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好人被讹”以及“见死不救”现象频繁上演的社会背景下,《民法典》规定了“紧急救助行为”条款,救助人不再承担紧急救助行为中的重大过失责任。该条款亦被称为“好人法”,无疑是我国民事立法上的重大创新。但在尊重立法原意的同时,准确理解紧急救助行为的本质,客观地正视该条款本身现存的一些问题并予以妥善处理,努力找到救助人与受助人、第三人之间基于紧急救助行为产生的利益关系的平衡点,对统一该条款的法律适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我国在解决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的住房困难有了更完善的制度安排。各地在制定公共租赁住房筹集、农村危房改造年度计划时,优先满足当年实施住房救助的需要。对符合条件的住房救助对象,在具体实施中要做到优先安排、应保尽保,让特殊困难家庭能有基本的住房条件。  相似文献   

3.
1994年,我国颁布了<自然保护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其中管理体制问题涉及到包括环保、林业、地质、渔业、海洋、农业等多个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当前,我国正在进行自然保护区法的制定工作,管理体制如何完善,是立法工作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立法体制是由1982年宪法正式确立的。但是1982年宪法确立的只是我国立法体制的基本框架,各国家机关的立法权限并不清晰,而长期的立法实践又逐渐带来了法出多门、越权立法、立法冲突、政令不统一等问题。这些现象使明确划分立法主体的权限、严格立法的监督、理顺法律规范的效力并以法律形式加以定型,成为迫切的需要。《立法法》的颁布实施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规范立法行为,有助于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经过十多年的制度实践,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日渐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要逐步调整和转变观念以树立现代社会救助理念、积极推动社会救助体系的有机整合、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的专业化水平以及大力发展社会互助,促进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的平衡等,进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桥》2016,(8)
高校贫困生的教育救助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教育救助的顺利实施不仅关系着贫困生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业,还关乎着贫困生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当前我国的教育救助主要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为主,在缓解学生贫困、提高贫困生生活质量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同时,公平性较差、奖助学金覆盖率较低、社会力量缺乏参与和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等问题也时刻提醒我们不断完善高校教育救助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加大对教育救助的财政支持、加强公平性建设、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积极性等手段保证每个贫困学生都能平等、公平地享受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7.
王志亮 《学习论坛》2010,26(5):67-71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最严厉的一种刑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死刑的作用和存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世界范围内废除死刑的运动风起云涌,废除死刑已成为今天文明世界的共同愿望,我国也不例外。关于死刑存废的问题,我国法学界给予了充分关注,由诸多因素所决定,我国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在保留死刑的前提下,我国应完善死刑制度。  相似文献   

8.
于鹏 《求实》2003,(Z1):67-69
一、我国外贸代理制立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多部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都规定了对外贸代理制,但都存在一些问题,甚至存在法律冲突。 (一)《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存在的问题 为了弥补《民法通则》和《对外贸易法》对直接代理规定比较概括、抽象、简单,以及几乎没有涉及间接代理的弊端,外经贸部制定《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主要是解决外贸间接代理无法可依的情况,它第一次以规范法律文件的形式,对外贸间接代理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及争议解决办法等作了详细规定,对外贸代理制的推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的经济体制、外贸体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暂行规定》存在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9.
经济特区的授权立法在推动特区的经济与法治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通过《立法法》将这种授权立法予以制度化。但在现有制度中,经济特区的授权立法存在着授权主体资格有疑问、特区规章的效力与其他规范性文件效力的关系不明、经济特区立法权的性质不明、立法的合法性审查标准不明等问题,制约了经济特区授权立法积极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加以学理性的梳理与阐述,以便为进一步的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蓓  邓佳丽 《求实》2006,(Z3):95-97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沿革劳动教养制度创设于1955年8月,1955年下半年,我国在取得全国范围内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重大胜利的基础上,又在机关内部开展了大规模的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运动。195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彻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该指示明确指出:“对这次运动中清查出来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除判处死刑和罪状较轻、坦白彻底或因立功而继续留用的以外,分两种办法处理。一种办法,是判刑后劳动改造。另一种办法,是不够判刑、而政治上  相似文献   

