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说“面子”     
面子,也叫脸面。中国人对面子是看得很重的。“人活脸面树活皮”这句俗话,更把脸面看作生死攸关的大事。一个人,如果没了面子,便觉羞于见人,在人前抬不起头来,甚至还有因失了面子而自杀的。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在被刘邦击败之后,据说就是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抽剑自刎于乌江,可见面子的重要。本来,爱面子,是中国人的一个好传统。对个人来说,这是一种自束力,有利于自省、自重、自爱、自尊,  相似文献   

2.
我曾作为学生或家长,参加过很多家长会;也曾作为老师或校长,组织过很多家长会;如今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我也旁观过,听说过很多家长会。我印象中的家长会,大多是教师讲、家长听,一种模式,形式单一。家长会上,要求多、沟通少,单向意见多、双边活动少,指责多、指导少,一些爸爸或妈妈满脑子装的是孩子的不是,会后一见到孩子便是一阵暴风骤雨的数落、训斥,甚至打骂,就算表现好、学习好的孩子也难免要听爸妈唠叨几句:“人家××期中考试100分,你怎么才得90几分?老师说你最近有点松懈,该加把劲儿了!××都当了班干部,你也得努力啊!”大部分来参加…  相似文献   

3.
漫长的学生时代.总会有一些与老师有关的体验和经历留在学生的记忆里。抹不掉挥不去,老师们每次谈起时也是感慨万千。如何处理对学生严与爱的关系,是老师与学生相处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而严与爱表面上又是互相矛盾的,严格管理似乎就不能体现爱,要爱就不能严。以致于有时为了“严”字,有的老师在孩子面前总是不苟言笑.当学生犯错时,大动干戈。于是在不经意间。师生关系的空间布满乌云.学生的心间留下阴影,师生间的距离也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4.
正又一次期末考试结束了,在几家欢乐几家愁时,不妨看看那些值得借鉴的国外教学方式——对于一直在中国接受教育的我们,上课的模式一向都是固定而略带乏味的:老师在讲台上自顾自地灌输知识,学生有的听得昏昏欲睡,有的则干脆开起了小差,自娱自乐。偶尔有老师提问,大家也都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甚至答非所问。为了能够更好地选择适合我们孩子的教育方式,从而更加真实地去审视孩子所经历的教育,我们搜集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育人故事——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课后按时来到办公室,因为他守信守时,老师掏出一颗糖奖给他。他又是惊喜又是羞愧地说:“老师,我错了。”于是,老师又掏出一颗糖,奖励他认识到了错误……学生是忐忑不安地去受训,得到的却是一次次意外的奖赏,内心的震动可想而知。在这里,教育者一次次地发现并表扬了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在沮丧愧疚之时获得自尊,恢复自信,  相似文献   

6.
<正>在一师二中王为玲老师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仔细一看,除了王老师一家三口外,中间还有一个是维吾尔族小巴郎,这个小巴郎叫阿不都拉,是王老师所带班级的学生,他亲切地称王老师为"王妈妈"。结识一个"特殊孩子"两年前,阿不都拉从其他学校转入王老师所带班级,汉语基础差,交流、学习都存在很大困难,作业不按时交,上课迟到,不穿校服、不戴胸卡,手上、脸上总是黑乎乎的,家长打电话也打不通。自2015年11月,一  相似文献   

7.
眼下,师生关系引起社会各方热议。不可否认,人们对老师与学生关系上的一些诟病,反映了学校在教育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中有班主任不敢批评学生的,也有不愿意、不善于批评的,一些学校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关系不正常(比如老师收受学生礼物)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眼下,师生关系引起社会各方热议。不可否认,人们对老师与学生关系上的一些诟病,反映了学校在教育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中有班主任不敢批评学生的,也有不愿意、不善于批评的,一些学校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关系不正常(比如老师收受学生礼物)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反驳的定义及其组成我们常说:“不破不立”。论证思想也是这样。上一次讲的“怎样进行证明”中,告诉了人们怎样确立正确的思想。在确立正确思想的同时,往往要破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反驳”。什么是反驳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陶里亚蒂同志在提到中国革命经验的时候说,中国人员在争取政权的斗争时期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是‘同布尔什维克在一九一七年  相似文献   

10.
11月16日《西部商报》曝光了甘肃省甘谷县交通局副局长程友谦暴打一名初中生致其住院的野蛮行径。程友谦因怀疑甘谷二中初二学生刘永杰打了他的儿子,便开着一辆警车来到学校,当着几个老师的面殴打刘永杰,而后将其带回家中继续殴打。面对记者“学校为何轻易同意别人带走学生”的提问,有当时在场的老师回答说是“考虑到领导干部的面子问题”。领导干部的脸虽与一般人差不多大,面子却要大出许多。但领导干部的面子再大,能大得过一个学生的健康与尊严吗?在这几位老师心理的天平上,领导干部薄薄的一层面子远比一个学生的健康与尊严有…  相似文献   

