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方案,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具有重要启迪借鉴意义。一、现代化不是只有西方一条路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同追求。纵观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程,苏东剧变之后许多国家都  相似文献   

2.
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坚持线性发展时间观,人为设立了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的发展阶段,并认为现代化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过程。纵观人类历史,成功的现代化路径主要有三种:以英美等先发国家为代表的“社会中心主义”模式;以德国和日本等后发国家为代表的“国家中心主义”模式;以中国为代表的“政党中心主义”模式。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就在于树立了正确的现代观,并探索了与自己历史社会情境相匹配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选择,既具有丰厚的学理意义,也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开放40年,中国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新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极大的鼓舞和希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表明,西方的道路不是世界的普遍道路,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  相似文献   

4.
问:西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也实现了现代化,为什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答: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也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坚持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她能够担负起领导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人们之所以产生疑问,主要是在与国外一些现代化国家的对比中,没有充分认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独特道路。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独特道路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主要表现在:一、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既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又与当代一些发展中国家有所区别,这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一场  相似文献   

5.
<正>当今世界,各国发展道路各异、发展水平不同。我国与不同国家比较,都显示出中国道路的巨大优势。一是与发展中国家比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性质上与它们更为接近,与它们比较更为合适。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也很复杂,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好的,也有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重重的,更有一些国家陷入内战分裂之中。  相似文献   

6.
卢根源 《唯实》2003,(2):18-21
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论是三种关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的发展理论 ,有着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时代特征。现代化理论正确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社会内部的传统性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 ,但却错误地把“西方化”看做现代化的唯一道路 ;依附理论看到了国际经济格局中的不平等性 ,但并未能揭示改变这一状况的现实道路 ;世界体系论正确地将世界看成是一个相互影响的体系 ,但又错误地试图否定落后国家改变原有体系结构的努力。反思发展理论的得失 ,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化之路,是基于中国对自身发展道路和理想社会的自我认识而作出的自觉选择。新中国的头30年,中国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的40年,中国又以和平的方式成功发展。这就破除了现代化道路"西方中心主义"的教条,为多元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成就,也破解了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历史性难题,即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如何通过社会主义实现向现代化的跨越。  相似文献   

8.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终身奋斗目标,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把中国式现代化置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下进行考察,会发现其中内含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囊括了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价值旨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跳出了西方现代化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窠臼,弥合了社会撕裂的鸿沟,打破了限制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枷锁,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开辟了落后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之间的现实发展难题,深刻揭示了人的现代化的协调性、全面性和进步性,创造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让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开辟出一条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废墟上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失误;经历了自身“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作为第三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既遇到了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70年,中国人走过了西方国家两三百年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现代化具有世界意义,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对于发展中国家更具有可借鉴性。认真总结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启示,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历史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谋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08,(12)
现代化是众多发展中国家挥之不去的诉求,但随着现代化理论兜售的西方化论调以及搭乘资本的快车侵入各发展中国家文化版图的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却着实破坏了它们本土文化的生存状态,对其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要求每个发展中国家都给出答案的同时,现代化是否就是西方化的问题也将各国的文化安全推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对现代化与西方化问题最好的回答,也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百家言     
《求是》2011,(9)
张维为:中国模式的特点中国模式至少包含了8个特点:一是实事求是。通过对事实的检验,中国得出了结论: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和西方民主模式都不能使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中国在1978年决定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早期的现代化理论主要是在总结西方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对非西方国家的发展问题研究明显不够深入。中国为摸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及道路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艰苦奋斗,走着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明显不同的现代化之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实现了从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的“后发式现代化”到“早发式现代化”的转变,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得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及道路中蕴藏的丰富经验,从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新思路、新方案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结果,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总结国内外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力图走和平式发展、合作式发展、和谐式发展的新路子,是中国人民自1840年以来总结无数次经验教训所得出的结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是改革开放30余年大胆尝试、勇于开拓的结果。"中国道路"数十年的成功发展及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是众多发展中国家挥之不去的诉求,但随着现代化理论兜售的西方化论调以及搭乘资本的快车侵入各发展中国家文化版图的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却着实破坏了它们本土文化的生存状态,对其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要求每个发展中国家都给出答案的同时,现代化是否就是西方化的问题也将各国的文化安全推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对现代化与西方化问题最好的回答,也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所谓“中国模式”,实质上是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徐艺轩 《世纪桥》2024,(4):19-22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独特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从发展的独特优势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开辟了由发展中国家迈入现代化进程的新模式;从秉持的鲜明立场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站稳人民立场,以社会主义为内在本质;从传递的时代意义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由欠发达走向发达的新选择,是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进一步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9.
吴晨晨  许媛 《世纪桥》2008,(8):25-26
现代化是众多发展中国家挥之不去的诉求,但随着现代化理论兜售的西方化论调以及搭乘资本的快车侵入各发展中国家文化版图的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却着实破坏了它们本土文化的生存状态,对其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要求每个发展中国家都给出答案的同时,现代化是否就是西方化的问题也将各国的文化安全推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对现代化与西方化问题最好的回答,也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走出的成功道路、形成的鲜明特色、积累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体现为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强烈追求,承载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庄严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