,不能成为改变其地位的基础。17日,克里米亚议会依据克里米亚全民公投结果作出决定,宣布克里米亚独立,并申请加入俄罗斯。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18日与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市的代表签署条约,允许其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  相似文献   

6.
《求是》2014,(14)
<正>乌克兰危局还没有过去,泰国政坛更加扑朔迷离。从基辅到曼谷,街头政治、广场冲突,动荡的日子看不到尽头。我们得到哪些启示?首先,照搬"西式民主"极可能陷入灾难。民主是个好东西,但在不同的国家,应有不同的实现形式。而且,在美国和西方的语境下的民主,其实没有客观标准。符合美国和西方利益的、接受其摆布的,那就是民主;反  相似文献   

7.
克里米亚是黑海北部海岸的一个半岛.毗邻近东地区两大洲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乌克兰独立以来是其境内唯一的自治共和国.面积25500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历史上.克里米亚曾先后被不同的民族占领。1918年,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1954年5月,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联邦合并30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下令将克里米亚州划归乌克兰。  相似文献   

8.
乌克兰长期处于被东西方大国分裂的状态,一直是两个方向对峙与斗争的风口浪尖。 原是“文明发祥地” 乌克兰原本是整个东斯拉夫民族的文明发祥地,公元9世纪就出现了最早的斯托夫国家之一——基辅罗斯,成为俄罗斯、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共同祖先,也奠定了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4,(9):82-86
今年2月乌克兰发生政权更迭后,俄罗斯不顾西方国家的制裁威胁,在乌克兰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军事行动。探究俄罗斯敢于采取强硬态度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归结为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实际上,俄罗斯之所以敢跟西方国家“唱反调”,不仅靠的是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更以其丰沛的能源储备为后盾。特别是自普京执掌大权以来,俄罗斯早已形成一整套较完备的能源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10.
2014年4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俄民众进行直播连线.现场回答了民众提出的81个问题.其中35个问题涉及到克里米亚和乌克兰局势,其他为俄罗斯社会经济及他的个人问题等,  相似文献   

11.
“向东走”还是“向西走”——乌克兰动荡的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2月22日,乌克兰局势突变,导致政府更迭、总统逃逸并被通缉、国内暴乱不止。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3月1日批准普京请求,可以在乌克兰使用俄罗斯武装部队。3月1日,乌议长图尔奇诺夫下令乌克兰武装力量进入完全的战备状态。3月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举行全民公投,超九成投票者赞成加入俄罗斯联邦。18日,普京签署条约,允许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市以联邦主体身份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党课》2014,(8):51-51
在乌克兰问题上,西方国家是在“用老鼠做实验”,而俄罗斯只有在“最极端情况下”才会对乌克兰使用军队。  相似文献   

13.
《求是》2014,(19)
<正>冷战结束之后,美国迅速把其外交战略调整为巩固冷战成果,在全球推动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而对外援助就成为其在国外推广"民主"的重要手段。然而,美国利用对外援助来"促进民主"的做法存在着很多弊端。第一,从理论上讲,西方民主制并不是所有国家发展的归宿。事实已不断证明,由于世界各国具有不同的历史、民族和社会构成以及政治文化传统,它们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化,它们也必须选择适合于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伊拉克、阿富汗甚至乌克兰的经济和政治现状都对美国一味推行西方民主制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14,(9):56-56
杨育才在3月28日的《环球时报》上撰文指出,通过"公投"方式决定主权归属明确的某一地区独立是值得商榷的做法,更不要说将这一地区并入邻国。20世纪末美国和北约支持科索沃独立,开了先例。但不能否认,此次克里米亚"回归"过程展示了俄罗斯的危机管理水平和战略机遇捕捉能力。自2004年爆发乌克兰"橙色革命"以来,俄罗斯针对乌克兰的危机管理同时在执行两套方案,一是通过全面合作加强与乌克兰政权的联系,争取“颜色革命”的逆转;二是促进乌克兰东部主要是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以及与俄罗斯毗邻的其他地区的自治和自决倾向,为不得已条件下制约甚至分裂乌克兰做准备。  相似文献   

15.
正近来,乌克兰冲突不断、伊拉克局势堪忧,这些热点问题无不折射出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一人一票"的西方民主不是万能的,更不是什么"救世主"。将西方民主嫁接到发展中国家,产生的是诸多民主乱象和民主烦恼。"美式民主"所标榜的"完美制度",不过是金钱政治的游戏。美国《全球主义者》在线杂志2014年6月14日发表了题为《改革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关注腐败问题的国际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的排名,中国周边国家如俄罗斯、蒙古、印度、菲律宾、印尼、泰国、乌克兰等国的腐败程度均超过中国,但令人感到"奇异"的是,只有中国发起了大规模的反腐败行动。这种鲜明的对比,体现的自然是中国制度模式的优势。但更令人倍感"奇异"的是,西方没有人质疑为何那些国家不能如同中国  相似文献   

17.
杨雷 《学习月刊》2014,(7):40-42
处在东、西方夹缝中的乌克兰自独立以来.政局连番发生变化.深刻体现出该国所处地缘位置的宿命和俄罗斯、欧盟之间的明争暗斗。很明显,俄罗斯和欧盟在乌克兰的危机事态中发挥了直接的影响.且不说俄罗斯在乌一欧关系协定谈判的关键时刻对乌克兰的大方出手.更遑论欧盟的外交官们对乌克兰街头抗议示威行动的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4,(9)
<正>过去数十年中,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一直在全世界推销自己的制度模式。仔细观察,他们主要推销两个东西:一个是市场原教旨主义,另一个是民主原教旨主义,但产生的效果似乎越来越差:"颜色革命"随着乌克兰的分裂动荡已基本褪色完毕,"阿拉伯之春"随着埃及的冲突震荡已变成了"阿拉伯之冬"。大概是忽悠别人的事做得太多了,西方不少国家自己也真相信这些东西了,结果自己也被一并忽悠。看一看今天的西方,冰岛、希腊等国先后破产,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处在破产边缘,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深陷债务危机,美国经济也没  相似文献   

19.
宗合 《党建文汇》2014,(4):33-33
自俄议会批准对克里米亚使用军事力量以来.美国带领西方国家对莫斯科和普京本人发起强大的舆论和外交攻势。这次克里米亚议会宣布举行全民公投.是以西方的方式对西方打出的一张王牌。  相似文献   

20.
《求是》2014,(19)
<正>民主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追求的一种政治理想,其本意是实行多数人的统治。对于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不同的国家,民主应有不同的模式。但是,西方一向标榜自己的民主具有"普世价值",否定其他任何不同形态的民主。西方民主真的具有"普世价值"吗?看看世界上一些被迫或主动实行西方民主的国家当前乱象丛生、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以及西方国家当下出现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现实,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西方民主非但不具有普适性,而且很可能还是携带各种"致乱病菌"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