11.
骑“大灰狼”的孩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数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去看他的朋友。他的朋友夫妇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位朋友敲门,许久未开。这位朋友正在纳闷,门开了。原来他们夫妻正爬在地上做“大灰狼”,让儿子骑呢! 这对夫妇后来曾经辗转调动过几次工作,孩子也先后在不同的学校就学。但是,在哪一所学校都处不好。老师和同学都难以忍受他那种惟我独尊、盛气凌人的架势,也不可能接受他的指挥。孩子到处碰壁,也很苦恼,觉得别人都对他不好。 最后,听说这孩子终于得了精神病。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个子不算高,但比较守纪律、学习成绩也较好的学生,其座位由第三排调到第四排,家长为此非常气愤地质问老师:“你是不是看我孩子老实,欺负他?”老师越跟他解释,家长情绪越激动。  相似文献   

13.
“师生冲突”的正向功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学校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教师和学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及其互动方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效。发生在师生中的“不和谐”的冲突事件,即师生冲突是师生关系中的一种现象。随着社会转型给教育带来的多种影响,师生关系也受到诸多挑战,一方面,现代社会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合作等理念,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提供了巨大动力;但另一方面,师生关系又面临新问题的困扰,出现了许多有悖于理和情的异化现象。因此,师生由于在目标、价值观、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的教育教学互动,即为师生冲突。学校…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在长春一家晚报的头版,有一则关于朝阳区45中学教师张晶“不收家长馈赠,反给学生送礼”的报道,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一名学生家长为感谢张晶老师长期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孩子的许多帮助,送给张老师一条项链。当时,为了让这名学生及其家长安心,张老师接受了这份感激。而当学生毕业时,张老师又把项链还给了她。 一石激起千层浪。张老师的高尚行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也引发了人们对朝阳区师德建设的关注。的确,张晶老师的行为是朝阳区教师群体形象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编辑来信约稿,希望介绍日本学生的情况,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在国内,很多学生都喜欢‘当官’,父母也希望孩子能做学生干部,而这些干部大都是老师任命。这些同学除了工作能力较强外,还听老师话,成绩好。日本学生干部的选拔程序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6.
最近看了一部影片<我们的孩子>,它反映了都市小学与农村小学学生的生活.刻画出城乡的差距与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一边教学资源丰富,有外国人教英语,父母可以在家陪着做功课,放学还有各种补习班加强课辅;一边连自己的英语老师都没有,一个老师要教好几个学校的英语,有问题要等到下一次上课才能得到解决,父母多半在山下打工,孩子放学回家都要帮忙做家到爸爸必须大费周折:母亲背着小的,牵着大的.  相似文献   

17.
萨苏 《廉政瞭望》2012,(5):76-76
编辑来信约稿,希望介绍日本学生的情况,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在国内,很多学生都喜欢‘当官’,父母也希望孩子能做学生干部,而这些干部大都是老师任命。这些同学除了工作能力较强外,还听老师话,成绩好。日本学生干部的选拔程序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8.
不给面子     
青杏 《前线》2014,(12):123-123
<正>中国人是最讲究面子的,中国有一句古话:"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人争的这一口气就是"面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给个面子"这句话。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面子问题大于天,下属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是有面子;人在乡邻之中说话有分量,是有面子。面子这么重要,对于那些不给面子的人,很多人都是怀恨在心的,恨不得将对方置于死地。有人需要面子,也有人脾气超级倔,就是不给别人面子。比如三国时期蜀国的东曹掾杨戏,这个人  相似文献   

19.
冯刚  王汇 《前线》2017,(8):83-85
<正>市委书记蔡奇在谈到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时指出,整治提升背街小巷环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首都形象无小事,"面子""里子"都重要。我们既要管好主干道、大街区,又要治理好每个社区、每条小街小巷小胡同。看市容市貌不仅是看长安街,也不仅是看主干道,还包括次干道、背街小巷,这些都关系到首都形象。背街小巷是城市病集中的地方,是城市管理的薄弱环节。要从讲政治和履行"四个服务"职责的高度,抓好背街小  相似文献   

20.
某报有这样一则消息:一个享有盛誉的老师曾经总是用训斥来督促那些未完成作业的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听腻了他的责骂,结果事与愿违;后来有个学生建议他最好表扬那些完成了作业的学生,这位老师欣然采纳他的建议。不到三个星期,不仅完成作业的人数大大增加,而且上起课来师生双方都很轻松愉快。无疑这位老师在教育学生方面获得了成功,他之所以能创造这样良好的局面,是因为他通过赞美、表扬使学生获得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