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益认同是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得到较好的调整,政府与执政党积累了较好的政治认同基础.现阶段,社会利益分化加剧、阶层分化明显,不同的阶层、同一阶层内部不同的群体因为利益实现的程度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认知和评价.基于利益分化与获得,可将我国人民分为既得利益阶层、中间阶层和弱势利益阶层.既得利益阶层中既有基于信仰形成的价值认同,也有基于利益获得与维护形成的"赞同"却"不认同"的政治态度;中间阶层其政治情感表现在认同中有挣扎、在肯定中有迷茫、在否定中有期待,还有一小部分中间阶层政治情感走向极端;弱势利益群体因为社会支持不够、参政能力和参政渠道有限等问题,其政治认同总体走低.  相似文献   

2.
19世纪的英国中产阶级在反贵族和反平民的进程中形成了阶层认同。中产阶级在反对贵族道德的过程中,保留了一些贵族要素,与贵族之间形成了阶层妥协与融合;在防范平民的同时,也以理性精神和知识技能促进社会发展,并以家长式的公共责任感在慈善和教育等方面帮助平民,承担起教化社会的文明使命。他们在宗教、个人职业价值观等方面展示的绅士风范为各阶层民众所认可和模仿。此外,英国中产阶级的特性赋予英国社会明显的阶级性和保守性特点,表现为社会不平等和政治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以形塑“现代的我们”为任务的政治认同建构面临“传统的我们”对迈向现代的阻碍以及“现代的他者”对“我群认同”的消解。传统文化在现代政治认同建构中具有“桎梏”和“资源”并存的复杂特性。本文以政治认同建构的任务逻辑、资源逻辑和期待逻辑为主线构建分析框架,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2977幅政治宣传画为资料对政治认同建构中传统文化呈现的特征与逻辑进行探索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传统文化符号在样本宣传画中并未突出呈现;在体现传统文化的宣传画中,生活实践领域的物质寓意类符号较多呈现,传统文化的国族资源彰显,调动回应公众对物质生活的期待是政治认同建构的重要策略;改革开放以来,体现历史标识和精神品格的传统文化符号在样本宣传画中逐渐增多。新时代背景下,政治认同的建构应关注认同的人文属性与心理机制,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更“合情入理”的方式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形塑“现代的我们”过程中的建构性功能。  相似文献   

4.
谢晓光 《学理论》2008,(18):39-43
在韩国政治转型过程中,中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实现了从臣民政治文化向臣民——参与者政治文化的转型。韩国中产阶级突出的特征是具有变革与保守的双重性,既是民主政治改革的推动者,也是权威政治的维护力量。在韩国由权威政治走向民主政治的过程中,中产阶级造就了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互动发展,形成多元政治自主权对国家权利的分割与制衡。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在后发型国家实现民主法治过程中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1)
公民权是普通民众提升自己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国王通过解压平民和门客公民权的社会革命的路径不断获取王权。"死者崇拜"获取自身权利的范式逐步让位于不断改革和革命的方式来获取自身身份在社会和政治中的认同,选举权、自由权、财产权等得以发展,由此,开启了城市的政治体制文明的进程,通过这些主题的建构从而刻写古代人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正:政治认同的制度性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政治认同是政权稳定的基础.要提高民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度,需要整合政治认同资源.政治认同资源主要由意识性、制度性和功绩性资源组成,其中,社会公正作为制度性资源对保持政权的持久延续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执政者要想长久地获得民众的政治认同,保持政权持久延续,必须以政治认同为尺度,在政治、经济、法制及教育制度建设中体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7.
政治认同是政治系统得以持续稳定运行的前提,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最高形式。政治认同的建构与形成是认同主体、认同对象及相关因素的"三位一体"互动过程,政治认同主体是集多种特性于一身的"社会复合体",社会存在性是政治认同主体的基本特质,其具有一定的利益与意义追求,并集理性和非理性于一体。政治认同对象是由内(政治价值理念)、中(政治制度规范、政治组织机构)、外(政治行为)三个层次构成的"四位一体"结构。政治认同主体从心理(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政治态度)和实践(政治参与)两个维度,体现着其对政治体系的认同状态。  相似文献   