11.
宗志翔  潘恬 《理论导报》2010,(11):35-36
<正>充分保障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是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和前提。在我国,围绕教师所产生的各种教育行政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教师在与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行政主管部门事实上的不对等法律关系中很容易受到伤害。为依法维护和救济教师的合法权益,早在1993  相似文献   

12.
应当说,我国森林公园资源保护的法治水平已得到较大提高,但从森林公园资源保护立法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的阻碍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法治化进程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森林公园资源保护立法,将森林生态伦理作为立法之思想源泉,建立起完善的森林公园资源保护立法体系是解决现存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贫困儿童救助: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儿童主要包括下列四类群体:城乡低保家庭中的儿童、孤儿、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低收入家庭中的儿童.它们的逻辑关系大体是:低收入儿童规模最大,低保儿童外延次之,随着社会救助制度的不断完善,低保儿童与孤儿,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重叠部分会日益扩大.目前,不少贫困儿童仍被排斥在救助范围之外,部分贫困儿童的生活依然比较困难,贫困儿童救助政策不平衡,贫困儿童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费用亟待解决,贫困儿童的家庭养护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充分关注这些问题,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儿童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最近,农二师十八团渠管理处工会组织开展了为身患白血病的6岁儿童王梦莹爱心捐款活动。十八团渠管理处职工  相似文献   

15.
施玮 《学习月刊》2009,(8):19-20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印发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可以说.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灾害发生后。如何迅速采取救助行动,处理灾情.降低伤害,并帮助灾民完成复建.是国家的基本职责。借鉴和吸收我国传统社会有益的防灾救灾经验.对完善灾后救助制度.增强灾害救助能力.促进灾后重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单位犯罪,国际上通称为法人犯罪。我国1997年刑事法典的修订,用两个条文规定了单位犯罪,明确了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以及处罚的方法及种类。本文从我国单位犯罪的立法角度入手,阐述了我国刑事立法中关于单位犯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试图为我国单位犯罪的刑事立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晓英 《新视野》2006,4(3):68-7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 它的制定为国际社会反腐败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指南和行动准则。作为《公约》的缔约国, 在享有公约所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公约所规定的义务。本文以《公约》关于反腐败贿赂犯罪的规定为基础,结合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实际需要,提出完善我国贿赂犯罪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8.
邹红 《探索》2002,1(5):142-144
健全的意思表示必然导致法律行为成立生效,但有瑕疵的意思表示却会导致法律行为产生不同的后果。中国要制定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法典,应该从立法体例、概念、内容几个方面完善对意思表示瑕疵的立法规定,同时还应参照大陆法系民法在不同时期对意思表示瑕疵规定不同法律后果的价值选择,结合我国法律传统、现实社会要求和世界民法发展趋势在我国即将制定的民法典中正确反映这一追求。  相似文献   

19.
李秀梅 《新视野》2005,(6):65-67
我国《宪法》终于对行政补偿有所规定了,这说明行政补偿的特殊性基本上得到承认。目前,我国行政补偿立法存在严重问题,行政补偿领域政策调整的倾向性很明显,导致了许多纠纷。所以,俟时机成熟,应该制定统一、独立的《国家补偿法》,对行政补偿的原则、范围、程序、资金来源和管理等做出具体而合理的规定,以有助于我国公民财产权的法律保障,有助于行政权力的规范行使,有助于协调公私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20.
宪法赋予了每个公民劳动的权利,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类组织都有促进劳动者就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的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多种形式的就业歧视现象大量存在,使劳动者的就业平等权受到了严重侵害。我国现行禁止就业歧视法律保障制度却存在诸多缺陷,难以对劳动者进行有效的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