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索》2014,(3)
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是划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界限。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其性质取决于由哪个阶级所主导,服务于哪个阶级的利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生产资料、劳动力和消费品的充分商品化,使生产资料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使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远远高于其价值,使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并非等量劳动相交换,使资产阶级成为市场的主导者。而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应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市场,是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作为统一的利益主体所主导的市场,是有计划的市场。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化的程度与资本主义相比都是有限的,其最根本的特征是限制乃至消灭剥削,实行基本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只有这种性质的市场,才能在社会主义经济的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逄锦聚认为,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观点需要发展。剩余价值是与生产力、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般范畴,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体现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被剥削关系,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依然存在,但它不再体现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而是体现一种新的分配关系。应该科学准确地、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是否存在剥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是全体人民的代表,国家通过税收等形式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归根结底又用于人民,所以不存在剥削的问题;个人、私营企业主即使占有了他人剩余价  相似文献   

3.
李义平 《前线》2014,(7):26-2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6日下午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逻辑上讲,我们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即首先保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牛先锋 《实践》2002,(4):24-26
资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lt;资本论&gt;的内核是论资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之一剩余价值学说同样来自于对资本的分析.然而,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不是恒定不变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方式和企业制度的变化,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资本主义私人资本,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历程最能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5.
《探索》2014,(4)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并在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和贡献。深化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为价值规律的作用,但政府作用巨大,不可缺少。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正确方向,研究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6.
《资本论》是马克思花费了40年心血写成的科学巨著。第一卷系统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共有7篇,25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简单商品生产为对象,分析商品的价值和价值形式;第二部分叙述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三部分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论》第二卷研究的对象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其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共分3篇、21章。第一篇分析资本流通的形态及循环,第二篇分析资本周转,第三篇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三篇分别着重分析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运动形式。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共分七篇。第一篇叙述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如何转化为利润率;第二篇接着叙述利润又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从而不同产业部门的资本家共同分享剩余价值;第三篇揭示了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第四篇叙述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如何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从而剩余价值在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之间得以分割;第五篇叙述利润又如何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从而剩余价值又在银行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得以分割;第六篇叙述超额利润又如何转化为地租,从而导致土地所有者也来瓜分剩余价值;最后第七篇通过总结各种收入及其源泉,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构成。  相似文献   

7.
“当代资本主义质变论”者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持有社会资本的人也可通过国家实行高度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济、普及义务教育、养老金、最低生活线补贴等形式,调节收入分配”,“这种再分配的形式,实质上都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因此,剩余价值的社会化,使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共享剩余价值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通过推广广泛的福利政策,使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发生了有利于工人阶级的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是马克思花费了40年心血写成的科学巨著。第一卷系统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共有7篇,25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简单商品生产为对象,分析商品的价值和价值形式;第二部分叙述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三部分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论》第二卷研究的对象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其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共分3篇、21章。第一篇分析资本流通的形态及循环,第二篇分析资本周转,第三篇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三篇分别着重分析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运动形式。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共分七篇。第一篇叙述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如何转化为利润率;第二篇接着叙述利润又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从而不同产业部门的资本家共同分享剩余价值;第三篇揭示了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第四篇叙述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如何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从而剩余价值在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之间得以分割;第五篇叙述利润又如何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从而剩余价值又在银行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得以分割;第六篇叙述超额利润又如何转化为地租,从而导致土地所有者也来瓜分剩余价值;最后第七篇通过总结各种收入及其源泉,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构成。  相似文献   

9.
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紧密结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用法律明确"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范围,将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增进型政府治理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论断,一方面肯定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应当更加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党在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理论创新。从"基础性"到"决定性"的改变,必将全方位推动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向着更加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资本和剩余价值是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核心范畴。马克思创造和运用了这些范畴,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为了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赋予了它们资本主义的特性。由此,我国经济理论界长期以来,把资本和剩余价值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是仅仅用来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从而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绝对不容许存在这些东西,承认它们的存在,就等于抹杀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于否定了社会主义。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却越来越迫使人们打破传统的观念,应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等范畴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运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技术选择过程进行分析可知,资本家作为技术选择的主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市场本身并不能有效解决技术选择问题,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更好地发挥作用。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技术选择问题上具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进行有效的技术选择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技术进步与稳定就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4,(7)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6日就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命题。科学认识这一命题,准确把握其内涵,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  相似文献   

15.
政府和市场是现代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当代市场经济体面临的共同课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下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具有共同的一面,又具有本质的差别。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重大命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新发展。结合中国经济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对这一命题进行全面解读,将有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5,(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创新观点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特殊逻辑,同时结束了以往模拟化市场经济的时代,让中国的市场经济更加真实。通过对模拟化市场经济缺陷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变迁历程的梳理,论证了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而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通过深化要素市场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若干经济理论问题探讨苏星一、怎样认识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规律?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理论依据是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派发现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  相似文献   

18.
卫兴华 《前线》2014,(12):7-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以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的部署为契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9.
18-19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了两种自愿的资本联合形式:合伙制和股份制,它们相对于单个私人资本实现了最初的资本筹集和具体使用的社会化形式,即在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基础上的资本运作的社会化.各种资本的联合形式及其社会化运作体现了明显的不同于私人资本的"社会资本"的特质.然而,社会资本并没改变资本终级意义上的私人属性,但我们可以得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因素则存在于资本主义内部的认识,它是新社会的胚胎和萌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所有权的社会化存在形式和运作方式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资本社会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这些重要论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