8.
在印度历史上王权具有专制但并非中央集权的特征,即没有出现大一统式的王权。从传统印度的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来看,在受印度教和种姓制度影响的传统社会中,世俗王权被纳入婆罗门主导的社会等级制度中;村社经济中农民是"政治冷漠主义者",没有大一统的观念;在政治活动进程中,历史上印度的国家建设是失败的,既没有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也不具备完善的大一统国家的官僚体系。这些都不利于印度大一统王权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民商阶层的政治形象是模糊、甚至矛盾的,他们有时被期望引领改革发展,有时则被担忧阻碍改革发展。然而,历史经验和新的迹象却给我们展示了民商阶层的政治取向多变性。对影响民商阶层政治取向的多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他们可能只是政治发展的适应者和旁观者。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检验了夫妻双方客观阶层地位对已婚女性和男性主观阶层认同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个体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主观阶层认同的地位决定论适用于解释已婚男性的阶层认同,但并不适用解释已婚女性阶层认同的形成;多数已婚者的阶层认同呈现出"妻凭夫贵、夫靠自己"的性别差异,女性阶层认同的从属依附心理不仅是传统性别意识的表现,更是性别不平等的体现;已婚女性阶层认同借贷型较多,即配偶的客观阶层地位比本人的客观阶层地位更重要。已婚男性阶层认同则独立型较多,即本人的客观阶层地位比配偶的客观阶层地位更重要。由此可见,我国性别平等意识的推进依旧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政治话语的变迁透视着政治文明的转型。中国传统政治中只有"臣民"、"子民"的概念。"公民"概念的引进是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开端,而伴随着中国政治的每一次转型,更准确地说是基于每一次政治转型的需要,"公民"概念都被其它貌似相关而实有极大不同的概念所覆盖或取代。作为对生活在特定政治共同体中的"人"(即"政治人")的一般性称谓,"公民"概念的中国境遇集中体现了政治场域中个体社会成员的地位与境遇。整个近代以来的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个体社会成员都存在身份的焦虑,对政治人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从本土主义身份政治到意识形态身份政治再到法治下的权利身份政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民工潮"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农民的政治文化是农民在历史和现实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是历史传承和现实生活在农民精神世界里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万计的农民挣脱土地的束缚,进城务工经商,他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应的,其流动前建立在乡土基础上的传统政治文化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并非沿着传统--现代的一维线路演进。由于流动农民自身初始条件的不同和进入城市后从事职业及社会生活经历的不同,这种变化大致沿着三种不同的道路演进,表现为公民文化的生长、臣民文化的复制和暴民文化的赘生,从而形成三种截然不同的农民政治亚文化。  相似文献   

13.
舒绍福 《理论导刊》2008,5(1):73-74
作为农民非制度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农民上访具有深层次的政治文化根源,认同危机、清官意识、臣民意识以及非制度化参与的激励效果,分别是农民上访的直接诱因、内在驱动、潜在因素和外在刺激.农民上访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削弱基层政府权威,造成合法性危机,破坏正常的政治社会化等.因此,需要培育参与性为主的复合型公民文化,将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纳入制度化轨道,以逐步化解农民上访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私营企业主阶层逐渐发展壮大,社会影响力逐步增强。为了避免非制度化的力量在体制外集结,国家综合运用法律规范、政治吸纳、行为管制、意识形态调适等方式对该阶层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在这背景下,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实现了从政治冷漠到主动性政治参与的巨大跨越,产生了深远的政治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技能人才在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其政治认同的深化,对于其更加主动地融入党的领导体系、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两个确立”与高技能人才政治认同的话语内容在相互构建中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关联,这种关系既是党的指导思想在实践层面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技能人才对国家政治方向的主动回应。从国家意识形态稳固、高技能人才未来发展、社会繁荣进步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两个确立”如何赋能高技能人才的政治认同培养,对于深入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与科技交融、国家治理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民和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公民意识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元化进程中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的结果,是由臣民变成公民,臣民文化逐步走向公民文化在人的观念中的体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公民意识的生成对于民主体制的健全、法制的完善和宪法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程。在日益丰富的政治参与研究中,一直缺失针对民众政治参与观念的系统研究,且不了解民众对于政治参与的理解、情感和认同倾向。文章从认知、情感和认同等三个维度,系统构建中国民众政治参与观的概念框架与测量工具,并利用系统性抽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研究发现:在参与认知方面,与研究者主要从民众影响政府决策角度的界定不同,民众多从其与政府互动的双重视角理解政治参与;在参与情感方面,民众的内在效能感和外在效能感都偏低;在参与认同方面,对公民行动、接触型参与和沟通型参与的认同度较高,但对抗争型参与的认同度较低。借助潜在剖面分析方法,验证了民众参与观类型学的理论模型,发现同时存在“传统臣民”“依附主义者”“潜在抗争者”“准公民”“模范公民”等五种观念类型。总体而言,参与型文化正在中国民众中形成,但与政治参与观发展的理想状态仍有落差。这些研究发现,对于进一步探索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观、推动政治行为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政治认同不可能自然形成,它需要以各种条件为支撑进行建构。从实践来看,我国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建构机制体现为:民族平等、团结与自治的政治价值理念为认同主体的自我需求提供心理支持与合法性论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认同主体需求的实现提供合法性保障;民族权益保障机构是认同主体需求得以实现的承担载体;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是政治认同形成的主导性推动力量;恰当的政治建构途径与方式是政治认同形成的"平衡杠杆"。  相似文献   

19.
“中间阶层”这一概念,是当今中国社会学和经济学界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关键字。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时代背景,概括出中国中间阶层的概念,探讨了当前中间阶层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中间阶层的政治特征。由此进一步探讨中间阶层的社会政治功能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中间阶层的社会政治功能、中间阶层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中间阶层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农民阶层作为我国的最大社会群体,是推动我国政治经济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有序政治参与的扩大不仅能够促进村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运行的合理化,而且有利于增强基层政府对农民合理利益诉求的回应力,更能够提升农民阶层对政府治理的认同和支持。在十八大强调"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农民阶层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