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是党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具有长期性、战略性意义的重要决策。一、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具体情况看,确有必要将研究延迟退休年龄问题列入议事日程。1.延迟退休年龄是为了应对人口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变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进行的政策调整。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实际  相似文献   

2.
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要全面、准确,避免简单片面的教条式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深意在于统筹、平衡、保持发展后劲;“以人为本”重在强调群众利益。贯彻科学发展观须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决策,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历史进入了崭新的一页,党领导着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最大的困难还是我们的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的现状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最突出的问题是领导班子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为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及时提出了要逐步实现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进程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是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大方  相似文献   

4.
“抓大放小”是搞活国有企业的重要方针,那么,企业何以为“大”,何以为“小”?“抓大”重点抓什么?“放小”重点放什么?“大”如何去“抓”,“小”又如何去“放”呢?这是贯彻“抓大放小”方针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曹立合 《党课》2007,(1):38-44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党课教材,本刊在去年已经刊发过几篇,时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意义、目标、原则等问题已经做了阐述。为什么本次“党课”还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话题来讲呢?一是因为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一项艰巨、长期的任务,不是讲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的:二是因为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认识和行动的误区,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6.
7.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这一思想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智慧,经过长期酝酿和周密思考而逐步形成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台湾工作,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建》2000,(7)
一是既要宣传“三个代表”是毛泽东、邓小平建党理论的新发展,又要注意把其思想精髓、内容实质与我党近80年光辉实践所形成的基本理论和经验紧密结合,融为一体,防止相互割裂,彼此脱节。二是既要宣传好“三个代表”对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影响,又要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三个代表”对进一步搞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事关全局。三是宣传“三个代表”的丰富内涵,既要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具体方面的阐述,又要注意整体、宏观上的把握和论述,做到全面完整,系统深刻,辩证统一。四是“三个代表’的宣…  相似文献   

9.
全面准确地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涵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全面准确地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涵义,对于我们自觉地坚持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的意义。一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不是任何其他理论体系中的命题,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命题。对这个命题的理解,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不能脱离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不能脱离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全报告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对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科学定位,使我们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我们应深刻认识其科学定位和重大意义,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到2015年是国民经济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上各种力量发展、整合、调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描划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不断深化学习宣传、理解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直机关党建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的深入理解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到2015年是国民经济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上各种力量发展、整合、调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描划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不断深化学习宣传、理解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直机关党建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的深入理解上...  相似文献   

13.
黄中平 《党课》2006,(9):22-27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基于对当今世界形势的科学分析和我国发展大势的敏锐把握,在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进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形成的实践基础、历史经验、时代背景和理论根源,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更好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高长武 《党的文献》2012,(2):25-34,46
对邓小平理论,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全面准确地去理解。关于"不争论",并不是说任何问题都不要争论,在改革的具体措施、方法问题上不要陷入无休止的抽象争论中,在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上,则要同任何违背这一方向和原则的思想、做法进行争论甚至批评和斗争;关于姓"社"姓"资",在涉及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发展的政治方向、基本制度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地问姓"社"姓"资",而在一些具体方法、手段等问题上不必拘泥于姓"社"姓"资"的争论;关于解放思想,并不是说思想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无论怎样解放也不能脱离社会主义这个大方向;关于共同富裕,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只是第一步,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关于农村的"两个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取得的成就有力地证明了第一个飞跃的重要性,但不能由此满足现状,裹足不前,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即实现第二个飞跃才是我国农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该文深刻分析了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形成的特点,并阐述了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框架内容,认为目的论是整个经济理论大厦的基础,所有的经济理论观点都是以此为基点而引发展开的;发展论是整个经济理论大厦的主体,二者构成了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围绕发展论又形成了18个经济理论观点,构成了这一层次的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理论体系。最后还认为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这一伟大理论,应掌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经济理论,把邓小平开创的经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指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小平同志对我党长期以来检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标准的科学总结和概括。为了准确运用这一标准来指导和衡量我们的各项工作,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 1.“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前提是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 我们党领导的各项改革决不允许从根本上搞资  相似文献   

17.
准确和全面地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辛忠杰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有些同志对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存在这样那样的不正确认识,我认为,其症结都在于没有准确全面地把握这一标准。“三个有利于”与测小平同志的其他思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割裂开来。“三个有利于...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共产党高度自觉地肩负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历史重任,并为此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又一次强调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任务,并全面论述了它的基本方针。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初就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这一战略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和创造精神的杰出表现,是我们党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根本战略方针。这一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指导原则,既充分从实际情况出发,又用新的办法来解决新条件下的新问题。邓小平同志曾强调:“尊重事…  相似文献   

20.
李鹏总理在全国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郑重地重申:“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这不仅重申了我国一贯的原则立场,更表达了我国政府的坚强信念。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科学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在尊重客观现实、尊重客观历史的基础上提出和制定的。因而具有科学的根据,这个科学的根据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